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不叩門,法不空授,卦不輕出,師不順路……
【醫不叩門】 自古有一句老話:醫不叩門,師不順路,道不輕傳,法不空授。
所謂的“醫不叩門,有請才行”說的是指醫生不能主動上門,說某人有什么病,要怎么醫治,哪怕是朋友、鄰居。這里涉及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患者一邊有幾種心態,一個是有些患者忌諱說他有病或者醫生主動上門,二來患者未必認為自己有病,三者患者未必領情。患者自有自己的選擇,個人有個人的業力,急也無用。甚至會讓患者覺得送醫上門者另有所圖。從大部分人的心理來講,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動求醫問藥,是很難接受醫生的治療的。比如《扁鵲見蔡桓公》其實就是反映出人們是很忌諱醫生上門去指出自己身上的疾病的。讓求醫者非常恭敬地求醫,才能進行診治,涉及治療過程中責任主體的劃分,也關系到醫生的氣勢能否壓得住病人的病氣。這不是擺架子,如果病人對醫生沒有起碼的信任與尊重,生不起恭敬心和謙卑心,就不可能很好地配合,甚至對醫生產生質疑、中途放棄治療。中醫治病有其自身的特點,病人對醫生的信心至關重要。《素問·五臟別論》曰:“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有些病人,不信任中醫的診斷和辨證,這種情況下是難以取得治療效果的,即使治了也可能是無用功甚至增加患者的煩惱。【法不空授】 欲求天上寶,須舍世間財。 


《西游記》中,唐僧到達大雷音寺后,兩個守經的使者索要錢財才可以把真經傳授給唐僧,起初唐僧不知道這個規矩,沒有給錢財,第一次取了假經。唐僧不得不又返回來向如來佛祖討要真經,如來佛祖就對唐僧說,真經不可輕傳,也不可以賣賤了,賤賣了后輩人就沒有吃的飯了。后來,唐僧只好把唐王送的用來托缽的紫金缽送給了那兩個守經的使者,才換來了真經。 【卦不輕出】 


【師不順路】 

五臟相生相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脾好——肺就好(土生金) 肺好??——腎就好(金生水) 腎好——肝更好(水生木) 肝好——心就好(木生火) 心好——脾就好(火生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