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山那原汁原味的鄉村味道 開車到上花樓要比到石槽村快近1個小時。所以穿越鴨山最好從上花樓村開始,車到石槽村接。也可以從鴨山經白塔南溝穿越到千家店,車到千家店接更方便,但穿越的路線要長些。 早晨7:00從健德門出發,9:30到達珍珠泉鄉四季花海,說好讓大家在花海得瑟拍照半小時,結果是用了40分鐘,感覺今年的花海沒有往年的好,萬壽菊都叉了顏色,顯得雜亂,不像往年一個顏色的一大片,看得很規模很氣勢很整潔。不過,對初次到花海的驢友來說也夠震撼了。 從四季花海到上花樓村也就20多分鐘的車程,車停在村北水泥路的終端,這也是爬山的起點。上花樓村不大,還有公交車通達,村邊廣場的健身器材靜靜地擺設著,高大的白楊樹遍及村莊,將小村遮蓋得清涼雅靜,有種世外桃源的感覺。沿著通向山里的拖拉機道(以前的鄉道)一直走,兩邊是生長旺盛的莊稼,主要是玉米和土豆。在直行進入山谷前,拖拉機道出現分岔,向西(左)的路看地圖的標識是以前的鄉道,現在基本上沒有人走了。鄉道上都是拳頭磚頭大小的石頭,當年的繁華已經不在。繞行的柏油公路雖然遠些,但開車來說也比走這里方便。據老鄉講,這鄉道有7公里,還得爬山。 進入山谷,兩邊的農田已經棄耕,樹木也沒有人管理,長得瘋了似的,沒有個形狀。雜草得勢長得齊腰深。山谷越來越窄,后來就成裂谷了。裂谷里灌木雜草橫行霸道,雜樹遮蔽小道,再加上很少有人走這里,顯得寂寞幽深,如果一個人走這里會感到恐怖的,我時刻警惕著灌木深處會不會有什么動物突然竄出來。 從進入裂谷開始就看不到什么景色,眼睛看到的就是石壁,穿過石壁爬上山坡,就是永遠擋在你眼前的灌木和雜樹林,即使艷陽高照,你也被樹木庇護著不見陽光,天氣的變化在這里看不見感覺不到。晴天陰天在你的行程中沒有區別,反正是看不到天空。 裂谷的路很緩,從村口走了有5公里,才上升250米,幾乎感覺不到爬山。但在你感覺這樣走沒有意思的時候,山谷的路突然的陡了起來,不到1公里的距離,陡升300米,特別是最后接近主峰的時候,坡度幾乎達到七八十度,必須攀附著兩邊的灌木或樹干才能上去。這段路的累,那真是累,攀爬幾步就得停下喘口氣,又沒有平地落腳,就蹭著樹根緩緩。這段陡坡,就是鉆樹林灌木隧道,我用了大約四十分鐘才鉆出灌木樹林隧道到達埡口,見到了天空,看到了山頂的測量鐵塔。但總體來說,感覺比上次從石槽村上來容易些。從上花樓村北口出發算起,用了2小時50分就登頂成功。 天公作美,天氣給力,能見度極好,北面可以看到壩上的東猴頂、冰山梁,東北可見卯鎮山,西南可見海坨山,西面的南猴頂與鴨山隔溝相望,近在咫尺。群山巍巍,溝壑綿延,目的地石槽村此時是看不到的,有一個小山梁阻擋了我們的視線。 從測量鐵塔返回埡口,從另一側下山,再次鉆入樹林和灌木交織成的隧道,坡度很陡,攀樹枝而小心謹慎落腳,腐葉土質松軟,間或有腐朽倒地樹木橫亙路間,陡降至一條橫切的小路上。這長小路是石槽村到千家店的路,也是驢友線路。右手是通向白塔南溝和千家店的,左手是去往石槽村的。有驢友隊伍竟然直下山溝趟出一條道,可以到達廢棄的舊鄉道,目的地和上面的橫切小路一樣。 沿左側通往石槽村的平緩小道走不遠是一個埡口,相對平緩寬綽,可以坐下休息補充些食物和水,再繼續沿平緩的小道走不久又是一個埡口,從這個埡口開始進入盤旋下坡小道,路邊樹枝占道嚴重,必須時時小心翼翼謹防磕碰劃傷。路邊樹下蘑菇成災,是可以食用的草菇。鉆山林趟雜草,終于到達村民廢棄的驢車道。 至開闊地,回頭看,南猴頂絕壁挺立,威嚴聳峙,鴨山郁郁蔥蔥,逶迤綿延。 田間玉米漸熟,南瓜沉壓地頭,村邊梨、蘋果、大棗累累枝頭。村里偶見村民勞作,樹下村婦眼睛時時盯著玩耍的兒童。散養的土雞在莊稼間鉆來鉆去,尋找草蟲美食。這里依然有原汁原味鄉村味道。醉得眼花繚亂。 鴨山與別的山不一樣的味道,在這里我發現了刺五加、小檗、鹿藥、類葉牡丹等難得一見的中藥,還有的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和名貴中藥品種。 從鴨山下來可以看到對面有座山上有個窟窿,老鄉說那山叫窟窿山,還說有兩個窟窿呢,西邊還有一個,是二郎神的扁擔眼兒。那個窟窿看不見,老鄉說從這個窟窿能走到那個窟窿,但不近呢。我問五六個小時能不能走完,老鄉說那差不多,得找打野豬的村民帶路。 村西隆起的山峰叫犁鏵頂,后面就是營盤東溝,是可以上去的。哦,要不要明年春天我們來探探路,穿越窟窿山,翻越犁鏵頂? 2016年9月18日星期日 東窟窿山 南猴頂 犁鏵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