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29日,“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逝世。為了祖國核事業的發展,他曾隱姓埋名28載。 你知道嗎?在合肥,“延喬路”往西不遠處,就有一條“鄧稼先路”,這條路也通向“繁華大道”。 ![]() 合肥市肥西縣鄧稼先路 剛剛改造完成的鄧稼先路增加了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設置了綠化分隔帶。尤其是這條路上的鮮花選用了月季花、太陽花等花種,寓意積極向上、自強不息、充滿希望。交通標志標線、路燈等公用設施也煥然一新。 ![]() 合肥市肥西縣鄧稼先路近期改造完成 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取得學位后的第九天,他便毅然放棄美國的優越環境,回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 ![]() 鄧稼先獲得博士學位時的照片 1958年8月,錢三強找到了鄧稼先,請他參與研發新中國自己的原子彈。“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調你去做這項工作,怎樣?”鄧稼先沒有猶豫,義無反顧地同意了。當晚,他將調動工作的消息告訴妻子許鹿希。 “調到哪?” “這不能說”“做什么工作?” “這也不能說”“我給你寫信?” “不能通信”。鄧稼先只說了兩句話:“以后這個家就靠你了,我的生命從此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了這件事,生命就有意義,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又在羅布泊上空爆響,新中國共進行的32次核試驗中,鄧稼先親自在現場就主持過15次。 ![]()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不僅在鄧稼先的家鄉安慶懷寧有鄧稼先紀念館,在合肥肥西有這條鄧稼先路,在合肥蜀山區還有“兩彈一星”精神紀念館合肥館。 這個展館位于蜀山區淠河路團安新村小區內,去年11月份正式開館。團安新村小區居住著345戶從青海221廠歸來的國之功臣。隨著基地的關閉,221廠近五萬人分到全國536個縣市,其中有800余名“英雄兒女”來到合肥,居住在淠河路上的就有500余名。“兩彈一星”精神紀念展館以歷史事件為脈絡,系統講述221廠參與“兩彈一星”事業的歷程。 ![]() 中核221“兩彈一星”精神紀念館合肥館(2021年拍攝) 展館內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展出,每一張照片都在講述著一段激動人心的故事,每一段文字都能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 因長期工作在試驗一線,鄧稼先遭受了致命的核輻射。1986年7月29日,他因直腸癌逝世。 ![]() 許鹿希照顧病榻上的鄧稼先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鄧稼先想再去看一眼天安門,望著長安街的車水馬龍,他問道:“30年后,人們會記住我們嗎?”記得!我們永遠銘記!您用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緬懷!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