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法 印 象,靜 心 寫 字,以 字 養 心 書論 | 教程 | 碑帖 | 技法 | 名家 | 書史 | 賞析 | 論壇 丶(點)如高峰之墜石 ▼ ?(臥勾)似長空之初月 ▼ 一(橫)若千里之陣云 ▼ 丨(豎)如萬歲之枯藤 ▼ ?(戈勾)勁松倒折,落掛石崖 ▼ (折)如萬鈞之弩發 ▼ 丿(撇)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 ▼ 乀(捺)一波常三過筆 ▼ 唐楷楷書筆畫的書寫法則 (一)“點'畫 “點”的形態多種多樣,要因姿取勢、顧盼生動。“點”畫有七種基本形態。 (二)橫畫 橫畫是漢字筆畫中應用最多的筆畫,在字中起著橫梁的作用。有平橫、仰橫、覆橫、左尖橫、右尖橫等多種。基本形態為:起頭斜方,腰身挺直而中段稍細,尾部斜圓。 寫橫畫時,按“欲左先右”的法則,先自右向左逆鋒入筆,逆鋒起筆的動作可筆不觸紙以虛人,亦可筆鋒輕輕著紙以實入。逆鋒人筆后即以“橫畫豎落筆”,筆鋒斜向右下頓筆鋪毫,稍駐即挫筆,調正筆鋒后以中鋒提筆右行,至畫末稍駐筆后向上輕提再向右下頓筆,使尾部斜圓或上方下圓后,停筆回鋒急收。橫畫的書寫行筆宜稍快,慢則滯澀無氣勢。 橫畫的三個基本形態: (三)豎畫 (四)撇畫 撇是從右上向左下伸展的筆畫。書寫法則是:逆勢起筆,即向右上藏鋒下筆,再取側勢先向右下頓筆,然后挫筆換鋒后轉取弧勢向左下力行,至末端輕快出鋒掠出,鋒離紙后懸空作暗收動作。 書寫撇畫要盡量提腕書寫,向左撇出時手腕隨筆一起活動,否則運筆就不靈活。同時,要根據撇的長短來把握出鋒的時機。出鋒不能過早或過晚,過早則寫出的撇畫頭重尾輕,過晚則又會使撇尾拖沓、體勢下沉。也不能甩筆出鋒,以免撇尾漂浮無力。出鋒時要輕快舒展,又要力送筆尖。 撇畫須姿態舒展、堅實勁健。撇頭要昂揚有精神,撇身須有適當弧度,撇尾應有上揚照應之勢。撇畫有多種寫法,如平撇(也稱短撇)、斜撇、豎撇等。 (五)捺畫 捺畫書寫時須逆勢向左下入筆,轉筆向右上平出寫捺“頸”,然后順勢向右下行筆,緩行漸重,到捺腳處略為停駐,稍重頓筆,鋪足鋒毫后漸行漸提,暢快捺出,回鋒暗收,使力量送到鋒端。 寫捺起筆宜快,中部宜緩,出捺不急不徐。“頭”要圓,“頸”要細而微曲,捺身須豐圓勁挺,捺腳宜寬厚蒼勁,捺尖要勁利平出。整個捺畫須有起有伏,一波三折,體勢開張,不可一掃而過,僵硬呆板。 捺畫的形態有斜捺、平捺、直反捺、曲反捺等。 (六)鉤畫 (七)提畫 (八)折畫 版權說明:源于網絡,原創作者可聯系我們予以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