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 前言在蔣介石的心里,公平和公正遠遠沒有利益更加重要。在公平和公正與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蔣介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利益。 1941年10月16日,在長沙會戰失利后,蔣介石乘坐飛機神情嚴峻地飛到南岳,主持召開了南岳軍事檢討會議,來檢討這次長沙會戰的得失。 蔣介石:廖齡奇臨陣脫逃,應即刻槍決在會議召開的第一天,蔣介石便怒氣沖沖地來到會議室,瞪著下面坐著的眾位將領,大罵參加這次會戰的第10軍指揮無能,戰斗不力。 蔣介石的罵聲,落在臺下的第10軍軍長李玉堂的耳朵里,震得李玉堂腦袋直欲炸裂。在蔣介石的講話中,李玉堂將頭深深地埋下去,只露出脖子的背部一顫一顫地動著。這樣的會議開局,讓會議的氣氛顯得非常緊張,沒有人敢主動發出聲音。 ![]() 蔣介石 當天晚上,李玉堂等人一起上下活動,將第10軍的戰績報給蔣介石后,才讓第10軍勉強過了關。 此時,薛岳在房間里正急得焦頭爛額,忽然聽到了敲門聲。薛岳走到門口,打開房門,將敲門的參謀讓了進來。 在薛岳的房間里,參謀向薛岳匯報了一件事。聽完后,薛岳十分震怒,但隨即,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隨后,薛岳立即給祁陽縣政府發了一封電令,要求他們將58師師長廖齡奇逮捕,立即押送到南岳來。 此時,廖齡奇剛剛新婚,在老家探親,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被逮捕,直接押走,留下新婚的妻子和親人們面面相覷。 被押到達南岳后,廖齡奇坐在了南岳軍事檢討會議的發言席上,向四周看了看。這一看,薛岳、王耀武等人都在那里閉著眼睛假寐,與平日的做派截然不同。不好的預感,立即充滿了廖齡奇的心里。 ![]() 薛岳 果然,在會議開始后,薛岳和王耀武等人聯手,一起對廖齡奇開始了嚴厲的指責,指責廖齡奇軍功自傲,不聽指揮。 聽了薛岳等人指責的話,廖齡奇感覺非常委屈,不僅沒有認真檢討自己的過錯,更是認為這是薛岳和王耀武等人為了推卸他們棄城逃跑的責任,故意掩蓋長沙陷落的事實。 在這樣的思緒下,廖齡奇懶得再待在會場上,站起來便跑到蔣介石那里,向昔日的校長陳述實情。 知道是廖齡奇在敲門,對長沙陷落心里窩火的蔣介石抬起頭,沖著大門的方向喊了一聲:“滾蛋!” 接著,蔣介石又看起了文件,不再理會廖齡奇。見蔣介石不理自己,廖齡奇犯了倔脾氣,不僅沒有走,更是一再喊“報告”,希望蔣介石能接見他。 蔣介石十分生氣,對廖齡奇的喊聲充耳不聞,站起來準備去開會。聽不見里面的回應,廖齡奇又大聲說:“報告校長,我想請你派我到陸大學習。” ![]() 蔣介石 聽了廖齡奇的話,蔣介石非常惱怒,認為他不僅不思悔改,還要逃離前線,大喊:“憲兵,將他押起來!” 至于蔣介石為何如此惱怒,在陳冠任先生著的《國殤 第2部: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中寫道:
廖齡奇的出現,正是撞上了蔣介石的憤怒時刻,也算是一個倒霉蛋。 聽說廖齡奇被逮捕后,會場上的一些非蔣介石嫡系之人便開始趁機打擊蔣介石,相互掣肘。一時間,黃埔出身的廖齡奇成為了眾矢之的。在會場上,有人虛構事實,為自己開脫罪責;有人大聲疾呼,一定要殺兩個逃兵,懲一儆百……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薛岳提出建議,希望將屢次當逃兵的第26軍軍長蕭之楚槍斃。 ![]() 薛岳 然而,蕭之楚雖然在之前的戰斗中多次逃跑,但這一次卻是沒有扔下大部隊私自逃走。