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辭職歸隱于封地新都,閉門不出。 當然,以王莽的襟懷和抱負,是不可能這么輕易認輸的,重新崛起的機會還多得是。 但是,睿智的王莽也明白,不能與充分占據主場之利,如日中天的皇帝正面硬碰硬,必須以巧破之。于是,王莽再次選擇以退為進,選擇了隱忍待發。當然,得時不時的刷刷存在感,提高一下自己的聲望。 一次,王莽的二兒子王獲打死了自家的一個奴仆。 主人無故打死奴仆,在當時也屬于違法行為,但是這事可大可小,尤其是在王家這樣的權貴之家,絕對算不上什么事。小呢,告誡一番就算完了,大呢,不過是處罰一頓,再賠點錢了事。不過即使再往嚴重里說,主人也只是受罰,斷沒有償命的道理。可是王莽卻偏偏非常嚴厲的處罰了自己的兒子,并逼著自己的兒子自殺,給死了的奴仆償命,“莽切責獲,令自殺”。 這一下,所有人都在稱頌王莽是個正直無私的人。王莽的聲望幾乎可與圣人比肩。 本來在王莽辭職歸隱時,就有很多人認為皇帝這樣對待王莽不公平,替王莽奔走呼號。現在王莽逼死兒子之事一出,更是有無數官吏、士人,甚至百姓,向皇帝上書,為王莽說好話,希望皇帝能讓王莽復出。 漢哀帝迫于越來越大的壓力,只得在公元前2年,再次召王莽回京。但是皇帝是以太皇太后王政君年事已高,需要有親人在身邊服侍為理由將王莽召回的,所以并沒有恢復他的官職。 到這里,只能說王莽略略挽回了一點頹勢,并沒有對漢哀帝造成太大影響,更談不到重新掌握朝政大局。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用不了太長時間,等王政君一死,王家也就淪落到普通豪門的地步了。 但是,不久后,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起因,是漢哀帝自己的作死。這里的作死,是真的作死,把自己往死里作的意思。 如果說漢成帝劉驁算是個昏君的話,這個漢哀帝劉欣,比起劉驁,還要差得很遠。 劉欣自從當上皇帝開始,除了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從王家手里奪權之外,基本就沒怎么干過正事。 那他都干了什么?怎么打發時間呢?吃喝玩樂,胡作非為唄。 和當年那個僅當了27天皇帝就被廢掉的漢廢帝劉賀相比,劉欣除了及時的抓住權力之外,其他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經過劉欣日夜不停的折騰,公元前1年,也就是王莽被召回的第二年,漢哀帝劉欣,終于把自己折騰死了。死時年僅25歲,只做了6年的皇帝。 另外,漢哀帝也沒有留下子嗣。 當時,漢哀帝的祖母傅太后,生母丁皇后也已經早于漢哀帝去世,漢哀帝的皇后,就是那位傅皇后,年紀輕輕,根本毫無主見。當時的大司馬是漢哀帝的寵臣董賢,是個佞幸之輩,面對漢哀帝的死亡,也是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連如何辦理漢哀帝的喪事,都不知道。 此時的王政君,已經是70歲的高齡,卻是老辣無比。見此良機,迅速出手。 王政君一面迅速調集部分王氏子弟控制皇宮各要害部門,一面迅速坐著車駕到了未央宮。到達之后,先是將玉璽收繳上來,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面對著惶惶然的大司馬董賢,沉穩的問道:“你打算怎么辦理皇帝的喪事?” 這時的董賢早就六神無主,哪里還能拿得出完整的章程來,只得拜倒于地,一邊扣頭請罪,一邊懇請太皇太后主持一切事宜。 王政君順理成章的說:“新都侯王莽曾經以大司馬的身份主持過先帝的喪禮,熟悉所有禮儀,讓王莽來幫你辦理,可好?” 董賢哪敢反對,扣頭答應。 王莽終于重新回到大漢中樞。 王莽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董賢的罪證,然后匯報給王政君,準備借助王政君的口,奪取兵權。 董賢平素為人太差,看他不順眼的大臣比比皆是。現在見王莽挑頭,紛紛借機告發董賢的各種不法事宜。 王政君趁勢,讓王莽收回了董賢的兵權,并將之免職。隨后,董賢自盡而亡。 接下來,王政君下詔書,讓大臣推舉新的大司馬人選。 這還推舉什么呀?這不明擺著,王莽就是唯一的候選人嗎? 于是,王莽再次登上大司馬的寶座。 雖然王氏家族的勢力,這幾年遭到漢哀帝的打壓,但是幾十年的積累,堪稱根深蒂固,短時間內,哪有那么容易徹底清除?只不過在皇帝強盛時,暫時收斂、蟄伏而已。所以王家的實力,依然雄厚。 而且因為此時既沒有皇帝,也沒有太子,所以這次,王莽在王家上上下下,眾多嫡系人馬的支持下,徹徹底底的掌握了朝政大權。 至此,因為漢哀帝自己作死,王莽獲得了徹底的勝利。 看來,活著最重要啊,至少要比對手活得長啊。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鑒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