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后面同前、外側面一樣,均由兩層肌袖覆蓋。如同其他肩關節的人路所見到的,三角肌后部纖維形成外層肌袖,肩袖的岡下肌及小圓肌組成內層肌袖(圖1、2 )。
圖1 肩關節后面的淺層肌肉。起自肩胛岡的三角肌后部是腱膜,它與深層岡下肌之間的平面很難分辨。
圖2 從肩胛岡分離三角肌后部,顯露岡下肌、小圓肌和大圓肌,還有肱三頭肌的外側長頭。四邊孔的邊界上方為小圓肌的下緣,外側為肱骨外科頸,內側為肱三頭肌長頭,前方為大圓肌的上緣。旋肱后動脈和腋神經穿過四邊孔。
岡下肌 起點:肩胛骨岡下窩的內側3/4。止點:肱骨大結節中央面。作用:外旋肱骨。神經支配:肩胛上神經。
小圓肌 起點:肩胛骨的腋側緣。止點:肱骨大結節最下面。作用:外旋肱骨。神經支配:腋神經。
肩胛岡:是肩胛骨背面的一條隆起的骨性嵴,它的基部幾乎呈水平位走向,其游離的外側端向前彎曲形成肩峰。肩胛岡將岡上窩及岡下窩分開。斜方肌從上方止于肩胛岡,部分三角肌起于肩胛岡的下緣(見圖1)。
因為橫行的皮膚切口跨越皮膚的皺褶線,所以手術瘢痕比較大,在肩胛岡外側端的垂直切口比較美觀,但是顯露肩關節較差。
肩關節后側入路中,僅需將起于肩胛岡的三角肌纖維剝離,由于這部分肌纖維較直,并與肩胛骨骨膜緊密相連,故應行骨膜下剝離。關閉切口時,與肌肉的前、外側區不同,帶有結實、堅韌組織的肌肉是極好的縫合固定組織,但尚需在肩胛岡上鉆孔以固定其縫合。
該入路的深層顯露位于岡下肌和小圓肌之間(見圖2)。
岡下肌的纖維呈多羽狀,肌纖維間有大量纖維隔為其提供附著。
岡下肌在越過肩關節之前形成肌腱,在與肩胛頸后面之間有一小的滑囊,此囊有助于肌腱在骨上滑動。岡下肌也有纖維加入肩關節囊,增加了肩關節囊的強度(圖3)。
圖3 岡下肌的外側部和小圓肌已被切除,顯示關節囊。旋肩胛動脈及肩胛上神經圍繞肩胛岡的外側緣彎向內下,腋神經從四邊孔中穿出,分成很多支。內側支支配小圓肌。可見橈神經經過三邊孔,進入肱骨上部的橈神經溝。三邊孔由上方的大圓肌下緣、內側的肱三頭肌長頭和外側的肱骨干組成。
小圓肌和岡下肌并列,與多羽狀的岡下肌不同,其纖維相互平行,這有利于分辨兩肌之間的間隙。
腋神經由小圓肌下緣進入該肌,所以其上緣(岡下肌和小圓肌之間的界限)是小圓肌的安全側,亦是真正的神經間平面(見圖2)。
腋神經是臂叢后束的一分支,在肩胛下肌表面沿腋的后壁下行,其遠離肩關節前路顯露該肌的切口(見圖1-23)。
圖4 顯露位于肩胛下肌上的血管神經束。腋神經通過四邊孔離開,橈神經通過三邊孔離開。
三角肌 起點:鎖骨的外側1/3前緣、肩峰外側緣和肩胛岡的下唇。止點: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肩關節外展。前部纖維屈肩、后方纖維伸肩。神經支配:腋神經。
胸大肌 起點:有兩個頭。鎖骨頭起自鎖骨的內側半;胸肋頭起自胸骨柄和胸骨體、第1~6肋軟骨、腹外斜肌腱膜。止點:肱骨肱二頭肌腱溝的外側唇。作用:外展上臂。神經支配:胸內、外側神經。
喙肱肌 起點:喙突尖。止點:肱骨中份內側。作用:上臂的前屈和內收,但作用較弱。神經支配:肌皮神經。
肱二頭肌 起點: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粗隆。止點:橈骨粗隆。作用:屈肘、前臂旋后和較弱的肩關節屈曲。神經支配:肌皮神經。
胸小肌 起點:第3~6肋骨的外緣。止點:肩胛骨喙突。作用:下拉肩胛骨外側角,使肩胛骨外突。神經支配:胸內側神經。
隨后神經穿四邊孔,此時與肱骨外科頸相接觸,所以在該部手術、肱骨外科頸骨折或肩關節前脫位時,均容易損傷腋神經。
從前面和后面看四邊孔時,其界限是不同的(見圖2)。
腋神經在肩胛下肌的下緣處消失,穿過四邊孔后,在小圓肌的下緣又出現在肩后部,旋肱后血管伴隨其走行(見圖2)。
在小圓肌的上緣分離不會損傷腋神經,但如誤在小圓肌的下緣分離,則可能損傷該神經。腋神經是支配三角肌的唯一神經,一旦受累,后果嚴重。
在四邊孔處,腋神經發出一小支至肩關節后,再分為兩支。深支進入三角肌的深面并支配該肌(見圖2);淺支支配小圓肌,并且發出皮支到達上臂的外側面,即臂外側上皮神經,支配三角肌止點附近的皮膚(見圖1)。
如急性肩關節脫位,發生外傷性腋神經麻痹時,臂外側上皮神經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由于外傷后疼痛,檢查三角肌和小圓肌是否麻痹有時很困難。但是三角肌止點附近皮膚的感覺減弱則是腋神經麻痹存在的最好證據。
腋神經是Hilton定律最好的例子,該定律認為,支配某一肌肉的運動神經,往往發出分支分別至該肌所支配運動的關節和覆蓋該關節區的皮膚。因此肩關節的疼痛可以通過腋神經傳入,同時可以通過該神經發出到皮膚分布區。
橈神經是臂叢后束的另一主要分支,向后穿過三邊孔離開腋窩,三邊孔上邊是大圓肌的下緣,外側邊是肱骨干,內側邊是肱三頭肌的長頭(見圖2、3)。
在肩關節后側入路中,一般不會損傷橈神經,只要不向下分離太遠,例如越過小圓肌直至大圓肌之下。
當從后面觀時,肩關節的內層肌袖存在另一個三角間隙。其邊界是:上邊是小圓肌的下緣,外側邊是肱三頭肌的長頭,下邊是大圓肌的上緣(見圖2)。
旋肩胛血管就位于這個三角內,為肩胛骨提供了豐富血液。在小圓肌和大圓肌之間分離,有可能損傷此血管,導致難以控制的出血(見圖2)。由于肩胛骨血供豐富,肩胛骨的骨折可以導致大最出血,血腫被肩胛骨周圍的肌肉筋膜包裹,外觀不太明顯,所以在多發傷的患者,估計血容量時,應當將此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