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一篇文章,給孩子講透「中國千年古典文學史」,提升語文修養必看

     北極熊788 2022-08-06 發布于浙江
    文章圖片1

    中國孩子在學古詩古文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于:過于碎片化。

    比如今天學《詩經》的某個篇目,明天學某一首詩,后天學一篇古文,再大后天學一首詞……而缺乏一根串起來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學的脈絡

    這導致大部分孩子在學古詩古文時,不知道在學什么,不知道它們來自哪里,不知道為什么要學。

    這就是有今天這篇文章的原因。

    搞清楚文學的脈絡,會讓孩子學古詩文事半功倍!

    所以,今天就帶著“怡”家人們,直接過一遍中國古代文學史。

    (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學歷史,哪怕只是梳理脈絡,最后整理出來也將近10000字。所以建議先收藏然后看,再把思維導圖打印出來,給孩子看看。

    中國上下五千年古代文學史

    完整發展脈絡圖

    文章圖片2

    (在本公眾號主頁回復“文學”,

    免費下載高清本地可打印版

    文章圖片3

    (領取示范圖)

    中國古代文學史,大致可以從上古時期一直算到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分為以上7個時期。

    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的文學史,被稱為現當代文學史,同時,現當代文學又分為現代文學當代文學。

    文章圖片4

    以上,給大家作為簡略概括。不過現當代文學我們今天不過多展開,我們繼續講古代文學史。

    文章圖片5
    文章圖片6

    概況

    中國最早的文學雛型是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中國最早出現的書面文章是商朝的甲骨文周朝的金文記錄等。

    但由于兩者主要記述占卜及簡單政事記錄,可以看成是書面語的起源,但還算不上成熟的文學。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文學發展已相當成熟,涌現了詩經,楚辭,先秦散文等大量的作品和題材,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

    上古神話

    所謂神話,是上古時代的人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所幻想出來的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敘的集體口頭創作。上古神話以故事的形式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社會現象的認識和愿望。

    上古神話的主要內容有:

    A、解釋自然現象的:女媧補天、女媧造人(始祖神話)、盤古開天(創世神話)。

    B、反映人類同自然斗爭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鉆木取火、伏羲氏建八卦、神農氏嘗百草、軒轅氏制衣冠,建舟車、大禹治水(洪水神話)、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反映抗爭精神)等。

    C、反映社會斗爭的:黃帝戰蚩尤(戰爭神話)

    記載上古神話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經》等。

    《詩經》

    “詩經”又名“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

    它共311首詩歌,故后世又稱為“詩三百”。后世所提及的詩之六義,分別為:風、雅、頌、賦、比、興。其中前三者是《詩經》內容,后三者是《詩經》的文學手法

    “風”是指十五國風,全國各地的民歌。民歌中反映人民的生活;

    “雅”分“大雅”、“小雅”,是貴族宴飲時所奏的樂章;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諸侯宗廟祭祀的樂曲。

    “賦”是一種鋪敘的手法;

    “比”,就是比喻手法;

    “興”,就是借其他景物等等作為詩歌的開始,發揮起興的作用。

    另外,詩經中,尤其是國風,很多也是四言詩,是中國最早的四言詩。

    比較著名的詩經篇章有《關雎》《蒹葭》《桃夭》《碩鼠》等。

    許多詩經的句子被后世的文章多次引用,因此成為成語在漢語中固定存在下來,如“如履薄冰”(《詩經·小雅·小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等。

    楚辭

    戰國時代,位于南方長江的楚國一帶出現了與《詩經》大異其趣的文學體裁,一般稱之為“楚辭”。

    楚辭的主要作家包括屈原宋玉。屈原有《離騷》《天問》《懷沙》等等作品傳世。宋玉則有名篇《九辯》。

    楚辭的特色,是用了大量楚國的神話,事物,方言等等來進行創作。在作品中,屈原用很多的比喻,比如香草美人,以配忠貞,碧禽臭物,以比讒佞,可以說是中國文學上最重要的浪漫主義作品之一。

    先秦散文

    中國文學上文學散文的起源,可上溯《尚書》。先秦散文包括說理散文(或 諸子散文)敘事散文。

    代表篇目如下:

