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你一直在玩兒:知乎、微博、公眾號、知識星球同名用戶。曾在省政府辦公廳、地市市委組織部、海事局工作,現為某國企辦公室主任。 案例咨詢: ![]() 但你能說能力比關系更重要嗎?有能力沒關系得不到提拔的人比比皆是。 那你說關系就一定比能力更重要,對嗎?也不一定。光有關系,也不一定提拔。比方說,領導身邊的秘書得不到提拔的很多,領導的親戚乃至小孩,混得很一般的也很多。 ![]() 所以最典型的學生思維,就是一定想要在兩者當中取一個或者是三者當中取一個。還有人把學歷能力和關系放到一起問誰最重要,說實話這種問題就相當于送錢了...... 01 在生活當中或者是在工作當中,還會遇到其他的事情。如很多人形容同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下個定義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說實話,每個人身上都有好和壞的方面,你關鍵要看他好在什么地方,又壞在什么地方。比方說一個人人品正,這是他的優點,但與此同時他可能不近人情,公事公辦,似乎沒有同事的這種情誼,又不那么好。當你遇到一些困難,他堅守原則,不肯幫助你的時候,甚至對你很刻薄,你說他是好還是壞?守原則肯定是對的,但是他不肯給你通融,這對你而言又不好。這就告訴我們什么?不要輕易用好壞去判斷同事。 02 再比如,有人原來是在鄉鎮,現在說借調到縣里面的縣委組織部去。這個東西它是好還是壞呢?他花錢來讓我幫著分析。我說這要邊走邊看,因為事情隨時在變化。你鄉鎮待下去沒前途,去縣委組織部去鍛煉,肯定是對你的能力、人脈關系、視野乃至事業有好處。但是如果你去了,組織部最后留不下來,甚至說一耽誤幾年還要回鄉鎮,這就會變成你工作中的一個阻礙,會阻礙你的進步,因為借調時間長了兩頭不靠,肯定是壞事。 所以說一件事情,我們看的時候一定要學會一個思維,既看它好的一方面又看它壞的一方面,然后自己要做一個比較。千萬不能簡單“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03 順便來說,一件事情發生之后,有些同志習慣于去找單一的原因,但是他意識不到,一件事情最終結果,可能過程中有多方面的因素,甚至過程和結果之間可能還未必能夠有許多聯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今天去跟你的局長匯報工作,由于你東西沒有準備好,局長把你臭罵一頓。這有可能是因為你東西沒有準備好,也可能是因為局長早就看你不爽,還可能是局長心情不太好。所以你回頭反思自己行為的時候,要怎么改進呢?第一我自己要把它準備好,要清晰的了解這項工作前因后果,掌握工作中的一些細節;其次我要善于去發現這個東西,可能是領導借題發揮,那么我就要想辦法去改進和領導之間的關系。還有,我不要在局長剛剛遇到仕途受挫、提拔受阻、到手的副市長飛了......這種關鍵時刻拿些不重要的東西去叨擾他.......這個就叫做由一個點要能拓寬到一個面。 總之,工作中要善于從多方面多維度多角度去考慮問題,去判斷事情,避免簡單的給人畫臉譜,避免簡單的給事情貼標簽,這個思維一定要具備。當遇到好事的時候,多看一看,還可能存在的壞事。當遇到壞事的時候,又要多想一想,還有什么轉機?
不好也不壞 沒有勝又何來敗 沒有去哪有來 手中無劍心中無塵 才是我胸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