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的小威是我的高中同學,是個IT男,喜歡抽煙和擼串。兩年前的某天清晨,他發現大便不成形,以為吃壞了肚子,并沒有在意。然而之后的半個月,他仍然反復多次的腹瀉,最終下定決心去醫院做了腸鏡。這次檢查結果直接讓他陷入痛苦的深淵,病理結果提示橫結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局部癌變。也就是確診了腸癌,建議手術治療。 之后在省級醫院做了腹腔鏡手術,結腸切除十幾公分,淋巴結做了清掃。值得慶幸的是,分期比較早,手術就可以根治。從此以后,小威同學就與煙酒和烤串說再見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在十多年間翻了一番,30歲以下年輕人結直腸癌甚至占到了15%。不少人一輩子沒做過胃腸鏡,提到胃腸鏡,大部分人會覺得一根管子插進去那么深,太疼太恐怖了,會有本能的排斥,不愿意做。事實上,腸癌是可以預防的,除了日常生活及飲食方面的預防,腸鏡篩查是減少腸癌的發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 大家知道,腸癌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不是一朝一夕出現的。95%的腸癌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腸道息肉從良性發展到惡性,一般需要15~20年時間。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用腸鏡實施切除,則可以避免癌變發生。 《內科學年鑒》的一項大型研究,觀察了大約25000例患者,他們所在的醫療體系普遍使用結腸鏡檢查。在這群研究對象中,2002~2008年期間,約5000例患者被診斷出結腸直腸癌,在2010年死于癌癥。研究顯示,那些死于腸癌的患者很大部分都沒有進行結腸鏡檢查。結腸鏡檢查可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其中右側結腸癌風險降低了46%,左側癌癥降低了72%。 腸鏡并不是一個那么可怕的檢查,吃瀉藥清理腸道期間頻繁如廁,可能會有些痛苦,其實檢查本身可以考慮無痛腸鏡,這個目前絕大多數醫院都開展。當然也并不是說所有成年人都需要做腸鏡,但下列人群建議把腸鏡納入體檢項目。 1.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最好常規體檢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現一些無癥狀的早期結直腸癌。 2.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直系親屬患結直腸癌)要進行結腸鏡普查,有結直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進行結腸鏡普查。 3.結直腸息肉術后可能復發或其他位置再長,所以,結直腸息肉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建議1-2年一次。 4.曾患過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患者,結直腸癌發生率高,建議把腸鏡納入體檢項目。 5.如果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遺傳病史的高危人群,建議在12歲左右及早進行基因檢測及腸鏡檢查,16歲左右及時采取手術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