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盜墓”類IP近年來一直炒得火熱,這類IP的爆火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存在獵奇心理,它們也正是通過抓住觀眾們的獵奇心理,來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 所以說,這類獵奇的東西看看就好,千萬不要當真,當真你就輸了。 可是在現實中,還真就有人當真了,這是一件發生在現實當中的真人真事,盜墓賊因一部名為《東陵大盜》的影片對盜墓著魔,遂自學成才,走上了挖墳掘墓的不歸路。 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竟從一座“無名古墓”當中,光天化日般盜取出了一口27噸重的石棺槨,并將其偷運至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史上體量最大的文物走私案2010年,唐貞順皇后敬陵石槨被相關人員從美國追回,這口石棺槨的追回,也重新揭開了一段塵封在檔案袋中,發人深省的文物犯罪事件。 唐貞順皇后敬陵石槨 時間回到2006年1月5日,一份關于陜西地區文物犯罪的機密文件,被批轉到了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一起直接驚動到中央的,史上體量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罪案件,也由此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在經過大量調查研究之后,專案組將目標鎖定在了長安區大兆鄉郭莊村附近的,一個普通唐代墓葬,他們認為接下來盜墓賊一定會在此處下手。 果不其然,2006年2月13日凌晨,盜墓團伙果然開始對該墓葬下手,就在他們摩拳擦掌實施起盜墓行動的時候,專案組火速出擊,當場將在場參與盜墓行動的6名盜墓賊一舉抓獲。 在隨后的審訊過程中,他們對自己的盜墓行為供認不諱,并且還供出了此次盜墓行動的幕后主使人,楊彬。 楊彬 楊彬,何許人也? 他正是大川在一開始提到的那名,自學成才的“文物專家”。 他是1965年生人,父母是陜棉十廠的普通工人,一輩子本本分分。 1986年,21歲的楊彬從技校畢業后,被分配到了西安電影制片廠擔任攝影師。也正是在當年,西安電影制片廠推出了一個盜墓主題系列電影——《東陵大盜》。 現在你回過頭去再看《東陵大盜》,可能會覺得這部片子拍得一般,劇情一般,畫質特效更是感人,不過你要知道,那可是上個世紀80年代。 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轟動全國的存在。 當時在制片廠擔任攝影師的楊彬,在第一部《東陵大盜》的拍攝任務結束后,便開始對盜墓著魔,他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在家里研究各種考古資料,以及盜墓相關的知識技巧。 制片廠整個盜墓系列電影一直拍到1988年,隨著大環境的發展,制片廠逐漸開始走向低谷,沒過幾年,楊彬就跟大部分其他制片廠員工一樣失業了。 然而就是在這幾年的時間里,楊彬卻已經自學成才,成為了文物鑒定方面專家,包括學術性很強的大型學術年刊《唐研究》,他都持續保持著關注。 失業后的楊彬終于有了大把時間去做自己謀劃已久的事情,也就是盜墓。此后經他策劃的盜墓事件發生了數起,他的小規模盜墓團隊也慢慢發展了起來。 時間輾轉來到2004年,楊彬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得知,西安市長安區大兆街道龐留村有一座“無名古墓”,在他的精準計算下,陵墓的具體位置被標注了出來,并用炸藥炸開了這座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當他進入陵墓后才發現,這里已經被其他盜墓賊捷足先登,所有值錢的陪葬品都已經被搬走,只剩下一口27噸重的石棺槨停放在那里。 有一句俗話,賊不走空,并且他憑借著自己對文物多年以來的研究,認準了這口石棺槨具有巨大的價值,并且不止石棺槨,墓里的壁畫也能跟《唐研究》中,所提到的唐朝貴胄墓葬里的壁畫如出一轍,因此里面壁畫的價值,同樣也是無法簡單估量的。 楊彬拍攝的古墓內部構造、壁畫 于是,楊彬心一橫,決定干一票大的。 可要將27噸重的石棺槨和大量壁畫,從十余米深的墓穴中運出,是一個何其大的工程。更別說盜墓只能是悄悄進行的,如若期間鬧出什么風吹草動,很容易就會被公安盯上。 那么,楊彬后來又是如何將這些文物運出的呢? 楊彬拍攝的古墓甬道 為了將27噸重的石棺槨從搬出數十米深的墓穴中盜出,盜墓賊楊彬組織了手下十余號人,采取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式”盜墓行動。 