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古代這么多神作,你從哪篇文章開始感受到文學的魅力?

     cjs羋人 2019-04-19

    中國文學歷史悠久,從《詩經》《離騷》,發展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及至明清,各種小說如雨后春筍,紛紛冒出,更遑論大部頭的史書類,其數量之龐大,絕對超乎想象。

    于普通人而言,中國文學史如汪洋大海,浩浩蕩蕩,舀一瓢,簡單,但要將其盡數讀完,難!

    所以,我們今天以朝代更迭為時間軸,朝代內以散文和詩歌為兩大分支,整理出一份極簡文學史,帶你重溫華夏幾千年來走過的文學之路。

    周昉《簪花仕女圖》

    ·先秦 ·

    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

    錢穆先生認為:文學的起源是詩歌,亦即韻文先于散文。

    展子虔《游春圖卷》  

    01 詩歌

    《詩經》·《楚辭》

    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

    上古時期,多為各種神話傳說,《山海經》和《淮南子》都有記載。至西周初年,天下大安,周天子為了了解百姓生活,設了個采詩官,深入民間收集歌謠,也收集一些反映國家和朝廷的詩,時間久了,就積累出很多作品。

    后來,孔子將其編定到一起,就成了中國第一部文學作品《詩經》,如今僅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這是一本集體智慧的結晶,作者全無姓名,但她卻影響了中國詩詞上千年。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馬遠《松月圖》

    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屈原讀著《詩經》長大了,在依山傍水的楚國,屈子開始了“楚辭”的創作,而后吸引了宋玉等的模仿,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就這么產生了,但直到西漢末年,劉向才將17篇文章輯錄成書。

    《楚辭》打破了《詩經》四言詩的陳規,長短不一,參差有序的句子,啟發了后代各種詩歌體裁的誕生。

    《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九辯》節選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

    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

    惆悵兮而私自憐!

    展子虔《授經圖》局部 

    02 散文

    《尚書》·《春秋》

    國家史書類散文

    別看中國先有韻文后有散文,但其實,以《詩經》為首的韻文,和以《尚書》為首的散文,一直并駕齊驅。“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即《尚書》記言,記錄領導人發布的文告;《春秋》記事,記錄事情發生經過。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偉大教育家孔子編的,時間跨度大,從堯舜到春秋的秦穆公,說是散文,其實就是國家的公文資料,文字晦澀難懂,喜歡讀的人少,一講明君治民之道,二講名臣事君之道: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選自《尚書·堯典》

    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春秋左傳·隱公五年》

    馬遠《寒江獨釣》

    “諸子百家”

    個人思想類散文

    先秦時期,文化上百家齊放,于是出現了諸子百家,順勢有了記錄各家言論的“子”式散文。如果說《春秋》講天子之國事,那“子”則是屬于平民和私人的。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種流派和思想相互碰撞,衍生出傳承千年的經典。

    儒家: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荀子的《荀子》

    道家: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莊子》

    法家:韓非的《韓非子》

    墨家:墨子的《墨子》

    另外還有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等。這些著作,不僅是散文,同時又是思想性的哲學著作,所以中國人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說法,就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來看,這是完全無法割裂開的。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論語》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莊子·秋水》

    馬遠《松月圖》

    · 秦漢魏晉南北朝 ·

    公元前221年—公元581

    今天將秦漢和魏晉南北朝合在一起講,看看前后九百多年的歷史里,中國文學有了何種發展。

    范寬《臨流獨坐圖》

    01 詩歌

    漢樂府·文人詩

    第一個統一中國的朝代秦朝,設立了采集,編曲,訓練的樂府機構,漢初一度停用,到了漢武帝時,重新成立了主管音樂的衙門樂府,一直傳到魏晉時期。從這里誕生了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樂府詩”。

    北宋郭茂倩將其編為《樂府詩集》,這是繼《詩經·風》之后,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

    上學時必背篇目里的《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一個來自漢代,一個來自北朝,被稱為'樂府雙璧'。

    郭熙《窠石平遠圖》

    漢樂府之外還有文人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風骨;譬如南朝蕭統編的《古詩十九首》;魏晉陶淵明開創田園詩派;南北朝謝靈運、謝朓的山水詩;文人詩才斐然,好詩頻出。

    《短歌行》節選

    (兩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王羲之《行草書雨后帖頁》局部(宋摹本)

    02 散文

    漢賦·駢文

    漢賦可以算漢朝的一大標簽,但“賦”先秦時已有,寫賦的大家有荀況和宋玉,賦是韻文和散文的結合體,敘事時用散文,形容時用韻文,此種文體,至漢最盛。漢賦寫得好的,當屬司馬相如和賈誼,故有“如孔門要用賦,那么相如入室,賈誼登堂矣。”但儒家不用,漢皇室則喜歡另有揚雄、班固等人也善做賦。

    到了漢末,有了講究對仗和聲律的駢文,并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喜歡堆砌辭藻,影響內容表達,唐代漸漸被冷落,至宋時,出了一批散文大家,駢文也漸漸衰落下去。

    《子虛賦》節選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

    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

    子虛曰:“樂。”“獲多乎?”

