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咋回事,耳朵里面一直癢!總感覺有東西。” “掏掏看,是不是被耳屎堵住了?” “掏過了,什么也沒有。” 上班族小錢最近總是感覺耳朵癢,用小指掏啥也沒有,又換成棉簽掏,還是不能緩解,這抓不到撓不到的瘙癢快把他逼瘋了,連上班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到了周末,小錢第一時間趕到耳鼻喉科,讓醫生幫他看看咋回事。 “你這耳朵得了腳氣病!”醫生檢查后說道。啥?小錢很疑惑,自己沒有腳氣,也沒有摳過腳再摳耳朵的行為,怎么會真菌感染呢?醫生詢問小錢有沒有在足療或澡堂采耳? 一句話讓小錢恍然大悟,他想到自己兩個月前和同事去足療,同事推薦了采耳,說非常舒服,于是自己就嘗試了一下,的確很舒服,麻酥酥的,之后又試過三四次,好像就是從那時起耳朵開始癢了。 技師使用的工具屬于公共用品,若使用完后沒有進行消毒,或按摩完腳又接著采耳,真菌就可能通過技師的手傳染到耳朵里,最終產生真菌性外耳道炎。 隨后醫生為小錢清洗了耳朵,開具了外用藥膏和口服藥,治療了兩周后,小錢的耳朵終于不癢了。 ![]() 耳朵癢死了,先別顧著掏,及時排查3種疾病——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在耳道內大量繁殖,就像食物長了霉斑一樣,所以耳朵還有強烈的瘙癢感,尤其是安靜狀態下和睡覺的時候,感覺很明顯。若頻繁掏耳朵不小心刮破了,還會引起炎癥和疼痛。 ——中耳炎 耳內不僅癢,掏出來的分泌物還有臭味,質感黏稠,因為瘙癢難耐,總是忍不住掏,所以會加重炎癥,甚至出現耳鳴的情況。中耳炎要及時治療,時間長了可能會引起鼓膜穿孔、流膿,影響聽力。 ![]() ——外耳道濕疹 肉眼可以看到外耳道有很多小紅點或小水泡,不能抓撓,容易破潰流水,隨后結痂,若是不小心把痂皮摳破,有可能出血、疼痛。濕疹和過敏、飲食、情緒、感染等因素都有關系,洗澡、洗頭時要防潮,飲食宜清淡。 當你發現耳屎清理不干凈,總是有,要及時檢查外耳道,是不是出現以上三種疾病,需盡快治療。 當耳朵出現瘙癢的情況時,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有耳屎了”,于是拿出各種工具輪番上陣,結果掏完了發現還是癢。而另一些人則會把耳屎攢著,留著去采耳店掏。 ![]() 采耳店掏耳朵和醫生掏耳朵,有什么區別?采耳店 瀏覽網上的采耳視頻,實在讓人大開眼界,這可能不是在掏耳朵,而是在修煉吧!又是灌水、又是泡茶,還有各種各樣的鴨毛棒、雞毛棒,甚至會幫你按摩耳朵周圍的空氣,看起來很有意境,但是這些行為卻很“傷耳”。 比如說灌水,會讓外耳道變得潮濕,容易被細菌和真菌入侵,誘發炎癥和濕疹,還會影響鼓膜壓力,出現耳脹感。若采耳時力道過大,甚至會捅傷鼓膜。 ![]() 醫生采耳 在醫院,掏耳朵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耵聹取出術”。醫生會先用內窺鏡檢查外耳道,看看有多少耳屎,除了耳屎是否有其他疾病問題需要解決。單純地清理耳屎一般2-20分鐘,價格不等。 醫院掏耳朵的優點是干凈、衛生,不用擔心真菌感染,而且醫生很專業,兒童和老人,或常年沒有掏過耳朵的人,都可以到耳鼻喉科掏耳屎。缺點是費用有點高,掛號費加耵聹取出術可能要大幾十塊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另外,有的人每次自己掏耳屎,會把一些耳屎捅到里面,久而久之可能會堵塞結塊,醫生會幫你把這些“老頑固”清理出來。 ![]() 挖出來的耳屎很大有什么危害?會影響聽力嗎?有時候我們會掏出一塊很大的耳屎,內心充滿成就感,不過也會產生擔心,這么大的耳屎堵在耳朵里,會不會影響聽力。 大塊的耳屎在耳道內不會有危害,也不會影響聽力,相反,它還有好處。耳屎是有點油性的分泌物,當灰塵和飛蟲進入外耳道的時候,就會被耳屎擋住,而且它還一定鎖水保濕的作用,不會讓耳道內的皮膚和鼓膜太干。 可是,如果你對耳屎有偏見,總是忍不住掏一掏,反而會把耳屎推遠,到時候堆積在深處,那才會影響聽力。成都三六三醫院耳鼻喉頭頸主治醫師王科表示,四到六成的外耳道炎患者是頻繁掏耳朵引起的,他不建議大家過于頻繁掏耳朵。 ![]() 另外,一些網友說自己一掏耳朵就咳咳咳,這是咋回事? 其實是受到了迷走神經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神經有一部分在舌咽處,有一部分在外耳道軟骨處,當外耳道受到刺激的時候,舌咽處的神經也會感受到。不想咳咳咳,可以事先喝點溫水,然后放輕動作,減少對神經的刺激就可以。 總的來說,在路邊采耳或到采耳店掏耳朵都有一些隱患,有感染疾病的風險,不建議大家常去,自己在家掏耳朵也要注意頻率,若感覺耳內奇癢無比,還有惡臭的分泌物,要及時排查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