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是中國卓越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lǐng)粟裕的誕辰115周年紀念日。 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 懷化一個侗族家庭,192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7月隨第二十四師教導隊離開武昌,8月參加南昌起義。 1928年粟裕參加湘南起義后,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歷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團長、師長、軍團參謀長,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副指揮,新四軍一師師長兼政委,蘇中軍區(qū)司令員兼政委,華中野戰(zhàn)軍司令員,華東野戰(zhàn)軍代司令員、代政委,第三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南京市市長,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央軍委常委,軍事科學院第一政委,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第八至十一屆中央委員,中顧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其實在授銜時,毛主席有意授予粟裕元帥銜的,但被他推辭了。粟裕將軍對其軍銜問題看得很淡泊,并稱:"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么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從這也體現(xiàn)了粟裕將軍居功謙讓的崇高品質(zhì)。 粟裕將軍以善于指揮大兵團作戰(zhàn)聞名于外,被陳毅譽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他是我國卓越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家。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軍委評為“中國共產(chǎn)黨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讓我們致敬"第一大將"粟裕,弘揚先賢革命精神。 參考文獻: 《軍事家粟裕》關(guān)冷 金立昕 《"難得粟裕,竟三次辭讓!"》歐陽海峰 《歷史上的今天:粟裕逝世 》新華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