    曰:“少。”“然則何樂?”

    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

    而仆對以云夢之事也。”

    曰:“可得聞乎?”

    王詵《繡櫳曉鏡圖》

    史書·學術專著

    有人說:“唐詩晉字漢文章”,“千古文章兩司馬”說的都是漢朝的史書。西漢司馬遷修《史記》,全書五十二萬余字,將文學與歷史融合在一起;東漢班固寫了《漢書》;南朝范曄《后漢書》;晉朝陳壽《三國志》。

    南北朝時期,有了學術專著,北朝的酈道元寫了介紹河流的《水經注》;魏晉時期,文學批評進入一個小高峰,南朝劉勰寫文藝理論的《文心雕龍》、曹丕《典論·論文》、西晉陸機的《文賦》、梁鐘嶸《詩品》等論著;

    齊、梁時期,編纂詩文總集風氣很盛,出生皇族的蕭統主持編纂了,最早的漢詩文總集《文選》,史稱《昭明文選》。

    李公麟《五馬圖》

    秦漢魏晉南北時期,國家分分合合,文學和歷史也隨之變化,詩歌從四言到五言,發展到七言,為唐詩的繁榮打下基礎,散文也發展出史書、辭賦和駢文等,小說初興,尚粗糙。而魏晉名士的風流,竹林七賢的灑脫,至今令人念念不忘。

    · 唐代 ·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錢穆先生認為:唐代可以說史中國文學史的中心,可謂已達登峰造極之境。

    閻立本《鎖諫圖》 

    01 詩歌

    大唐,如陳年老酒,入口濃烈,回味甘甜,大唐璀璨的星空里,唐詩是那顆最耀眼的星。一本《全唐詩》九百卷,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三首詩,二千五百二十九個詩人,這長長的數字,訴說著唐詩的榮耀。

    初唐的文章四友崔融、李嶠、蘇味道、杜審言,為唐代近體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杜甫的祖父杜審言五律寫的尤為出色;到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一掃齊梁浮艷之風,將五言小詩化作七言長篇古體詩,他們給唐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擴展了以往狹窄的詩歌題材;

    有著游俠氣質的陳子昂,一掃六代纖弱之態,高雅之風大顯,他寫送別,不落窠臼,掃除悲切之風,感情激揚,語氣慷慨,讀之如聞戰鼓,氣壯山河。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閻立本《步輦圖》 

    到了盛唐,即開元年間,各派詩人齊齊登場。“吳中四士”之一的賀知章,偶遇李白夸其是“謫仙人”,于是豪放浪漫的“詩仙”有了;現實主義的“詩圣”杜甫,一生除了憂國憂民,就是給李白寫詩“表白”;終生未進政治圈子的孟浩然,卻得李杜二人推崇,他與“詩佛”王維都是山水田園詩人,二人并稱“王孟”;大唐疆域遼闊,東征西戰,文人入軍,揮筆吟詩,邊塞詩人氣象昂揚,大家輩出,有并稱“高岑”的高適、岑參,另有王昌齡、王之渙等。

    這個時期,詩壇欣欣向榮。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王維《伏生授經圖》 

    杜甫去世兩年后,白居易出生了,初入長安,就得顧況賞識,初進官場,即遇至交好友元稹。元白二人以詩唱和,譜一曲人間知音;擅古文的韓愈和孟郊創了“韓孟詩派”,而“詩鬼”李賀以及賈島均得韓愈提攜,他們一起扛起中唐詩壇的大旗;晚唐一開始是沉寂的,直到“小李杜”杜牧與李商隱的出現,開始有了新面貌;與李商隱一樣辭藻綺靡的溫庭筠,也給予了大唐最后的絕艷。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盧楞伽《六尊者像》

    02 散文

    唐詩走到最高峰后,韓愈和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后來一個成了大唐最有成就的散文家,一個寫的雜文和山水游記成績斐然;大唐誰最“毒舌”,非羅隱莫屬,他與皮日休、陸龜蒙一起寫了諷刺雜文;少年英才王勃和“風流”的杜牧,將駢文發展到另一個小高峰;唐代傳奇已成熟,最出名的是《柳毅傳》。

    《滕王閣序》節選

    (唐)王勃

    披繡闥,俯雕甍,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

    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佚名《宮樂圖》

    · 宋代 ·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01 詞

    大唐后的五代十國,甚是混亂,后來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滅南唐,俘李煜,開大宋江山。大唐的詩人們將唐詩寫到極致,宋人很聰明的轉向填詞去了。詩是文學的大宗,詞是文學的小宗,文體不同,題材亦不同。因詞風不一樣,有了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

