現在這個社會,早就不是以前那個饑一頓飽一頓,吃完還要勒緊褲腰帶,生怕食物被消化的時候了。現在頓頓都能吃到撐,吃完飯后不動動,渾身還難受。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這件事,只要有時間就去走走跳跳,防止身體生銹。
俗話說“樹老根枯,人老腿衰”,根是樹從大地汲取養分的工具,腳是人類活動的基礎,人體7成的血液循環,離不開腿部的活動。換句話說,要是腿有問題,護著腿部力量不行,影響的就是全身的血液循環,全身的健康。
踮腳尖,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的一個動作,芭蕾舞演員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行為極其優雅。那普通人做這個動作,有什么好處?
腳底板是有很多的穴位的,這些穴位在身體里都有對應的器官組織,也就是這個原因,所以腳趾也被稱為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因為雙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如果不運動,雙腳沒有足夠的血液流通,就會導致雙腳寒冷。
而踮腳就可以活動雙腳,促進身體下肢的循環,預防下身血液堵塞形成血栓,像年紀大一點的人就可以經常踮踮。不僅是下身,血液循環加快,也會減少心臟供血的負擔,鍛煉到心臟。
現在體力勞動大多被替代,更多的是腦力勞動,雖說是坐著,時間久了也會對腰背產生損傷,引發彎腰駝背的狀態。最好40分鐘就站起來踮踮腳,緩解身體疲憊,促進血液循環,提神醒腦,保護身體神經,一直被壓迫身體發麻,容易導致血栓。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肛門也會順帶著鍛煉到,防止久站或久坐引發肛門淤血,是一個預防痔瘡的好方法。
上了年紀的人,因為身體激素分泌減少,加上營養元素的流失,腿腳會越來越不利索,像關節炎、骨質疏松等疾病很是常見,像爬樓下樓這樣動作也會受到影響。踮腳就可以鍛煉到腿部的肌肉、骨骼,降低患病的風險。
踮腳尖不僅對心臟好,對腎臟也不差,腿上有一條與腎臟相關的筋,踮腳的時候會刺激到這根神經,保護腎臟健康。
這種運動不分時間,也不挑地方,只要是站久了坐久了,腰酸背痛都可以站起來踮踮。但這個動作經常做可不是一件好事。
踮腳運動好處多, 如何做才好?
兩腿并立,身體放松,雙手叉腰,不要屈膝,然后抬腳跟。
不需要你的腳尖踮得像芭蕾舞演員那樣標準,不要強迫自己,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人,一定要找一個穩固的支撐物扶著。做的時候均勻呼吸,每天踮腳的時候加起來有15分鐘。要是身體平衡能力可以的話,也可以踮腳走路,步數一次在40步左右。適量地做會瘦腿,但做多了可能會導致肌肉腿的形成。坐著的時候腿腳也不要閑著,可以在腿上放幾本書,身體坐正之后,一次性做40個,自己舒服就好。
剛開始做的人,先做好熱身互動,活動一下腳踝。踮腳要緩緩的,防止用力過猛導致腳底板疼痛,或者重心不穩摔倒。要是做完之后發現小腿酸痛,可以用熱水泡泡腳,捏捏腳掌、小腿肚。休息一兩天再做。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的人避免做這個動作,防止給已經疏松的骨頭增壓。吃完飯后也不要立即踮腳,身體血液循環,沒有足夠的血液支撐腸胃蠕動消化,導致食物堆積在腹部、消化不良。
踮腳好,踮不好傷身!
除了踮腳,想要延緩腿部的衰老,還可以做什么運動呢?
1. 甩腿
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因為一條腿用勁,可能會讓身體不平衡,最好是扶著一個穩固的支撐物。腳尖向上翹起之后,向后用力,腿和腳面都要繃直,甩個80下之后就換支腿,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防止大腿衰老。
2. 搓腳
這個動作不需要去洗腳店就可以完成,自己雙手搓熱之后,再搓自己的腳掌,讓腳掌也變熱,促進血液流通,有利于腎臟健康,腿腳麻木、促進睡眠,預防水腫等。
3. 按摩雙腿
這個動作同樣可以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雙手搓熱,從上至下,從前往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力度,一條腿按個15個來回之后就換條腿。要是覺得雙腿發腫發脹,可以用手掌夾著小腿,而后不斷地搓動揉動雙腿之后,緩解肌肉緊繃。之后泡泡腳,放松雙腿。
泡腳可以祛除身體的寒氣,像經常手腳冰涼的女性就可以多泡泡,水溫40℃左右,可以在里面放一點艾草、生姜片等,浸泡15分鐘,促進睡眠。
綜上所述,一雙好腿,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走很多的路,豐富自己的眼界,鍛煉自己的身體,擁有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