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素問”玉機真藏論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后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后,飲食不入,此謂五虛。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后利,則實者活?!?/p> [語譯] “素問”玉機真藏論上說,脈象洪大有力,皮膚發熱,腹內脹滿,大、小便閉結,胸中煩悶不安,這叫做五實癥;脈象細弱無力,皮膚不暖,呼吸氣怯,大、小便不禁,不進飲食,這叫做五虛癥。五虛癥只要能夠吃些漿粥,泄瀉停止,便可挽回;五實癥得到汗出、大便通,也能得救。 [體會] 這是舉出實癥和虛癥的兩個病例,前者是指的急性熱病,后者是虛寒性的胃腸病。故前者得到汗出、大便通利,病邪有排除的機會,就能轉危為安,后者得到進食、泄瀉停止,營養能夠吸收,也就不致正氣虛脫。毫無疑問,這是前人的實踐經驗,直到現在,還是對實癥以汗、下為主,虛癥以扶元和中為要著。特別在“內經”本人氣象論指出:“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不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日逆,逆者死?!惫屎髞韺υS多虛弱癥不完全用對癥療法,而以調養脾胃為主,使全身癥狀從而得到改善。像肺癆用培士生金法是一個明顯例子,并且可以證明這種治法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