    文章圖片7
    文章圖片8
    文章圖片9

    秦朝在歷史上存在時間很短,所以秦漢時期文學基本上以漢朝為主

    漢樂府詩歌“樂府”是兩漢時期的音樂機構。它的任務有二:一是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制成曲譜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來,“樂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詞。樂府民歌的最大特點:寫現實生活,敘事性強,五言為句。樂府民歌的佳作:《陌上?!?,《孔雀東南飛》,《長歌行》等?!犊兹笘|南飛》是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第一首長篇抒情詩是〈離騷〉),它與魏晉南北朝的《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

    (申怡老師精講《孔雀東南飛》)

    領讀人申怡,贊9737

    領讀人申怡,贊3279

    東漢末期,政治混亂,社會動蕩,長久以來唱詠的五言體詩歌受到尋求新的文學體裁的知識階層重視,逐漸正式地運用到文學創作上。

    如作者不詳的《古詩十九首》,就是這時期的五言詩創作的成果。

    《古詩十九首》的大部分作品以悲傷的歌調為主,內容環繞與相愛的人別離的悲傷,人生無常的概嘆,對死亡的恐懼,生命短暫等等。

    散文

    西漢武帝時期,司馬遷編撰了《史記》一書,內容敘述了由上古五帝至當時西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是一部出色的歷史散文作品、中國首部使用紀傳體的史書。

    同時后世也常常贊賞它的文學價值,魯迅曾評價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東漢時期,班固寫下了另一部紀傳體作品——《漢書》。跟通史性質的《史記》相比,《漢書》僅撰寫了西漢一朝歷史的斷代史。班固首創的斷代史為后世的正史系列史書奠定基礎。

    漢朝時期一種代表文學是“賦”。“賦”是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屬于韻文。

    形成期(漢初---漢武帝):多為書寫悲憤之情的“騷體賦”,有賈誼《吊屈原賦》, 枚乘《七發》等;

    全盛期(漢武帝---順帝):多為歌功頌德的長篇“大賦”,有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賦》, 班固的《兩都賦》和揚雄的《甘泉賦》等。

    轉變期(漢順帝---漢末):多為篇幅較小的抒情“小賦”,有張衡《二京賦》,蔡邕《述行賦》等。

    “漢賦四大家”是:揚雄、司馬相如、班固、張衡

    文章圖片10

    概況

    漢末三國時期隋朝建立之前的文學,一般被統稱為魏晉南北朝文學。

    這一時期的詩歌有很大發展,出現了建安七子”,謝脁,謝靈運,陶淵明等詩人。他們的作品對后來的唐代詩歌有很大影響。駢文是這一時期興盛的文體。

    文學評論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成就,出現了《文心雕龍》,《詩品》這樣的重量級作品。

    文章圖片11

    詩歌

    東漢末年,建安年間,戰爭連年不斷,最后中國分裂成魏蜀吳三個國家,進入三國時代。

    在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的重心仍然集中在曹魏的中原。在文壇上,以“建安七子”為代表,分別為: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及劉楨。

    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本身也長于寫詩,他們與建安七子攜手創作了不少擁有真實情感及反映現實的文學作品,風格慷概悲涼,世稱“建安風骨”。這一時期的文學也稱為建安文學

    踏入西晉,社會上的貴族階層基本上定型,詩歌也偏向于反映貴族的生活,代表詩人有潘岳及陸機,他們的詩風被稱為“太康詩風”,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采華麗,詩風繁縟。

    東晉時期,富道教神仙色彩的“玄言詩”盛行于一時,代表作有郭璞的《游仙詩》十四首。

    南朝時期,以美麗山川自然為對象的“山水詩也開始出現,當中以劉宋的山水詩人謝靈運為代表。

    在東晉末,陶潛(陶淵明)以歸隱田園生活為主題創作了許多詩歌。

    五言詩的發展在這時期踏入最后階段,其后逐漸催化成唐朝的近體詩形式。

    駢文

    源自東漢的駢文,在南北朝時期達到興盛。

    駢文是古代中國一種特有的文體,其句式多由四字或六字(四六句)及對仗構成,故又稱”四六文”。駢文因為文章受限于追求藝術技巧之故,適于寫景而不適于敘事。這一時期重要的駢文家有庾信,鮑照,左思,潘岳,陸機,謝莊,江淹,孫綽,蕭子暉

    小說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短篇小說也開始盛行。

    “志怪小說”:由于當時社會動蕩,人民生逢戰亂,許多人對現世失去興趣,轉而重視奇怪的事物,而當中的“志怪小說”正是這個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代表作有東晉歷史學家干寶的《搜神記》。

