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柳兮 編輯 | 柳兮
◆ ◆ ◆ 一篇文章的問世:靈感,構思,寫稿,改稿,投稿,初審,二審,終審,定稿。 有人說,寫作有時候像放煙花。趁著興致,寫出幾篇像樣的文章并不難。但,絢爛過后,一片沉寂。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瓶頸。也是每一個寫作者必經的階段,也可以叫它冬眠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冬眠的時間長短也不同,有的半年一年,或更長。甚至有的文學夢就此夭折。一旦沖破這個瓶頸,離"作家"就不遠了。所以,冬眠的時候要醒著點兒,為沖破瓶頸積蓄力量。 有人曾問一個作家,有沒有推薦的書籍?我很想寫優美的散文,可是筆下的故事不夠感人,不唯美,是不是沒有寫作天分? 她答:你想寫什么樣的文章就看什么書籍。天分讓你走得更快,勤奮讓你走得更完。 她鼓勵說,我覺得你很有天分,不要管別人寫的怎么樣,一個寫作者就要安心做自己的菜。 一位資深出版人說,成為好的作家,或者說所有寫作的人,應該具備這兩個才能:首先文字要好,其次人脈要廣,兩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說,要天生能寫,也要后天善于和人溝通。 頓時覺得是真理。可是左看右看覺得自己這兩樣都沒有,心中很挫敗。去問老師,老師說,我覺得你有點自卑,你沒有人脈嗎?我就是你的人脈,而且人脈是慢慢積累的;至于寫作的天分,也是被慢慢挖掘的,詞匯量需要慢慢積累。要想寫好文章詞匯量起碼要足夠豐富。 寫作經驗豐富的寫作者,看小白的文章,馬上就能發現一個問題:從文章松散的結構來看,作者一定是沒有寫過多少文章的。因為寫作就像剪紙,寫得越多,讀書越多,越有手感。 作家紅娘子說過: “對于寫作的新手,我可是反反復復在很多場合都勸阻過大家,千萬不要就是輕易的以為只要找到一個方法或者是,只要開始寫了多少天,學習了多少天就可以出書,這種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為你寫東西,不管怎么樣,都是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需要慢慢的把你的文字提高到一定的水準,這個,真的就不是買六合彩中彩票的事情,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是一個技能。寫作的方法無非是多看多學,然后多寫,但是同樣的文字的駕馭能力,這個就是需要時間去苦磨苦練,所以我覺得,千萬不要以為寫作就是特別容易的一件事情。 那些說自己有寫作天賦的,背后一定付出了異于常人的努力。” 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剛開始寫最難的就是堅持,每個作家都是從小白過來的。人們只知道瓊瑤有寫作天分,卻不知道在寫作初期她被退回多少稿件。她也曾自我懷疑過,甚至想過放棄。后來在平鑫濤的鼓勵下堅持寫小說,手都磨出了血泡。 古龍在寫作初期也被多次拒稿。所以不要覺得拒稿就沒有寫作天分,拒稿是自己進步的機會,是編輯對你的寵愛。 紅娘子曾經分享說,在剛開始給雜志寫稿的時候,稿子經常被拒,她不服輸,繼續寫繼續投,有一次,編輯說她的稿子可以用,但是要改。一個稿子改了七八次,從1800字改到了一萬多字,改了18次,最后編輯被她的敬業精神折服,對她說:沖你這份精神,我用你的稿子!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別人所謂的寫作天分。中國那么多高校中文系學生,堅持寫作的有幾個?難道他們沒天分? 寫作是一項苦差事,勞心勞力,僅僅靠天分是寫不好的,還要靠熱愛,靠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 你只看到暢銷書作家的風光,卻不知道別人沉淀了多少年才有厚積薄發的那一天。 當年唐家三少在面對,如何保持天天更新那么多字的時候,輕描淡寫的回答,欠銀行幾百萬。這真的不是段子哦。他就是這么說的。 在他妻子進產房的時候,他還在外面日更小說。 有人問一個作家:請問您是如何讓文字表達如此之美,我的文字都要多次修改,還是不流暢,缺乏詩意。 她答:慢慢來,就像熬米粥,小火慢燉。 寫作需要有耐心,毅力,勤奮,博覽群書。 (此文寫于2017。最近整理一些舊文,看到此文不禁莞爾。) 簡介 柳兮,中原女子,現居昆山。蘇州相城區作協會員。平面設計師。 公眾號:柳兮說 個人微信:yllxingxing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聯系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