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考點 每日推送 研 習 中 青竹 基 ![]() ![]() ![]() 考點 ![]() 不寐 ![]() 1、概念 【不寐】:亦稱失眠,是由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 2、歷史沿革 a.《素問》→“胃不和則臥不安”。 b.張仲景→“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c.《景岳全書》→分有邪/無邪兩類。 3、病因病機 ⑴.【病因】→ ①情志失常: a.喜怒哀樂等情志過極→臟腑功能失調→不寐。 b.情志不遂→郁怒傷肝→氣郁化火→上擾心神→不寐。 c.五志過極→心火內熾→不寐。 d.喜笑無度→心神激動→不寐。 e.過度憂思→傷及心脾→營血虧虛→心神不安→不寐。 f.暴受驚恐→心虛膽怯→神魂不安→不寐。 ②飲食不節: a.暴飲暴食→宿食停滯→脾胃受損→釀生痰熱→壅遏于中→痰熱上擾→不寐。 b.濃茶、咖啡、酒之類飲料→不寐。 ③勞逸失調:勞倦太過傷脾,過逸少動→脾氣虛弱→運化不健→氣血生化乏源→心神失養→失眠。 ④病后體虛: a.久病血虛→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心神不安→不寐。 b.年邁體虛→陰陽虧虛→不寐。 c.素體陰虛兼房勞過度→腎陰耗傷→不能上奉于心→心腎失交→不寐。 ⑵.【病機】→陽盛陰衰,陰陽失交。 ⑶.【病位】→心、肝、脾、腎。 4、治療原則 總則:補虛瀉實 調整陰陽。 a.實證→瀉其有余 如:疏肝瀉火、清化痰熱、消導和中。 b.虛證→補其不足 如:補益心脾、滋陰降火、益氣鎮驚安神。 5、預后轉歸 ![]() 6、辨證論治 1.辨證要點:辨虛實。 2.證治分類 ![]() ![]() 【注】 六味地黃丸:不寐[心腎不交+交泰丸];鼓脹[陰虛水停+一貫煎];癃閉[腎陰虧耗+豬苓湯];血證[齒衄—陰虛火旺+茜根散];消渴[下消—腎陰虧虛]。 7、臨證備要 1.注意調整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 2.在辨證論治基礎上,根據不寐虛實的不同,加用重鎮安神或養血安神之品。 3.活血化瘀法的應用。 4.心理治療在不寐治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 心衰 ![]() 1、概念 【心衰】:是以心悸、氣喘、肢體水腫為主癥的一種病證。多繼發于胸痹心痛、心悸、心痹等疾病,是各種心臟疾病的最終轉歸,亦見于其他臟腑疾病的危重階段。早期表現為乏力,氣短,動則氣喘、心悸;繼而喘悸加重,喘不得臥,尿少肢腫,腹脹納呆。每因外感、勞倦和情志等因素是病情急劇加重,可發生猝死。 2、歷史沿革 a.心衰病名首見→西晉·王叔和《脈經》→提出“固轉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陰陽,喘息則微,汗出正流。肝著其根,心氣因起,陽行四肢,肺氣亭亭,喘息則安”。 b.《素問·逆調論》→“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指出了心氣虛衰,肺失肅降,不能通調水道,水飲凌心的征象。 c.《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漢·張仲景提出了與心衰有關的“心水”、“支飲”的疾病概念→“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真武湯、葶藶大棗瀉肺湯。 d.《醫林改錯》→王清任強調用血府逐瘀湯治療。 3、病因病機 ⑴.【病因】→ ①外邪侵襲: a.久居潮濕之地,風寒濕邪內侵→痹證→內舍于心→血瘀內阻,阻遏心陽,心氣鼓動乏力→心脈閉阻。 b.外感風濕熱、疫毒之邪→內陷心包。 ②飲食不節:肥甘厚味/飲食過量/饑飽無常→日久損傷脾胃,聚生痰濕→上犯于心→心脈痹阻,遏阻心陽→心衰。 ③情志失調:憂思惱怒,情志過極→心肝之氣郁滯→血脈運行不暢,心之營運失常→心衰 ④勞逸失度: a.過勞耗氣,損傷心氣→推動無力。 b.過逸少動,心之氣內虛→血行瘀滯,心陽受遏→心衰。 ⑵.【病機】→心之氣血陰陽虛衰,臟腑功能失調,心失所養,心血不運,發為心衰。 ⑶.【病位】→心之氣血陰陽虛衰,臟腑功能失調,心失所養,心血不運,發為心衰。 ⑷.【病理性質】→本虛標實。心,涉及腦、肝、脾、腎、肺。 a.本虛→氣血陰陽虧虛。 b.標實→痰濁、瘀血、水飲、氣滯。 4、辨證要點 ①辨標本虛實:本虛以氣虛為基礎,或兼陰虛,或兼陽虛,終可至陰陽兩虛;標實有痰濁、血瘀、水停、氣滯。 ②明臟腑病位:心衰以心為本,五臟相關。病在心則心悸怔忡,失眠多汗,氣短乏力;累及肺則咳嗽咯痰,氣逆喘促;累及脾則脘腹痞滿,納呆,大便異常;累及腎則尿少肢腫。 ③分急性慢性。 5、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首當權衡緩急,補虛瀉實。治法首當補益心氣,溫補心陽;養心為本,兼顧五臟。其次,活血化瘀法貫穿治療全過程,常配合理氣、化瘀、利水、逐飲諸法。 6、辨證論治 ![]() 【注】 生脈散:喘證[虛—肺氣虛耗+補肺湯];心悸[邪毒犯心+銀翹散];胸痹[氣陰兩虛+人參養榮湯];中風[脫證-陰竭陽亡+參附湯]。 ![]() 測 試 真 青竹 題 ![]() ![]() ![]() 真題集 (點擊選項查看答案) 1、2012N169X 不寐的常見病因有() B 稟賦不足 C 飲食不節 C 勞逸失調 C 情志內傷 ![]() 真題解析 【答案解析】BCD 不寐病因病機詳見上文具體內容。 2、2011N106B 治療心腎陽虛所致胸痹,首選的方劑是() B 歸脾湯合左歸飲 B 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B 參附湯合右歸飲 C 金匱腎氣丸合桂枝湯 ![]() 真題解析 【答案解析】D 心腎不交所致不寐,是由于腎水虧虛,不能上濟于心,或者心火熾盛,不能下交于腎所致,治療時應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六味地黃丸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交泰丸具有清心降火,引火歸原的功效,二者合用可治療心腎不交之不寐( D 對)。 ![]() 考研必備 ![]() 《中綜知要》 ![]() ![]() 課程 ![]() 復試 青竹出版,必屬精品!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