    另外,由于當時佛道盛行,也有一些以道教游仙思想為主題的作品,如葛洪的《神仙傳》。

    “志人小說”:在這個時期,另外一種的題材是收錄歷史上名士逸話的“志人小說”,代表作有劉宋時期劉義慶編修的《世說新語》。

    這一時期的小說雖然內容簡單及篇幅短少,結構也不一定完整,但卻為后世小說創作提供了不少的題材。

    文學評論

    魏晉之前,中國沒有出現文學評論的專書,只有一些零散的評論。一直到三國時代,文學的地位逐漸從其他的學術分類中獨立出來。

    在這時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論論文》就是專門論述文學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到:“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典論論文》發表后不足一百年,西晉陸機也寫成了《文賦》一篇,也是魏晉時期文學評論中的代表作之一。該文以賦體寫成,內容敘述較為抽象的文學理論及評論,并不是對特定的作家或作品進行評論。

    梁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共50篇,是中國文學史上史無前例具系統性的嚴格文學評論巨著。

    鍾嶸的《詩品》集中以詩,尤其是五言詩為對象進行品評。該書把從漢朝到梁朝123位詩人劃分為“上品”、“中品”、“下品”共九個等級,并加以論述,其等級制與當時朝廷選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相類。

    文章圖片12

    詩歌

    唐代被視為中國歷來詩歌水平最高的黃金時期,因此有唐詩之說,與宋詞并舉。

    唐前半期社會安定,經濟富裕,文人來往和百官游?,酬唱傳誦蔚為風氣。天寶之亂后,繼以藩鎮之禍,生活流離困苦,郁結之情正可用詩歌來抒發。

    唐詩和當時的書法、藝術和音樂互相影響,亦和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有緊密關系,為研究當時的語言、歷史、宗教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在唐朝作詩是科舉考試一個考核項目。除此以外,唐詩亦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無論是文人還是一般平民百姓都會接觸到。

    唐朝除了影響之后中國的文學和藝術,亦影響到日本、韓國的詩詞。在十九世紀開始,不少唐詩亦被翻譯成歐洲語言。

    初唐:初唐時期,唐朝的詩壇雖未有盡脫前朝綺麗的詩風。但在這時期被稱為初唐四杰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及陳子昂開拓了詩歌的題材及氣象,詩歌的內容大致上是有感而發,并不像前朝般無病呻吟。

    文章圖片13

    盛唐:近體詩在盛唐時期發展成熟,優秀的詩歌浩如煙海數不勝數。

    就形式而言,可以分成: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及七言律詩。

    就題材而言,這段時期比初唐時期變得多樣化,大致上可以歸納為邊塞,田園,山水,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等。

    由于展開來說的話,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所以下方各個流派,給大家作為參考。

    文章圖片14

    中唐:及至中唐,雖然社會動亂,但著名的詩人還有不少。

    文章圖片15

    比如發起古文運動韓愈,他嘗試以文為詩,風格奇險冷僻。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以來的平庸詩風。

    另外這個時候也有一些寫山水田園而聞名的詩人,如柳宗元,韋應物,代表作品分別有《江雪》及《滁州西澗》等等。

    還有,元稹,白居易二人在詩壇上發起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映社會的現實,用字淺白簡單。

    前者的自述身世的《遣悲懷》情感真摯,后者的《新樂府》繼承漢樂府以來反映現實的傳統,辛辣地諷刺時弊。

    白居易也寫有多首有名的古詩,如《長恨歌》,描寫唐玄宗跟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琵琶行》,借歌女自傷身世。這段時期也有不同作品,比如大歷十才子,他們重視格律,詩風淡雅自然。

    晚唐:晚唐時期,詩風以婉弱為中心。

    文章圖片16

    當中代表人物有李賀,他繼承韓愈的奇險風格,故后世稱他為“詩鬼”。

    稍后的杜牧,李商隱,崇尚辭藻華麗,格律工整,內容以個人感懷,愛情等等,對比盛唐,中唐題材較貧乏。

    杜牧寫下不少言情的七絕,李商隱則長于七律,他的無題詩在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但也把當時的詩壇進一步推向纖麗,崇尚格律的風氣,直至宋初流行的西昆體,也是上承李商隱的詩風。

