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均壽命延長,腎臟病變的日益突出,想要腎臟一直正常,平時對腎臟的養護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腎臟一旦出現問題,通常就會兩個一起壞。儲備再強的也經不起一些日復一日的損害。 日常七種行為: 1.常憋尿 經常憋尿對腎臟排泄的影響應該不難理解。首先憋尿這種行為違背的是一種生理自然規律,此外經常憋尿還導致尿液長時間滯留膀胱里,容易滋生細菌,使細菌逆行造成腎臟感染,特別是老年女性、腎結石及糖尿病患者,容易引發和加重泌尿系統的感染,而長期的腎臟感染,容易形成腎臟疤痕,導致腎功能的下降。 2.吃得太咸 攝入的鹽太多,腎臟負擔會加重,鹽中的鈉又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的衰退。 3.飲水過少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大大減少,從而導致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起腎結石、腎積水等疾病。 4.過度喝飲料 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而人體的酸堿度為7.2,一旦過度飲用飲料,將會使人體的酸堿度發生改變。而腎臟則是調節人體酸堿度的重要器官,長期如此運行維護體內的酸堿度,將會增加腎臟損傷的幾率。 5.亂服藥 用錯藥對腎臟的毒害最大,特別是止痛藥、抗生素和造影劑這三類藥。藥物易傷腎一方面是要經過腎臟排泄,另一方面是腎臟每天要過濾血液,藥物隨血液循環經腎臟過濾時也會對其造成損傷。 6.過度勞神勞力 過度勞神即是指用腦過度,不注意勞逸結合,耗傷心血,損傷心神,間接影響到了腎臟。而過度勞累則易耗精氣,積勞成疾,從而導致體力過分消耗傷及腎氣。 7.房勞過度 一方面是指人的情欲過度,虛火妄動而損傷真陰,雖然沒有行房事,也可導致腎虛。另一方面是指縱欲無度,不知節制,超越了正常生理限度,耗精傷氣而致腎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