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戰斗機 有這樣一款武器,在戰爭中曾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他當時是日本海軍大將,聯合艦隊司令,也因為這件事,加速了二戰中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失敗,這款武器可與日本零式戰斗機抗衡,它被譽為日本空軍的“屠夫”,零式戰斗機的“終結者”,這就是P38戰斗機號稱雙身惡魔,是一款用途十分廣泛的雙引擎戰斗機,可以執行多種作戰任務,在太平洋戰爭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圖為戰斗機 1937年,美國陸軍航空兵團提出了一種截擊機的需求,要求這種截擊機能以每小時360英里的速度飛行,能迅速爬升到高空,當前的美國國防部寵兒“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當時還只是一家規模很小的公司,這家公司的設計師約翰遜通過計算得出結論,只有雙引擎戰斗機才能滿足要求,最終約翰遜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是一種雙引擎雙尾巴的戰斗機。 圖為戰斗機 P38戰斗機的座艙被安放在中央位置,兩邊各有一個V1710液冷發動機,三者通過橫貫其中的機翼連接在一起,發動機后部裝有渦輪增壓器,使飛機能夠快速爬升,武器全部集中于機頭位置,裝備有4挺12.7毫米口徑的M2勃朗寧機槍,1門20毫米口徑的伊斯帕諾自動加農炮,開火射擊不用擔心會射擊到螺旋槳,武器有效射擊距離超過1000米。 P38戰斗機長11.6米,翼展接近16米,最大航程超過3000公里,最大時速超過675公里,衍生出10多個型號,戰斗機駕駛艙非常狹窄,僅能乘坐一人,但是并不影響這款飛機強大的作戰能力,P38戰斗機在太平洋戰場上被應用得最廣泛也最為成功,它具有完美的性能和很長的航程,是擊落日本軍機最多的美國戰斗機,二戰日本航空兵都很忌憚。 圖為戰斗機 最為耀眼的戰績是1943年4月,美軍P38擊落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機,當時美國情報部門破譯了一則密電,發現山本將會到布干維爾島前線視察,于是派出16架P38去擊落山本座機,整個計劃是:先在海平面以上3米至15米的高度飛行700千米,避免被發現,發現目標后由4架飛機攻擊山本座機,其他12架掩護,最終作戰計劃完美執行。 在歐洲戰場,P38戰斗機是二戰德國裝甲部隊的噩夢,逼得德軍不得不將坦克開往茂密的叢林或者灌木叢隱藏,以至于在二戰中后期,德國人的坦克和裝甲車,白天不敢光明正大地進行野戰,P38依靠強悍的火力和較長的滯空時間,可以長時間盤旋在空中,發現目標后就可以展開狂轟濫炸,無論是讓日本航空兵,還是德國裝甲部隊,都付出了慘痛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