    散文

    唐朝的文章以“散文”成就為最高,代表性人物是韓愈、柳宗元,代表性散文是《師說》、《雜說》、《黔之驢》、《捕蛇者說》。

    文章圖片17

    韓愈、柳宗元發起“古文運動”,在文章領域反對魏晉時期以來的只講形式、內容空洞的“駢文”,主張學習和發揚先秦兩漢的散文,創作形式活潑、內容充實的散文。

    韓愈的文章語言凝練、氣勢磅礴,柳宗元的文章文筆生動、寓意深刻,他們二人對古典散文作出了承前啟后的貢獻。

    唐傳奇

    唐朝小說的代表性就是“唐傳奇”,追求“離奇”的短篇小說,繼承六朝的志怪小說發展而來的一種文學體裁。

    文章圖片18

    在這時期,雖然也沿襲南北朝志怪的題材,但內容開始偏向從現實取材,出現了一些沒有“怪”的“才子佳人小說”作品,比如元稹的《鶯鶯傳》及白行簡的《李娃傳》;以及一些英雄小說,如《虬髯客傳》,寄托了人民在中唐亂世中出現富有正義感的英雄的期盼。

    從這一點看來,唐朝的傳奇可以看成是后世中國白話文學的先驅。著名作品除了之前提過之外,還有《杜子春傳》(為日本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杜子春》原本),《補江総白猿傳》《游仙窟》《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等。當中《游仙窟》曾一度散逸,卻在日本保留下來。

    詞的起源: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系。詞所配合的音樂是燕樂,又叫宴樂,為隋唐時主要用于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

    文章圖片19

    初唐時期,伴隨著當時“胡樂”傳入,“燕樂”大盛,詞也逐漸脫離傳統的五言古詩、七言古詩,成為一門獨立的詩歌藝術。

    大約到中唐時期,詩人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開始寫詞,把這一文體引入了文壇。不過作品大都不多,只是詩余之際的創作。

    晚唐溫庭筠,是最先專心從事詞之創作的詞人,他的詞后世稱為花間詞派。

    創作大多為兒女艷情,離愁閨怨的風格,描寫女子容貌情態、服飾和心理,以濃艷華美為主,滿是香、玉、金、釵、錦、繡等字眼。手法上表達細膩,造語清新,善于描繪具體鮮明的形象,細密婉約,情意悠遠。

    五代與溫庭筠齊名的有韋莊,他與五代時期的重要詞人馮延巳、李璟的詞作,都較溫詞清麗自然。在風格上,溫詞明艷,韋詞淡雅。溫詞深隱含蓄,韋詞直接抒情。

    五代成就最高的詞人為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前期的詞,反映豪華富麗、風流浪漫的宮廷生活,多溫馨綺麗之作,仍然呈現花間詞氣息;

    后期的詞寫家國之恨,拓展了詞的題材,感慨既深,詞益悲壯。李煜詞的最大特色是自然真率,情感真摯醇厚;善用白描手法,語言明凈洗煉,通俗生動,接近口語,與花間詞縷金刻翠,堆砌華麗詞藻的作風迥然不同。

    至名詞評家王國維認為,詞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并開北宋一代風氣

    文章圖片20

    詩歌

    文章圖片21

    北宋初期,主要沿襲中晚唐詩風馀韻,大致可歸為“三體”。

    最初是效法白居易詩風的白體詩,主要詩人是李昉、徐鉉、王禹偁等,其中王禹偁特別關注民生疾苦,風格通俗,暗示了宋詩發展的新方向。

    白體詩后,流行了以賈島、姚合為正統的晚唐體,主要詩人有林逋、潘閬、寇準等。

    除了白體和晚唐體,另一派就是推崇李商隱的西昆體,代表人物有楊億、劉筠、錢惟演,西昆體注重采用典故,風格雍容華貴,可是缺乏思想內容,不能反映時代精神。

    北宋中期,隨著第二次古文運動,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開創了宋詩的新局面。他們既掃除了西昆體綺麗浮艷的習風,又確立了宋詩散文化和議論化的標準。隨后有王安石、蘇軾等人和應。

    王安石的早期作品注重民生,精于議論,晚年則講求技巧,詩律精嚴。

    蘇軾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大大開拓了宋詩境界。

    北宋后期,主要詩人有蘇門四學士陳師道,他們雖然繼承蘇軾詩風,但審美方面卻趨向分流。其中黃庭堅與陳師道對后來的江西詩派產生了重大影響。

    南宋前期,江西詩派形成并壯大,代表人物有陳與義、呂本中等,但墨守成規,創作不足,南渡以后詩風才漸漸改變。

    南宋中期,詩壇出現“中興四大家”-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和陸游。其中陸游是南宋最為杰出的詩人,他取材廣泛,詩風悲壯,意境宏大,不拘一格。

