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的人應該都知道附子理中丸可以溫脾散寒,調理脾胃,其實它還可用于這六種疾病你知道嗎?趕快點贊收藏吧! 附子理中丸,方中附子,干姜能補足脾胃的陽氣,把脾胃的寒濕驅除出去,白術,人參,健脾益氣,對于脾胃虛寒的癥狀,可以起到溫脾散寒,健脾益氣的作用。那么附子理中丸適用哪六種癥狀呢?第一種 過敏性鼻炎很多人一遇冷就打噴嚏,這類人特別容易感冒,愛流鼻涕。這在中醫認為都是由于體內正氣不足所致,《黃帝內經》里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身體的正氣被一些陰寒之邪傷了,就會造成脾胃寒虛,就可能導致過敏性鼻炎,附子理中丸中的人參就可健脾益氣,陽氣充足鼻竅自然也就通開了。 第二種 腹瀉中醫上講脾主運化,脾的運化功能需要脾陽的推動,脾陽不足,就會沒有力氣推動,導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這時大量的水液不能被身體利用,造成腹瀉,便溏,這時候白術就可以健脾化濕,幫助運化。 第三種 濕氣重人體內的水濕都是由于脾的運化功能失調所致,脾主運化,如果脾虛那就不能把身體各個部位需要的水液推動過去,就會導致水停滯在脾胃,從而形成水濕,而白術可以健脾益氣化濕,附子和干姜則可以鼓舞脾陽的推動,讓脾的運化功能恢復。 第四種 流口水這類人平時就是特別的愛流口水,睡個覺都能把枕頭給流濕,而且口水還散發臭臭的味道,那這可就是脾虛導致的。中醫認為,五臟化液,分別對應不同的體液,其中,涎為脾之液,涕為肺之液,而淚為肝之液,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脾胃不好了,那么就不能很好的把身體所需的水液送到需要的地方,而是沿著我們的嘴巴流了出來,而脾五行屬土,土能治水,所以這時也可以用附子理中丸來健脾益氣,固攝水液。 第五種 四肢冰涼中醫講“脾主四肢”,脾陽虛不能溫煦我們的四肢肌肉,從而就會出現四肢溫度變低,甚至有的人還會出現全身怕冷的表現,方中附子,干姜就能就能溫暖脾胃,像小太陽一樣溫煦四肢。 第六種 痛經很多女性在月經前后期都會出現小腹冷痛的現象,并且還伴有腰酸腰痛,這種情況則是由于受到了寒邪之氣的侵襲,此時附子,干姜就能把體內的凝滯的寒氣驅除體外,還能“溫暖”腹部,“通則不痛”沒有寒氣的淤堵那么自然也不會痛經了。 以上就是附子理中丸的6種妙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都是建立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只有脾胃兩虛導致的癥狀,才適用,如果拿不準的話,可以尋求正規醫生的幫助,一定不要隨意用藥。你學會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