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津液辨證,就是分析氣、血、津液的病理變化,從而辨證認其所反映的不同證候特點,為治療選藥的基礎。 氣的病變很多,一般可概括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四種。氣虛證臨床常見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自汗,活動時諸癥加劇,舌淡,脈虛無力。一般以全身機能活動低下為辨證要點。氣陷證臨床常見頭目昏花、少氣倦怠、腹部有墜脹感、脫肛或子宮脫垂等,舌淡苔白、脈弱。一般以內臟下垂為主要辨證要點。氣滯證臨床常見悶脹、疼痛,婦女乳房脹痛。一般以脹悶、疼痛為辨證要點。 肺氣上逆常見咳嗽喘息;胃氣上逆,常見呃逆、噯氣、惡心嘔吐;肝氣升發太過,則見頭痛、眩暈、昏厥、嘔血等。一般以見到氣機逆而向上的癥狀為辨證要點。 (二)血病主要證候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 血的病證頗多,概括起來主要有血虛、血瘀、血熱、血寒四個方面。 血虛證臨床常見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婦女經行量少、愆期,甚或經閉,舌質淡、脈細無力。一般以面色、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虛弱為辨證要點。 血瘀證臨床常見局部腫脹疼痛、痛如針刺、拒按、痛處固定不移、且常在夜間加重,多伴有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有瘀斑、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癥狀。一般以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腫塊、唇舌爪甲紫暗、脈澀等為辨證要點。 血熱證臨床常見心煩、或躁擾發狂、口干不喜飲、身熱以夜問為甚,舌紅絳、脈細數,或見各種出血證、月經前期、量多等。一般以出血和全身熱象為辨證要點。 血寒證臨床常見疼痛喜暖、得暖痛減、形寒肢冷,舌淡而暗、脈沉遲澀。婦女常見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經愆期、色暗淡有血塊等癥。一般以手足、腹部等局部冷痛,膚色紫暗為辨證要點。 氣為陽,血為陰,氣與血有陰陽相隨、互為依存的關系,氣血變化常互相影響,常見的氣血同病病證有:氣滯血瘀、氣血兩虛、氣不攝血、氣隨血脫證等。氣滯血瘀證臨床常見胸脅脹滿走竄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見痞塊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等。婦女還可見月經閉止,或痛經、經色紫暗有塊,乳房脹痛等癥狀。一般以病程較長和肝經循行部位的疼痛痞塊為辨證要點。 氣血兩虛證臨床常見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脈細弱等。多以氣虛與血虛的癥狀同見為辨證要點。 氣不攝血證臨床常見出血的同時,見有氣短,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脈軟弱細微、舌淡等氣虛的癥狀。多以出血和氣虛癥狀同見為辨證要點,脾有統攝血液在脈中運行和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所以氣不攝血證,也常可見到脾虛的癥狀表現。 氣隨血脫證臨床常見大量出血的同時,見面色?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暈厥,脈微細或弱等癥。多以大量出血時,隨即出現氣脫的癥狀為辨證要點。 津液不足證臨床常見口渴咽干,唇燥舌干少津或無津,皮膚干燥,甚或干癟,或見下肢萎弱,或小便短少,大便干結,脈多細數。 水腫的臨床表現,常見下肢浮腫,甚或一身面目悉腫,或單純腹大如鼓,脈象沉弦,舌淡苔白滑或舌質胖大的癥狀。水腫有陽水和陰水的區別,一般陽水以發病急,來勢猛,先見眼瞼頭面,上半身腫甚者為辨證要點。陰水以發病較緩,足部先腫,腰以下腫甚,按之凹陷不起為辨證要點。 1、 某男,77歲。頭昏神疲,語聲低微、自汗,肢體無力;舌淡苔薄白,脈虛無力。辨析其病機是2、患兒,8歲。倦怠乏力,食少納呆,氣短懶言,面色蒼白,皮下出血色淡;舌淡,脈軟弱細微。中醫辨證是3、某女,51歲。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蒼白,舌淡而嫩,脈細弱,中醫辨證是本題考查氣虛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氣虛證的臨床表現,常見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動時諸癥加劇,舌淡,脈虛無力(B對)。陰陽兩虛表現為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喑音啞,潮熱盜汗,骨蒸瘍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A錯)。津液虧虛常見口渴咽干,唇燥舌干少津或無津,皮膚干燥,甚或干癟,或見下肢痿弱,或小便短少,大便干結,脈多細數。多以皮膚、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為辨證要點(C錯)。血虛常見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婦女經行量少、愆期甚或經閉,舌質淡,脈細無力。一般以面色、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虛弱為辨證要點(D錯)。氣血兩虛常見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脈細弱等。多以氣虛與血虛的癥狀同見為辨證要點(E錯)。 本題考查氣血同病常見證候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氣不攝血證(E對)的臨床表現,常見出血的同時,見有氣短,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脈軟弱細微、舌淡等氣虛的癥狀。 本題考查氣血同病常見證候的臨床表現。氣血兩虛證(E對)臨床表現: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脈細弱等。 氣血津液辨證,其實在之前都有涉及,這里又進行了歸納。簡單來說,氣病中氣虛以少言疲倦為主,氣陷以器官墜脹脫垂為主,氣滯以悶脹疼痛為主,氣逆以肺氣咳嗽、胃氣惡心嘔吐、肝氣頭痛為主。血病重,血虛以面白舌淡、血瘀以局部腫脹疼痛拒按、血熱以出血、血寒以局部冷痛為表現。氣血病中氣滯血瘀證以胸脅脹滿走竄疼痛、痞塊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等為臨床表現;氣血兩虛證以少氣乏力、面色蒼白為證;氣不攝血證常見出血和氣短倦怠乏力,面色蒼白;氣隨血脫證臨床常見大量出血的同時,見面色?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津液不足則主要表現為口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