    江西詩派逐步淡出了詩壇后,出現了反對江西詩派、取經晚唐的永嘉四靈與江湖詩派。

    永嘉四靈專攻五律,取材狹窄,雕琢瑣碎。

    江湖詩派格局較四靈更為開闊,題材也更為廣泛,整體風格偏重細巧,未脫晚唐舊習。

    宋詞

    宋詞是中國詞史上的頂峰,其影響籠罩以后的整個詞壇。宋詞實際上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詩,使它取得了與“唐詩”、“元曲”等并稱的光榮。

    基本分為:婉約派(包括花間派)、豪放派兩大類。

    代表人物如下:

    文章圖片22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

    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

    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

    蘇軾手中,諸凡記游、懷古、贈答、送別,皆能入詞,幾乎達到“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地;南宋辛派詞人,更把表現愛國精神作為詞的主旨,標志著宋詞的最高思想成就。

    散文

    宋代散文是中國散文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在三百多年間出現了人數眾多的散文作家。所謂“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宋人就占了六位(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寫作了不少文學散文和帶有文學性的散文,也有許多議論文的名作。

    宋代散文的重要成就之一,在于建立了一種穩定而成熟的散文風格:平易自然,流暢婉轉。

    各位名家的代表作也是層出不窮,如下:

    文章圖片23

    戲曲小說

    宋代小說和戲曲為元明清小說、戲曲的大發展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由于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向文學提出新的要求,也由于文學本身發展的規律,中國古典詩、詞和散文逐漸度過了它的黃金時代,失去支配文壇的地位,小說戲曲等文學樣式正在醞釀著更大的文學高潮,進而成為文壇的重心。

    宋代文學正是處在這樣一個過渡的轉變階段。

    文章圖片24

    宋代的小說主要是“話本”,它原是說話人說書的底本,實即白話短篇小說。比如“三言”等書。

    宋話本具有兩個鮮明的特色:

    一是市民文學的色彩。話本是當時“瓦舍技藝”的一種,是城市人民表現自己、教育和娛樂自己的文藝。下層市民人物,第一次作為正面人物成批地在話本中涌現,如《碾玉觀音》中的碾玉匠崔寧、《志誠張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張勝、《錯斬崔寧》中的賣絲村民崔寧,尤其是璩秀秀、周勝仙、小夫人、李翠蓮等一群具有叛逆性格的下層婦女形象。小說的社會性、現實性都得到加強,為以后小說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二是白話文學的特點。話本的語言是白話,比之文言小說(如唐傳奇)描寫更細致生動、曲折有致,更富生活氣息。特別是人物對話的個性化,取得很大的進展。至于長篇的“講史”話本也為以后長篇歷史小說提供故事的素材。

    宋代的民間戲曲還處在戲曲的萌芽階段。

    如傀儡戲、影戲、歌舞戲等,前兩種不是由人來扮演的,后一種由人扮演,但還是敘事體而非代言體。然而這些都已具備戲曲的一些條件。

    文章圖片25

    元代的歷史不長,自1271年忽必烈將蒙古王朝改國號為大元(其時南宋尚未最后滅亡)算起,至1367年元亡,只有96年。

    和前代文學相比,元代文學中最突出的成就在戲曲方面,后人常把“元曲”和“唐詩”、“宋詞”并稱。詩、詞、散文等文學樣式則相對衰微。

    如下:

    文章圖片26

    戲曲一般分為雜劇散曲。

    由于散曲是在北方金代的俗謠俚曲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所以絕大多數是北曲。

    元雜劇除藝術形式新穎外,內容方面也具有時代的特色。


    1、廣泛地反映了元代各階層人們的生活,而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更占據了重要地位。其中商人和妓女形象更引人注目。

    商人和妓女大都集聚在城市里,妓女是城市的畸形產物,城市是商人交易的場所。蒙古王朝曾經跨有歐、亞兩洲,大陸上東西交通暢行無阻。西域商人東來,商業經營受到刺激,追逐商業利潤,成了當時城市生活的重要特色。

    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行紀》中說,當時大都的貨物運輸,川流不息。當然也就成為商販聚集的地方。關漢卿的《救風塵》中的周舍也是商人,他騙娶妓女宋引章,而自己又被另一個妓女趙盼兒所騙。

