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幾年治了不少痛風的朋友,鑒于痛風的越來越普遍性,覺得有必要再次講講痛風這病的病機和治療心得,供大家參考。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腎功能異常時由于腎臟的尿酸清除率下降也會引起尿酸水平上升。血漿中的尿酸達到飽和,導致尿酸單鈉結晶沉積在遠端關節周圍相對缺乏血管的組織中,從而形成痛風石。西醫治痛風常用秋水仙堿和依托考昔片,副作用大,治標不治本,對肝腎傷害明顯,容易形成痛風石。 中醫認為痛風是痹癥的一種,因熱血得寒,汗濁凝滯,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于陽也。本人認為痛風是三陰虛癥的一種,也就是脾陰虛,肝陰虛和腎虧虛,導致臟腑積熱,形成毒邪攻入骨節,濕熱濁毒,根于脾胃,留滯經脈,壅閉經絡,流注關節,若正虛邪戀,濕毒不去,循經竄絡,附于骨節,形成痰核,堅硬如石。所以痛風可分為:濕熱痹阻型,血瘀痰阻型和肝腎虧虛型的痛風,臨床醫治可辨證分類醫治,治標治本,無不收效顯著。 【醫案實例】 林先生,男,57 歲,這幾年體檢尿酸一直在760μmol/L 左右,間中反復發作,無法徹底治愈,一個月前檢查,尿酸值780了,有要發作的感作了,心里害怕,經朋友輾轉介紹找我治療,求診時尺脈沉弱,寸關脈有點數,舌紅苔膩,腰有點酸,有高血壓史,辨癥為肝腎虧虛,濕熱痹阻,當補腎清熱化濕,處方: A方:黃柏10,地黃20,知母10,山藥10,山茱萸10,牛膝15,澤瀉15,土茯苓30,牡丹皮10,薏仁30,蒼術10 B方:葛根20,霜桑葉10,萆薢20,菊苣20,土茯苓30 ,百合20,楮實子30,山梔子5,車前子15,杜仲15 ,黃柏9,牛膝15,蒼術15 囑AB方間插著喝,三碗水熬成0.8碗,再熬第2遍,也是三碗水熬成0.8碗,將兩遍的藥液。勾兌在一起,分2次喝,倒出來的藥液沉淀一下,去掉沉淀物分2次喝。囑其藥喝完了去查尿酸。半個月后體檢復診,尿酸460μmol/L,療效顯著。 【方藥解析】 此證可歸為濕熱痹阻型和肝腎虧虛型的痛風,患者腰酸脈弱,A方用知柏地黃湯合四妙散加減,滋陰補腎,清熱化濕。B方用驗方袪濕化濁,清熱補腎。藥對其癥,所以收效甚快。 總之,痛風病的發生多因外感風濕寒熱之邪,留而不去;或血瘀痰阻;或正氣不足,肝腎虧虛等,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肢體、經絡、關節閉阻,不通則痛。臨床上治療切記辨證醫治,陽虛體質可用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對癥下藥,無不效如浮鼓 ![]() ![]() |
|
來自: 琥珀o9haq5zv0q > 《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