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天氣狀態(tài)特征與三陰三陽五行相配。 一陰為厥陰,與風木相配,為風氣乃行; 二陰為少陰,與君火相配,為暄淑(溫暖明凈)乃行; 三陰為太陰,與濕土相配,為濕氣乃行; 一陽為少陽,與相火相配,為炎熱乃行; 二陽為陽明,與燥金相配,為燥氣乃行; 三陽為太陽,與寒水相配,為寒氣乃行。 六氣,以主氣和客氣為運行符號。 主氣,為常令(隱性)的天氣狀態(tài)。 客氣,為時令(顯性)的天氣狀態(tài)。 主氣:主一年六氣之常令。 主氣:每年循環(huán)一次。 主氣六氣,按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一陽(少陽)、三陰(太陰)、二陽(陽明)、三陽(太陽)次序運行。 即:一氣為厥陰風木(風氣乃行)、二氣為少陰君火(暄淑乃行)、三氣為少陽相火(炎熱乃行)、四氣為太陰濕土(濕氣乃行)、五氣為陽明燥金(燥氣乃行)、六氣為太陽寒水(寒氣乃行)。 主氣六氣,運行順序恒定不變。 如2016丙申年10月1日,處于主氣的五氣之時,五氣為陽明燥金,則為燥氣流行之時。 客氣:主一年六氣之時令。 客氣:每十二年循環(huán)一次。 客氣各氣,按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次序運行。 客氣,依每年的司天、在泉而定。 司天、在泉,依椐年支化六氣而定。 年支所化者為司天。 即:子、午年,為少陰君火司天; 丑、未年,為太陰濕土司天; 寅、申年,為少陽相火司天; 卯、酉年,為陽明燥金司天; 辰、戌年,為太陽寒水司天; 巳、亥年,為厥陰風木司天。 與司天對應者為在泉。 司天與在泉,互為陰陽對應。 即:一陰與一陽相互對應、二陰與二陽相互、三陰與三陽相互對應。 則一陰司天、必一陽在泉; 二陰司天、必二陽在泉; 三陰司天、必三陽在泉; 一陽司天;必一陰在泉; 二陽司天、必二陰在泉; 三陽司天、必三陰在泉。 故,每年的司天、在泉為: 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丑、未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寅、申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卯、酉年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大泉; 辰、戌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巳、亥年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司天之氣,居于三氣。三氣稱為司天之氣,主上半年之氣; 二氣,稱為司天左間之氣; 四氣,稱為司天右間之氣; 在泉之氣,居于六氣,六氣稱為在泉之氣,主下半年之氣。 五氣,稱為在泉左間之氣; 一氣,稱為在泉右間之氣。 每年的客氣運行次序,依照司天與在泉,和客氣的陰陽次序規(guī)律而確定。 如子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則少陰(二陰)居三氣,陽明(二陽)居六氣。 再依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之客氣運行次序推之。則子年客氣,三氣為少陰君火,二氣為厥陰風木,四氣為太陰濕土;六氣為陽明燥金,五氣為少陽相火,一氣為太陽寒水。 即:子年客氣之六氣運行次序為:一氣太陽寒水、二氣厥陰風木、三氣少陰君火、四氣太陰濕土、五氣少陽相火、六氣陽明燥金。 以此推之—— 子、午年客氣:一氣太陽寒水、二氣厥陰風木、三氣少陰君火、四氣太陰濕土、五氣少陽相火、六氣陽明燥金。 丑、未年客氣:一氣厥陰風木、二氣少陰君火、三氣太陰濕土、四氣少陽相火、五氣陽明燥金、六氣太陽寒水。 寅、申年客氣:一氣少陰君火、二氣太陰濕土、三氣少陽相火、四氣陽明燥金、五氣太陽寒水、六氣厥陰風木。 卯、酉年客氣:一氣太陰濕土、二氣少陽相火、三氣陽明燥金、四氣太陽寒水、五氣厥陰風木、六氣少陰君火。 辰、戌年客氣:一氣少陽相火、二氣陽明燥金、三氣太陽寒水、四氣厥陰風木、五氣少陰君火、六氣太陰濕土。 巳、亥年客氣:一氣陽明燥金、二氣太陽寒水、三氣厥陰風木、四氣少陰君火、五氣太陰濕土、六氣少陽相火。 如2016年為丙申年,申年為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即三氣為少陽相火、二氣為太陰濕土、四氣為陽明燥金、六氣為厥陰風木,五氣為太陽寒水,一氣為少陰君火。則丙申年客氣運行次序為:一氣少陰君火、二氣太陰濕土、三氣少陽相火、四氣陽明燥金、五氣太陽寒水、六氣厥陰風木。 如2016年10月1日處于客氣的五氣之時,五氣為太陽寒水,則為寒氣流行之時。 客主加臨:每年的某一氣之時,客氣加臨于主氣之上,稱為客主加臨。 客主加臨,以五行生克為依據(jù),來確定其相得或相逆。 客氣與主氣相同,或客氣與主氣相生,則為相得。相得者為和。如2016丙申年10月1日處于五氣之時,客氣為寒(水),主氣為燥(金),為金生水,客氣與主氣相生,則客主加臨為相得,相得者和。 客氣與主氣相克,則為不相得,不相得者病。其中,客氣克主氣,為不相得之順;主氣克客氣,為不相得之逆。若為兩火加臨,客氣少陰君火加臨于主氣少陽相火之上,則為順。客氣少陽相火加臨于主氣少陰君火之上,則為逆。 ——本文節(jié)選自拙著《五形人與治未病》第二章第七節(jié) 論五運六氣 (未完待續(x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