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傷口久不愈合的一味藥 ——黃芪,能否常喝?#2022.7.15 有人喜歡泡點黃芪喝 一提起黃芪 大家都默認為是補氣的。一般市面上的中醫也是這樣認為的。 覺得補氣總是對身體好的。 純粹是 胡說八道。 我對黃芪非常熟悉,山野中,到處是野生的黃芪。我小時候經常挖。 我的家鄉山西大同渾源,是中國黃芪的道地產地,被稱為正北芪。老百姓挖來,賣給黃芪販子,然后再賣給同仁堂等中藥店。 現在野生的黃芪少了,當地的農民種速生黃芪,3年就挖了,甚至還有用甘肅,內蒙的黃芪冒充正北芪。 一).黃芪的能力 小孩子,身體很小,陽氣很足,能量很旺,一天也沒有安停的時候。 成年人,身體長大了,但是陽氣減少了,能量降低了,也不折騰了,開始午休了,開始養生了。 這就是天道 從能量的身體轉化為肉體的身體,然后衰敗,最后肉體崩壞,直至消亡。 這也是生命的一個輪回,誰也逃不掉。 真傳一句話: 黃芪就是有把能量的肉體轉化為肉體的一種能力。 術語就是:人的陽氣由腎和膀胱的氣海所出,經過三焦的油膜上達于肺而為呼吸。布于皮毛而為衛氣。 一句話,黃芪補三焦之氣。 二).黃芪為什么補氣? 討論中藥,得站在中醫這個框架下。 討論含有多少黃芪苷化學成分就沒意思了。 黃芪生于北方,北方在五行中屬于水。 肉質疏松,中間有空竅。 取類比象 相當于人體的少陽區域,三焦這個區域。 第二個呢,黃芪的根在黃土高原上向下扎的很深,顏色又是黃色,味道是甘甜的,得土氣也多,也是一個大補脾胃的藥。 黃芪是把腎的能量通過三焦抽上來給肺用。分布全身。 能量轉化為肉體。 也可以說補三焦之氣。 三).黃芪的用途。 利用黃芪這個能力,咱們可以用它做一點事情。 有的病人,做完手術,手術很成功,就是傷口不愈合,也沒有細菌,就是傷口長不住。 還有的病人,頭上長了瘡的,或是腿上糖尿病壞疽的,傷口也是久久不能愈合。 經常見。西醫只能是讓你養著,沒辦法。 我一個朋友,幾年前踩了個釘子,傷口化膿,好幾個月沒有愈合。 你用一只老母雞燉黃芪,加點補血的紅棗,喝這個老母雞湯,傷口愈合的很快。 黃芪就是一個長肉的藥,《神農本草經》說他,治療久敗瘡,排膿止痛。 四).內托生肌散 如果你再講究點。 可以用張錫純的《衷中參西錄》的一個方子 【組成】:生黃耆四兩、甘草二兩、乳香一兩半、沒藥一兩半、生杭芍二兩、天花粉三兩、丹參一兩半 如果你不吃散劑的話,可以做湯劑。 生黃芪四兩、甘草二兩 生甘草它是有消炎效果,炙甘草就變成補中氣了。 乳香一兩半、沒藥一兩半 乳香、沒藥是一個行血止痛的藥,是外國傳來的一種香料。 不通則痛,乳香沒藥就可以感覺不會痛。 天花粉三兩 天花粉是一個涼而潤的藥,傷口有熱,發炎,加天花粉可以消炎。 丹參也是活血化瘀的。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 生杭芍,可以清熱養血 四)黃芪的缺點 黃芪茶為什么不能多喝? 能量守恒定律 黃芪是抽取腎的能量通過三焦上達于肺,布達全身,變成肌肉。 后果呢,就是腎會變虛。 腎為作強之官,管理性器官的,腎藏志。 就是性欲會降低,人會變笨。 變成無欲無求。 五).怎么辦呢? 在用黃芪的時候,配合補腎藥。 用金匱腎氣丸也好。 不過我還是推薦用李可老中醫的腎四味。 在這個公眾號有一篇文章有關于腎四味的介紹。 自己查。 所以說,養生的話,不推薦黃芪泡茶喝。 有的粉絲說: 吳老師,你寫的很好,我沒有中醫基礎,就是看不懂。 所以呢 這個公眾號 不寫中醫理論 不寫中醫術語 只是把生活中好方子記錄在這 為自己做個筆記 為病人多個選擇 就是原來的中醫秘方系列 以后在這個公眾號寫 沒有中醫基礎的粉絲關注一下 |
|
來自: tnj660630 > 《*****重要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