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指的是人與社會的“失聯”。而孤獨則是一種感覺,是自認為“失聯”。社交孤立是客觀上的“失聯”,孤獨則是主觀上的“失聯”。 近期,美國心臟協會(AHA)發表科學聲明稱,這兩種與社會的“失聯”現象很常見,還可使心心血管病發作或死亡風險增加約30%。 聲明指出,社交孤立和感到孤獨不是一回事。人可以過一種相對孤立的生活,不會感到孤獨,相反,有很多社交的人,可能仍會感到孤獨。 在客觀方面,由于喪偶和退休等因素,“失聯”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美國≥65歲的人群中,近四分之一的人社交孤立,孤獨感的患病率甚至高達22%~47%。 年輕人也會有社交孤立和孤獨感。哈佛大學一項調查將當前18~22歲的年輕人描述為最孤獨的一代。 年輕人與社會失聯,最可能是社交媒體使用率較高,參與有意義的活動較少。 數據還表明,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社交孤立和孤獨感的人有所增加,特別是18~25歲年輕人、老年人、女性和低收入者。 聲明指出,無論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孤獨,均影響身心健康。與社會的“失聯”,與各種原因導致的過早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男性。 基于現有證據,社交孤立或有孤獨感者,心臟病事件和心臟病死亡風險增加29%,腦血管病事件和腦卒中死亡風險增加32%。 在一項為期六年的隨訪研究中,社交孤立的心臟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了2~3倍。每月有三次或更少社交的成年人腦卒中復發或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40%。 聲明指出,與社交“失聯”與不健康的行為有關,如體力活動水平少、水果和蔬菜攝入較少以及久坐時間較長。多項大型研究發現,孤獨者吸煙的比例明顯較高。 聲明指出,迫切需要制定、實施措施,以減少與社會“失聯”對心血管和大腦健康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高危人群。 借助社區力量,幫助那些“失聯”者,尤其是有心臟病或腦卒中病史的人,與他人建立聯系。 本刊述評文章也指出,社會關系不良者壽命短,而社會關系更強者生存可能性增加50%。一項分析包含 70 項研究的 340 萬人,發現孤獨、社會隔離和獨居都與早期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其危害相當于肥胖和每天吸煙 15 支。 來源: [1]Effects of Objective and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on Cardiovascular and Brain Health: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4 Aug 2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