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6月,粟裕指揮華野和中野共8個縱隊,在開封至徐州一帶展開兵力部署,決心殲滅國民黨整編第5軍,豫東戰役就此打響。 按照粟裕最初的作戰構想,3個縱隊先行渡過黃河隱蔽待機,再用兩個縱隊作誘餌,然后用3個縱隊,先將邱清泉的第5軍75師吃掉,然后再將剩下的部隊引到固定地點圍殲。 然而,狡猾的邱清泉并沒有上當,而是重新規劃了部署,反而對我軍形成了大軍壓境之勢。 粟裕是百戰名將,非常鎮靜,在地圖前不停地思索如何破敵,突然,他把目光集中在了開封。 粟裕發現,敵軍為了與我軍對峙,竟然忽略了開封這個戰略要地,只駐扎了不到3萬人的兵力,而我軍在開封附近的兵力竟然達到了6萬人之多,屬于華野的陳士榘和唐亮兵團。 于是,粟裕果斷決定,改變原有作戰部署,先拿下開封,吸引敵軍各部隊增援開封,然后在這里打一個殲滅戰。 戰機稍縱即逝,粟裕下定決心后,立即下達命令,令陳士榘和唐亮的部隊奔襲開封,并立即展開攻城。 粟裕的這個決定,讓敵軍猝不及防,結果,我軍官兵只用了4天時間,就拿下了開封,這也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第一次拿下省會城市,受到了中央軍委的嘉獎。 國民黨發現開封被我軍拿下后,也組織重兵向開封集結,企圖重新奪回開封。 而此時的粟裕,并沒有與前來增援的敵軍硬拼,而是再次尋找到了絕妙的戰機,盯住了國民黨區壽年兵團。 區壽年的任務是增援第5軍,因此,在第5軍向開封進發時,他并沒有急著向開封集結,所以,當粟裕指揮大軍向他撲來時,頓時慌了神,請求邱清泉解圍。 邱清泉無奈,只好調動部隊回援區壽年,卻不料,粟裕已經在他回援的路上布置了重兵。 結果,這一仗粟裕大獲全勝,共殲敵10萬人,不但全殲區壽年兵團,連邱清泉兵團也是損失慘重。 這一仗結束后,劉伯承感慨地說:“這場戰役,只有粟裕敢這么打,我是不敢打的!” 林彪也評價說:“粟裕打仗敢冒險,豫東戰役,依我看只有五成的把握,粟裕卻出其不意地打勝了?!?/strong> 這天,粟裕的老搭檔陳毅打來電話,問他這場仗是怎么想的,粟裕笑著說:“陳老總,這不是我想的,我是跟陳賡打洛陽學的?!?/p> 陳毅聽后,哈哈大笑。 粟裕說這一仗是跟陳賡打洛陽學的,那么,陳賡打洛陽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 就在4個月前,1948年2月,陳賡開始謀劃占領隴海線這個大計劃,如果真的能達成戰役目的,切斷隴海線,我軍豫、陜等新的解放區就可以與以前的老解放區連成一片了。 更重要的是,平漢路南段正在圍攻劉鄧大軍的國民黨軍,也可以被調動出來,從而掩護劉鄧大軍,緩解他們被圍的壓力。 但是,中央軍委在分析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后發現,敵軍有近23個旅,而陳賡可以調動的兵力只有不到7個旅,相差有些懸殊,沒有絕對的勝算,因此,在陳賡提出作戰構想后,中央軍委并沒有作出決定。 到了3月初,宜川戰役結束,胡宗南兩個師5個旅在西北被我軍吃掉,損失了近3萬人,蔣介石不得不調駐守在潼關、洛陽之間的裴會昌兵團去救援,結果,鄭潼段800里防線出現了漏洞。 于是,陳賡就把目光盯上了洛陽。 當時的洛陽,雖然有邱行湘的正規軍把守,但兵力不過兩萬人,陳賡當即決定,先打洛陽! 戰機稍縱即逝,陳賡來不及報告中央軍委,直接指揮4個縱隊于3月8日向洛陽發起了進攻,只用了6天時間,就拿下了洛陽,并活捉了邱行湘。 洛陽失守后,敵軍迅速派重兵回援,而陳賡并沒有與敵軍硬拼,而是主動撤出了洛陽。 這時,曾經被圍得水泄不通的劉鄧大軍,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敵軍再次占領洛陽后,陳賡致電劉鄧,希望部隊調動起來,吸引洛陽之敵再回援,劉鄧心領神會,立即展開行動,讓洛陽周邊的敵軍不得不回援,繼續圍攻劉鄧大軍。 此時,陳賡已經布置好了重兵,各縱隊將士奮勇殺敵,不但重新奪回了洛陽,還把敵軍回援的兵力也都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一場完勝! 這次戰役,充分體現了陳賡不拘一格、靈活用兵的特點,也讓粟裕大受啟發,在攻打開封時,借鑒了陳賡解放洛陽的戰術,同樣取得了一場大勝! 其實,早在1947年8月,陳毅陳老總就曾給毛主席寫信說:“我黨二十多年來創造的杰出軍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陳賡先后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劉、林并肩前進,這是我黨與人民的偉大收獲!” 可見,陳老總早就很看重粟裕和陳賡的杰出指揮才能,認為這兩人足以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并駕齊驅,堪稱我軍的“五虎將”。 (參考資料:《戰神粟裕》《傳奇大將陳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