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盛唐山水田園詩時,為了說明什么是“淡”,我講了一首情“濃”的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奈何朝來風雨晚來急”,三句,感情一層層遞進,一任情感的宣泄,毫無保留。 還有一種,似淡實濃。 白居易部分詩歌就屬于這個風格類型。雖然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積極倡導者,提倡“歌詩合為事而作”,然而他最美的詩歌卻都是“發乎情”的。尤其是寫給好朋友元稹的詩歌,去年我講到他們時,學生問:他們是不是同性戀? 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 這是白居易在送別好友元稹后寫的。前幾天,一位同學談到去年剛來西安時,有一個堂姐在這里,其實也沒機會見面,后來堂姐走的那天發了條短信。她馬上覺得偌大一個長安城就只剩下她一個人了。我想這種感受,你我都有過。《長恨歌》里,唐玄宗回到長安,沒有了貴妃,其實長安城也“空”了。 所以我常說,詩歌非要和你的人生猝然相遇,他才活過來了。不然就是一些毫無意義的字符。而好詩的魅力也在于此——對生命的洞見,一千年后你我仍然可以感受到詩人描述的情愫,不受時空限制。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好友元稹春天的時候路過藍橋回到長安,秋天時,白居易從長安出發路過這里,循、繞、覓,心情不言而喻,迫不及待地想看元稹有沒有留下什么墨跡。 見字如面! 我們剛講過李白和杜甫的友誼,但我們覺得他們互動較少,但元白的詩歌卻能讓你強烈地感受到知己之間的心心相印!兩個惺惺相惜的靈魂! 死生契闊者三十載,歌詩唱和者九百章。 羨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