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3年轉鼓式透析機問世,開啟了腎臟衰竭替代治療的新時代,我們的透析機博物館時空之旅來到了下篇。(上篇請見: 時光里的透析: 透析機博物館(上)) Travenol RSP: 1967Travenol公司為醫院和家居透析開發的整合透析系統,“Travenol RSP”型號名表示單通過再循環透析機,價格約1400美元,面世后全球銷售了3500多臺。系統容器的透析用水和濃縮液容量是120升,也有醫院采用龍頭直供,該系統最早應用盤管透析器,后來改用中空纖維透析器。治療用時6小時,患者每周根據病情透析1-3次。 REDY透析機: 1973Malcolm Roberts于1966年首次提出利用磷酸鋯和氧化鋯等吸附罐的透析液再生利用技術,經動物和人體實驗后于1971年問世臨床,這就是REDY(REgeneration of DialYsate)透析機,透析液用量從500升減少到6升。REDY透析器相當成功,在家居HD應用長達一個世紀,后來應用HFAK透析器的單通過透析系統取而代之。但現在透析液再生概念又復興起來,特別在穿戴式人工腎的研發上。 Allient和Eagle吸附型透析系統: 2007-201221世紀初,RenalSolutions(RSI)公司大膽的把REDY概念應用在他們的“Allient”透析機上,并在2007年發布了改進型“Eagle”,改善了REDY的不足(例如潛在的鋁釋放和透析液污染風險)。后來RSI公司的小型便攜式系統PAK(Portable Artificial Kidney)技術被費森尤斯公司看重收入囊中,不過PAK由于吸附罐微量鈉釋放風險又被FDA盯上那又是后話了。 Teflon動靜脈外瘺旁路1953年,華盛頓大學的Belding Scribner在John Merrill的力勸之下對透析產生了濃厚興趣并認識到建立連續性血管通路的重要性,他與助手Wayne Quinton對許多材料進行了研究與評估,最后認定聚四氟乙烯是最合適的材料,其商品名為Teflon。1960年,Teflon外瘺手術獲得成功,使慢性腎衰竭病人能夠較長期地進行間斷血液透析,開創了血液透析治療的新時代,是血管通路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后來Quinton又開發生產出了柔軟的硅膠管將兩根插入動靜脈血管內的Teflon插管在體外連接起來,使病人手臂活動自如,同時增加了外瘺管的穩定性并成功應用于臨床。 Drake-Willock Cycler 腹透機: 1970年代由Drake Willock公司制造,稱為6010型,內置反滲水裝置,包含3個容量罐,2個泵。后來百特公司于1970年代開發的袋裝腹透液和CAPD系統上市后,該類產品遂被取而代之。 平板 (平行板)透析器這種透析器由片狀薄膜分層構建而成,透析液在成對的薄膜間流動,而血液在另外成對的薄膜間流動。這種設計成本較低,流體阻力也較低,所以凝血風險較小。后來則完全被中空纖維透析器取代。 Travenol Ultra Flo - II型透析器: 1974這種盤管透析器(型號5M1755)由Travenol公司于1974年生產,銅紡膜單盤管21厘米寬,表面積1.4 m2,血流量200 mL/min,尿素清除率133 mL/min,超濾系數487 mL/h。 CF 1200和CF 1500 中空纖維透析器 : 1977問世于1978年,銅紡膜中空纖維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60-170 mL/min,Kuf 2.5-3.5 mL/hr/mmHg CD 1000和CD 1400型盤管透析器:1978這些透析器代表了Travenol公司20年盤管透析器市場的高潮。應用21厘米寬銅紡膜,采用透明外殼使得預充情況可視化。尿素清除率110-130 mL/min,UFR為450 -700 mL/h。 C-DAK人工腎 (中空纖維透析器)首個滅菌的即用型新型銅紡膜中空纖維透析器。隨著透析充分性問題逐漸被重視,為容納更多中空纖維數量,透析器開始變大。后期的改進型號則使得中空纖維壁更薄從而盡量減少透析器尺寸。 自動化腹膜透析機 百特公司于1984年開發了“自動化腹膜透析機“,極大減少了患者操作的辛勞,使得夜間治療成為可能。有趣的是,由于”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Cycler“名稱太長,而且因其管路看起來是一個X形,人們更喜歡簡稱之為”PacX“機。 腹透管
|
|
來自: 新用戶60976047 > 《血液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