為掩人耳目,從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他們總共分六次作案,每次耗時一個通宵,將27噸重的石棺槨分解打包成了31份,并采用了一種特制吊車將其從墓穴中運出,發貨轉運到廣州進行交易。 最終經過層層轉運倒賣,這口石棺槨,以及一些從墓穴墻壁上切割下來的壁畫,被輾轉倒賣至了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楊彬盜墓團伙也因此非法獲利100萬美元…… 案件是如何告破的?說起來,楊彬組織的這次盜墓行動,絕對是天衣無縫的,石棺槨、壁畫被倒賣至海外后,警方就不可能再從中找到任何線索追究楊彬的責任。 但是,令楊彬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一個“專業習慣”最終害了他。 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是這樣的,在盜墓過程中,他有拍攝墓室文物照片的習慣,并且拍攝手法跟考古專家的手法如出一轍,拍攝好的照片都被保存在了一個移動硬盤當中,而為了以防萬一,這個移動硬盤后來又被寄存到了一個同伙家中。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出于警戒心的操作,最終讓楊彬對“無名古墓”的盜墓行動徹底敗露。 在2006年,警方在偵破陜西呂氏家族盜墓案時,從一名盜墓賊家中翻出了一個移動硬盤,硬盤里赫然記錄了大量文物線索,其中就包括此前楊彬盜竊的石棺槨和壁畫。 正是基于這個移動硬盤的發現,楊彬等人的犯罪事實才被警方獲悉,由此警方才設立專案組正式開始了對楊彬盜墓團伙的抓捕工作。 寫在最后根據后來專家的研究發現,楊彬等人盜竊的“無名古墓”實則大有來頭。 專家組織考古隊員,進入墓穴進行拍照取證,保護性發掘等工作。從古墓中殘存的蛛絲馬跡中發現了一系列線索,其中考古隊員發掘出的哀冊殘片,上面殘存的文字跟《全唐書》中記載的“貞順皇后哀冊文”恰好一一對應。 而且哀冊殘片當中赫然出現了“貞順”二字的字樣,再加上古墓當中壁畫所記述的內容,專家推斷,這座“無名古墓”竟然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武惠妃墓,也就是我們俗說的敬陵。 史書上關于敬陵的文字記載很少,據新舊《唐書》記載,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當中只有兩個摯愛的女人,一個是武則天堂侄的女兒——武惠妃,另一個則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楊貴妃。 武惠妃工于心計,但不幸早亡,于唐開元25年(737)薨,此后被贈予貞順皇后,葬于敬陵。 這就是敬陵的由來,而在野史中也有一些關于敬陵的記載,雖然沒有提到敬陵墓的確切位置,但是卻屢屢提到敬陵被盜墓賊盜竊的事跡。 這也是為什么楊彬盜墓團伙第一次下到墓里,就發現墓中除了石棺槨和壁畫外,再別無他物的原因,因為所有值錢的陪葬物,可能都已經被歷史上的盜墓賊盜竊一空。 不過饒是如此,敬陵僅剩的石棺槨和壁畫,仍然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說這是國寶級的文物也毫不過分,這樣的價值是絕對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 因此,后來專家在對這些文物進行了數月的修復工作之后,便將其安置在了陜西歷史博物館中。 棺槨在古代是死者身份與地位的象征,目前已發掘的數千座古墓中,出土有石棺槨的墓僅有22座。由此足以見得石棺槨的珍貴程度。 而敬陵當中的這口石棺槨的造型更是非常大氣,為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仿宮殿造型,整體結構由5塊槨頂、10塊廊柱、10塊槨板、6塊基座共31塊石頭組成,高約2.45米、寬約2.56米,長約3.99米,是一件罕見的國寶珍品。 最終,因盜竊破壞古墓文物等罪名,楊彬被警方抓捕歸案后,于2007年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其他參與盜墓行動的犯罪人員,也同樣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被捕后的楊彬 說起來實在可惜,楊彬的才華是公認的,倘若他能將自己對文物的熱愛和研究,用在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上,一定能在業內取得不小的建樹。 但只可惜,他的才華用錯了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