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國內高層住宅在各城市拔地而起。開發商們之所以喜歡建造高層住宅,主要原因是,在同樣一塊地皮上,如果建造高層住宅,就能造很多套房子,這樣開發商就能賺到更多的錢,而如果建造多層住宅,開發商建造的房源數量有限,賺到的錢也會少得多。 不過,高層住宅也存在著較明顯的缺陷,這讓很多住戶搬離了高層住宅,主要有以下幾大問題: 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要比多層住宅要高得多。通常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只有10-15%,而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往往要達到20-30%之間。不僅如此,將來公攤面積上面也要收取物業費等費用,這讓業主們想不通,明明我們沒有享受到公攤面積,為什么還要承擔這項費用? 如果高層住宅年代久遠了,房子結構和各種設備都已經老化,屆時要想等拆遷都很難。開發商之所以不愿意拆遷高層住宅,主要是高層住宅的住戶較多,拆遷成本會居高不下,屆時開發商即使完成了拆遷工作,在原址上建造新樓房,也很難賺到錢,甚至于還會發生虧損的情況。所以,老式高層住宅要想等拆遷都很困難。 高層住宅還存在上下樓要坐電梯不便的問題。在人流高峰時段,高層住宅坐電梯上下樓要等候很長時間。此外,高層住宅由于電梯經常使用會老化,就要經常維修和保養。而這筆高昂的費用就要由業主們來承擔。很多業主覺得花上這筆錢很吃虧,就選擇搬到多層住宅區居住。 高層住宅一旦發生火災和地震,屆時電梯很可能會發生故障,里面的人要想逃生,外面的人要想救援都很難。因為,在電梯發生故障之后,就只能通過樓梯來疏散和救援,這就大大增加了住戶的逃生難度。而多層住宅就不同了,住戶完全可以通過樓梯快速疏散,這樣可以大幅減少人員的傷亡。 正是由于高層住宅存在著諸多的弊端,去年9月住建部曾頒布了《關于加強超高樓層建筑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就要求:從2022年起,未來建造高層住宅需要和當地的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并且作為重大公共建設項目報城市黨委政府審定,實行責任終身制。 這也意味著,一些中小城市的開發商要想建造高層住宅是不可能的了,中小城市的消防救援能力要遠不及大城市。此外,今后各城市在原則上也都會以6層的多層住宅為主,如果要建造高層住宅必須要經過當地政府部門的審批。 顯然,從2022年起,在住宅“新規”之下,高層住宅將會在很多城市停建,或者數量大幅減少。而未來有兩類房子會比較吃香,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第一類,帶電梯的多層樓房。帶電梯的多層樓房不僅出行比較方便,而且公攤面積較小。如果遇到火災和地震等災難事件即使電梯壞了,也能得到快速疏散,并且能夠及時獲得外界的救援。所以,帶電梯的多層樓房會受到購房者的青睞。 第二類,市中心的老舊小區住宅。本來市中心的老舊小區住宅由于年代久遠,內部各種設施已經老化,并不會受到購房者的追捧。但是,那些符合舊改條件的老舊小區住宅,在舊小區改造之后,不僅樓房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還會加裝電梯。屆時,這類老舊小區住宅在舊改之后將會煥然一新,而且還處于城市中心的地段,周邊各種配套設施較為齊全,將來這類老房子也會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