另外,考慮到蕭之楚是西北軍出身,有一定的代表性,蔣介石處理起來,感到非常棘手。 在抗戰開始后,蔣介石雖然處決了幾十個作戰不力的將領,但是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偏袒廖齡奇,后果將不堪設想。蔣介石心里十分清楚,作為黃埔高材生的廖齡奇雖然在過去立下過不少功勞,但這一次他公然違抗戰區司令部的命令卻是鐵證如山。 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反復權衡了利弊,在會議的最后一天,以《現代戰爭之特性與今后整軍抗戰之要旨》為題,作了講話。 講完后,蔣介石親自對在作戰中犧牲的烈士給予了嘉獎,并肯定了74軍51師和57師在作戰中的戰績,親手給李天霞和余程萬兩位師長頒發了寶鼎勛章和獎金。在會議的最后,蔣介石突然轉了話題,當眾宣布:
![]() 廖齡奇舊照 就這樣,廖齡奇成為了在抗戰中,被蔣介石槍決的為數不多的幾個黃埔生之一。 王耀武:全師官兵對他十分信仰1905年1月28日,廖齡奇出生在湖南省祁陽縣;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在第四期進行學習。這一年,廖齡奇20歲。次年,廖齡奇跟隨蔣介石參加了北伐。從黃埔軍校畢業后,廖齡奇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排長,后升任為連長。 1932年,在參加了“一·二八”上海保衛戰后,廖齡奇因戰功卓著,被擢升為團長。 1937年,日軍在上海發動了“八一三”事變。不久后,88師奉命進駐南翔一帶,廖齡奇隨軍前往,參加了抵抗日寇的作戰。 ![]() 第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 在這次戰爭中,廖齡奇所在的264旅旅長黃梅興陣亡,廖齡奇被火線提拔為旅長,指揮著全旅與日軍激戰。后來,終因日軍火力太猛,廖齡奇率殘部從上海撤出。 不久后,廖齡奇奉命率部進入南京,在雨花臺、中華門一帶駐守。后來,日軍進攻南京,廖齡奇旅傷亡慘重,手下兩名團長在戰斗中陣亡。 12月12日,南京衛戍長官部下令全面撤退。此時的88師已被打殘,其中下屬的兩個旅長朱赤和高致嵩全部犧牲。廖齡奇也率領殘部撤過江北。 隨后,蔣介石對廖齡奇的旅進行了補充。后來,廖齡奇跟隨88師的新任師長龍慕韓,參加了蘭封會戰。 蘭封會戰中,廖齡奇遇到了305團上校團長、老同學張靈甫。蘭封會戰后,蔣介石以抗命棄守蘭封的罪名將龍慕韓處決。此時,廖齡奇希望升任副師長,終因種種原因沒能達成所愿。 ![]() 俞濟時 后來,廖齡奇離開88師,轉投到第74軍軍長俞濟時的麾下,擔任了58師172旅旅長。 1939年3月,南昌會戰后,王耀武升任了第74軍軍長。廖齡奇擔任了第74軍第58師副師長。不久后,王耀武推薦廖齡奇擔任了58師師長。在推薦廖齡奇的電報中,王耀武說:
1939年9月,在第一次湘北會戰中,日軍集結了兩個師團的兵力,分路向湘北地區,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在戰斗中,日軍為了配合地面攻勢,日軍出動了飛機大炮,對高安地區進犯。 此時,第58師在廖齡奇的率領下,在陣地防守。作戰中,廖齡奇指揮部隊對日寇的進犯,給予了迎頭痛擊。最后,廖齡奇以傷亡數百人的代價,堅決拖住了敵人的進攻,取得了湘北會戰的大捷。 ![]() 蔣介石 得知湘北大捷,蔣介石非常高興,對廖齡奇給予了嘉獎,予以勉勵。 1940年,在51師擔任153旅旅長的張靈甫,被王耀武提拔為74軍第58師副師長,成為了廖齡奇的副手。 1940年11月,廖齡奇的第一任妻子張鳳清在江西吉安生產。在生產時,張鳳清由于難產,在吉安泰和醫院去世。