    2、元雜劇描寫的女性大都富有斗爭精神,只要她們胸中燃燒起愛情的火焰,就毫不隱諱地吐露出來。

    《金錢記》中的柳眉兒,《鴛鴦被》中的李玉英都是這樣女性?!锻ぁ分械淖T記兒反對強暴的性格也有特色。

    3、元劇中清官公案故事也值得注意。出現了不少包公戲。元代官府黑暗,權豪勢要之家殺人可以不償命。公案戲的出現同這種社會背景密切相關,而包公形象就成了人民愿望的清官化身。

    4、元代雜劇中還有不少以歷史故事作題材的劇本和一些水滸故事戲。紅字李二所編李逵、武松等4部劇本,沒有流傳下來。

    5、元雜劇中隱逸題材也值得重視。比如馬致遠《陳摶高臥》,就表現了不愿為官又想解除人民苦難的矛盾心情,正是漢族士子在元代南北一統初期的共同苦悶。

    6、元雜劇中還有不少神仙道化劇,這在某種程度上,同當時道教盛行有關。

    南戲

    元代戲劇除雜劇外,在南方尚有南曲戲文,或稱南戲。

    南戲原是浙江溫州一帶的劇種,也叫永嘉雜劇。《荊釵記》、《拜月亭》(《拜月亭記》)和《白兔記》、《殺狗記》合稱南戲四大名劇。到元順帝時高明寫出《琵琶記》,標志著南戲發展到高峰,也影響到明代傳奇戲曲的繁榮。

    文章圖片27

    小說

    中國各朝代的“小說”發展非常緩慢,直到明朝才壯大成為文學的主流,取代“詩歌”的霸主地位。

    中國小說最早可于追溯到魏晉時期,宋元話本是小說的興起的前奏,明朝長篇小說主要是“章回體小說”,與世界長篇小說不同,它即豐富了中國文化,也豐富了世界文化。

    明朝和清朝長篇章回體小說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走向大繁榮和巔峰,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白話文長篇小說興起,則標志著古典小說的沒落。

    中國古典小說分為文言小說白話小說(通俗小說)

    大致代表作如下:

    文章圖片28

    戲曲

    明朝的戲劇分為“雜劇”“傳奇”

    如下:

    文章圖片29

    明朝雜劇是元朝雜劇的余波,總體上是在走向衰落;傳奇從宋元南戲上發展而來,到明朝中期進入全盛時期。明朝傳奇代表了明朝戲劇的最高成就。

    代表性人物有:康海、王九思、徐渭,康海的《中山狼》、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借古諷今、鞭撻社會黑暗、抨擊腐敗當局。徐渭的《四聲猿》是明朝雜劇的最高成就,被譽為“明曲第一”。

    明朝傳奇是在南戲的基礎上,吸收北曲雜劇的唱腔形成的,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戲劇的進步和成熟,它占據了明朝和清朝的戲劇舞臺,被后人譽為“明清傳奇”。

    嘉靖之后,傳奇走入民間,進入全盛時期,出現了“三大傳奇”、“三大戲劇流派”。三大傳奇是《寶劍記》、《鳴鳳記》、《浣紗記》。并且出現了三大戲劇流派。

    詞興起于隋唐的“燕樂”,兩宋發展達高峰,至元朝衰微,延續至明朝則趨近消亡;清初詞學振興繁盛,康熙年間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

    隨后產生由陳維崧為代表的陽羨詞派、朱彝尊為代表的浙西詞派,詞學蔚為風潮。

    散文

    清朝前期出現風格率真、浪漫的小品文,以張岱、李漁與袁枚為主;又有侯方域、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散文三大家”。

    --

    以上,就是五四運動前,中國文學的主要瑰寶,希望對我們所有的“怡”家人有幫助!創作不易,歡迎大家在文末點個“贊”和“在看”哦~!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免费无码一区无码东京热| 隔壁人妻被水电工征服|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老师在办公室被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看|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亚洲卡1卡2卡新区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av不卡一区|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55大东北熟女啪啪嗷嗷叫|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 人妻大战黑人白浆狂泄| 日韩在线视频线观看一区| 伊人久久无码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JJZZJJZZ视频全部免费|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二区| 天天澡日日澡狠狠欧美老妇|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高潮喷水无码AV电影|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