    李唐《村醫圖》

    李后主開了宋詞之風,白衣卿相柳永直接跑到市井中寫詞,陰差陽錯的將婉約派做大做強,先后入了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賀鑄、周邦彥、張先等,歷史上最出名的女詞人李清照,更是婉約派里的佼佼者。

    《蝶戀花》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蘇漢臣《妝靚仕女圖》

    比柳永晚生半個世紀的蘇軾,延續范仲淹開闊,恢弘的詞風,義無反顧地扛起豪放派的大旗,靖康之恥又催發一大批繼承者,如陳與義,葉夢得、朱敦儒、張元干、張孝祥、陸游、陳亮等,其中的領袖人物當屬辛棄疾。其實優秀的大宋詞人,既寫得了詩,又填得了詞,婉約、豪放樣樣信手拈來。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劉松年《羅漢圖》

    02 散文

    我們都知“唐宋八大家”,其中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人,其他六位皆出自宋朝。宋初,歐陽修癡迷韓愈的散文,悉心研究,終有所成;改革家王安石緊跟而上,同時期的蘇家三父子蘇洵、蘇軾、蘇轍,以及曾鞏,都得歐陽修的贊賞和照拂。

    大宋朝的統治者重文,這時期可為文人的“天堂”,在重重外患之下,文學發展迅速,沈括寫科學類書籍《夢溪筆談》,史學家輩出,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話本開始流行,如《三國志平話》《錯斬崔寧》等,繪畫、雕塑、書法等也不弱。

    《醉翁亭記》節選

    (宋)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劉松年《博古圖》

    · 元代 ·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中國的文體是由詩到詞,由詞到曲,由曲到傳奇、戲劇,如此演變下去。元曲又分為散曲和雜劇。

    黃公望 《丹崖玉樹圖》

    01 散曲

    散曲是元代的新詩體,是當時的流行歌曲,最出名的散曲四大名家,有關漢卿、馬致遠、張可久與喬吉,我們最熟悉的是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倪瓚 《秋亭嘉樹圖》

    02 元雜劇

    雜劇則是元代的歌劇,在當時十分流行,元后期,其創作中心逐步南移,與溫州的南戲融合,到元末成為傳奇,明清時發展出昆劇和粵劇。雜劇五大名家和作品分別為: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王實甫《西廂記》還有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而關、白、馬、鄭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

    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西廂記》

    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

    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關漢卿《竇娥冤》

    王蒙《葛稚川移居圖》

    · 明清 ·

    公元1368年—公元1912年

    明清兩代,詩詞有人寫,但更為出名的是小說,四大名著皆出自此時期。

    四僧 禪意山水

    01 詩文

    明清一批搞傳統文學的,集中在古文復古上。廟堂派文章重雕飾粉琢的王世貞;唐宋派學歐陽修、曾鞏的歸有光,清中,桐城派的方苞、劉大櫆(kuí)、姚鼐(nài)也學唐宋八大家。

    寫高雅藝術的傳統文人也不少,明代三才子楊慎、解縉和徐渭,還有劉基、宋濂、唐寅、張岱等;明朝各種派別更是爭論不休,從前、后七子到“唐宋派”和“公安派”。清朝的多情才子納蘭性德。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唐寅《落霞孤鶩》

    02 小說

    明清小說創作的藝術成就最高,其中以明代為重,小說類型豐富,講史小說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施耐庵的《水滸傳》;神魔小說有吳承恩的《西游記》;世情小說有《金瓶梅》;白話短篇有馮夢龍的“三言”和凌夢初的“二拍”。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羅貫中《三國演義》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施耐庵《水滸傳》

    心生,種種魔生;

    心滅,種種魔滅。

    菩薩,妖魔,皆屬一念。

    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吳承恩《西游記》

    髡殘 《人物圖頁》

    清朝有兩本小說最為出名,蒲松齡的文言短篇集《聊齋志異》;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長篇里還有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清末的譴責小說發展也很好,有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海花》、劉鄂的《老殘游記》。

    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

    ——蒲松齡《聊齋志異》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曹雪芹《紅樓夢》

    周昉《簪花仕女圖》

    中國文學極簡史,到此結束,那些一帶而過的名字,在時間的長河里流淌千年,撥開塵封歷史的面紗,一言一句背后都是鮮活的故事,那是中國文學代代相傳的鎖扣。你若喜歡,可任意打開一環,捧卷而讀,掩卷而思,感受華夏千年的文字之美,文學之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另类 亚洲 图片 激情 欧美 |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久久精品国产再热青青青| 女厕精品合集KTV偷窥|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四五区|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成人国产片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 欧美 国产 制服 动漫 | 欧美黑人又大又粗XXXXX| 激情五月开心婷婷深爱|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视频| 又大又硬又爽18禁免费看|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成人啪精品视频网站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 狠狠婷婷色五月中文字幕|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午夜福利|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 亚洲免费成人av一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