張鳳清的去世,給了廖齡奇很大的打擊。 后來,第九戰區參謀長吳逸志好心為廖齡奇牽線,希望把薛岳的妻妹介紹給他,并在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面前,拍著胸脯表示這件事情一定能成。 吳逸志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在當時注重派系的國民黨軍隊內,能夠和戰區最高司令長官結成親戚是一件好事,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然而,讓吳逸志郁悶的是,這樣的好事卻被廖齡奇公然拒絕。拒絕就拒絕吧,倒是不要說什么刺激的話呀,但廖齡奇卻不以為然,居然說:“本人歷來不搞裙帶關系!” ![]() 薛岳和吳逸志在一起 廖齡奇的話不僅讓吳逸志非常臉熱,也很快傳到薛岳的耳中,引起了薛岳的極大不滿,得罪得異常徹底。 說起來,這個廖齡奇也真是的,簡直狂得沒邊,除了蔣校長,他幾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以前就有上司在給蔣介石的電報中說他:“一味專橫,近復詆毀長官,破壞紀綱。”對于廖齡奇的專橫,有人評價他說:
對于提拔他的上司74軍軍長王耀武,廖齡奇覺得他在上黃埔軍校三期之前只讀過幾年私塾,便非常看不起,覺得王耀武只是運氣好,本事并不怎么出眾。 在這樣的態度下,就連公認的善于處事的王耀武,都覺得廖齡奇很不好相處,好在王耀武并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為難他。 ![]() 74軍軍長王耀武 薛岳:74軍轉移到瀏陽河以北1941年初,蔣介石得到美國的大量援助,購買了許多美式裝備,對王耀武的第74軍進行了換裝、整訓,使得74軍裝備精良,戰斗力得到很大提升,成為了國民黨部隊中的絕對王牌主力。 9月17日,日軍在司令官阿南惟幾的指揮下,第11軍第3、第4、第6、第40師團等部隊,在新墻河北岸展開,大有壓向長沙之勢。 9月18日凌晨,在飛機和炮火的掩護下,日軍主力在新墻、潼溪街、四六方、港口附近強渡了新墻河,突破了南岸的國民黨守軍陣地。當天,蔣介石發表了《告全國人民同胞書》,第二次長沙會戰開始。 在這次會戰中,薛岳采取的迎敵策略是:誘敵深入、反擊殲敵。隨后,薛岳命令在江西的王耀武,將74軍火速開到瀏陽前線,參加會戰。 此時,第74軍58師師長廖齡奇,在戰前便請了假,回到吉安結婚,隨后帶著新婚妻子,回到湖南祁陽老家探親。 接到軍部發來的命令后,副師長張靈甫率領部隊從江西新余出發,趕往長沙。然而,讓薛岳沒有料到的是,第九戰區的通訊密碼已經被日軍破譯。 ![]() 張靈甫舊照 9月24日,日軍得到情報后,派出多架次飛機在第58師經過的路上投下大量炸彈,給58師造成了重大傷亡。關于這次轟炸,第58師作戰科科長后來回憶說:
戰至9月25日,國民黨軍的外圍防線全部被日軍突破。很快,日軍到達撈刀河北岸,逼近長沙。 這時,第九戰區司令部對74軍的部署產生了重大分歧,司令長官薛岳和參謀長吳逸志決定讓74軍守衛在長沙東邊的黃花、永安一帶,但參謀處長趙子立覺得薛岳和吳逸志的意見欠妥,他說:
然而,對于趙子立的意見,薛岳不予理睬,執行了自己的方案,把第二線的部隊收縮到長沙周圍。 ![]() 薛岳舊照 當天夜里,薛岳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名義,命令第74軍:
在接到第58師奉命出發的電文后,廖齡奇告別了新婚的妻子,立即趕往長沙與部隊會合。在路上,廖齡奇聽說日軍已經過了新墻河,還特意自己掏錢,租了一輛汽車,趕上部隊,并帶著部隊向長沙進軍。 9月26日上午,在廖齡奇的率領下,第58師到達永安市、東林寺、春華山一帶,正面迎接南進的日軍。 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廖齡奇指揮部隊頑強抵抗,向面前的日軍發動了三次攻擊,使日軍的凌厲攻勢受挫,并擊斃了日軍的兩名中隊長。 9月27日,日軍大量增兵,突破了春華山的側翼。此時,第58師被包圍切割,一部分殘部撤退到黃花市的第74軍司令部附近。 ![]() 李天霞和蔣介石在一起 在這種情況下,王耀武已經沒有了好辦法,只得命令李天霞的第51師迅速占領陣地,來阻止日軍前進的鐵蹄,并負責收容第58師的潰兵。同時,王耀武命令第57師在石塘鋪阻擊日軍,以爭取時間。 然而,在戰至黃昏的時候,第51師師長李天霞卻不遵守王耀武下達的作戰命令,擅自把部隊向東收攏,在陣地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空隙,讓日軍入無人之境。 李天霞的這一舉動,使得日軍一改夜間不作戰的常規打法,連夜派出大部隊奔襲黃花市,并將傘兵空降到黃花市以南的地區,破壞國軍的設施設備,到處放槍擾亂國軍軍心。 在戰斗中,日軍更是直接打到74軍軍部。此時,為了掩護王耀武,軍部衛士排排長在與日軍交戰中,被日軍一刀劈死。正是衛士排的拼死保護,才讓王耀武逃過一劫。 當天夜里,薛岳發出命令:“74軍轉移到瀏陽河以北。”收到命令后,王耀武立即命令部隊撤出戰斗。 ![]() 薛岳 接到撤退命令后,李天霞的第51師和余程萬的57師迅速脫離了與日軍的接觸,順利撤出戰場。但廖齡奇的第58師卻并不順利,在撤退的過程中,損失慘重,部隊損失了近一半。 第74軍撤退后,日軍渡過撈刀河攻入長沙,蔣介石布置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失敗。 事實上,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廖齡奇能夠將一半部隊帶出日軍的包圍,沒有全軍覆沒,這樣的戰績,實屬不易。然而,在撤退后,廖齡奇的做法,卻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最終鑄成大錯。 在撤退中,廖齡奇拒絕執行第九戰區將第58師撤退到瀏陽河的命令,私自將其中的一部渡過瀏陽河,集中在鎮頭西南的許家橋、土橋和南門壩,收容突圍出來的部隊。在收容結束后,廖齡奇依然沒有對部隊就地整頓,卻強行攔下一列火車,將殘部開到株洲。 在株洲,廖齡奇十分離奇地選擇了離開部隊,回到祁陽開始探親,錯過了后來戰區對撤退中的日軍的追擊襲擾作戰。 ![]() 廖齡奇在指揮作戰 正是這樣的舉動,把廖齡奇徹底推到了戰后追責的浪尖上。果然,在10月召開第三次南岳軍事檢討會議上,蔣介石給會議定了調:“要檢討,要嚴懲抗日不力的將領!” 在這次軍事檢討會議上,李天霞和余程萬都受到了蔣介石的表揚。蔣介石還將寶鼎勛章,親自待在李天霞和余程萬的胸前。 10月22日,廖齡奇在南岳被執行槍決,一代黃埔戰將歸于塵土。此時,廖齡奇年僅36歲,成為了蔣介石在國民黨中權衡利弊的犧牲品,見證了世態的悲涼。在法場上,廖齡奇留下的遺言:
此外,廖齡奇還留下了三封遺書。這些遺書中:第一封是給母親囑托家事的;第二封是讓表弟結清部隊的賬目,并上交軍部的;第三封是讓新婚燕爾的妻子改嫁的。 10月24日,在廖齡奇被槍決才過了兩天,張靈甫就被任命為第74軍第58師代師長。 ![]() 蔣介石 后來,經過調查,蔣介石認為廖齡奇的案子是一起冤案,決定按抗日陣亡將官的待遇,給予廖齡奇撫恤,并將廖齡奇的遺體埋在南岳的忠烈祠里。另外,蔣介石又給廖齡奇的家屬,頒發了“榮哀狀”和年度撫恤金證書。 然而,對廖齡奇來說,萬事皆已成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