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經絡中遇到心包絡的問題,心包與三焦相互絡屬,互為表里,心包是心包絡的簡稱,那么,什么是心包絡?心包絡就是簡單的包著心臟的那層膜嗎?其實,它具有西醫上的解剖結構,又有中醫上的功能。 在中醫來講,則功能是依附于心包的,然而,功能更重于形質。 心包絡指的是什么? 心包絡主要是指附于心包以及心臟表面上的絡脈,具有運行氣血、溝通內外和代心受邪的作用。 心包絡是一個中醫的概念,人們通常認為心包絡就是心包,其實不然,需要注意的是心包和心包絡的區別。 在《醫宗金鑒》中,張介賓曰:“心包絡,包心之膜絡也。”心包絡的落腳點應該是“絡”,而不是“包”。 通常所說的“心包代心受邪〞,其實并不是心包,而是心包絡。 由于心包絡是心包上的絡脈,其生理功能自然與經絡功能相類,主運行氣血,濡養心臟及心包,溝通心臟與外部的聯絡。 當心包絡功能異常時,心臟及心包的血液供應就會減少,或導致瘀血阻絡,發生心前區刺痛、憋悶等癥狀。所以心包絡的病變多與血液供應和脈絡瘀阻有關。 另外,在《醫學入門》中所論述的“厥心痛”就是指心包絡的病變,而“真心痛”才是指心臟實質病變。其中,心包是指包在心臟外面的包膜,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避免周圍的津液過多滲入心包,當心功能異常時,心包內就滲入大量水液并積存下來,進而壓迫心臟。因此,心包與心包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部位以及作用,要注意區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