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北京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訪古游記 2022-08-19 發布于廣東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位于西城區車公莊大街6號北京市委黨校院內,是來華傳教的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郎世寧等傳教士的墓地。墓地分為兩個墓園,西側為利瑪竇、湯若望和南懷仁墓園,整個墓地以磚墻圍繞,南門外有一石墁甬道,墓前立有石門牌坊1座,大書“欽賜”2字。東側為明清兩代60余位外國傳教士墓地,清代著名畫師郎世寧也安葬于此。葬在此地的外國傳教士都是按照中國的墓葬習俗建造墓地的,但同時兼顧到了西方天主教的習俗。墓地中所有的裝飾和墓碑都是中國式的,頂部全是石雕的中國蟠龍環抱十字架。2006年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利瑪竇墓前石門

    石門上浮雕圖案

    利瑪竇墓前小道

    利瑪竇墓園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歷年間,來到中國傳教。其原名中文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王應麟所撰《利子碑記》上說:“萬歷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瑪竇,號西泰,友輩數人,航海九萬里,觀光中國。”

    利瑪竇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最早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并對中國典籍進行鉆研的西方學者。他通過“西方僧侶”的身份,“漢語著述”的方式傳播天主教教義,并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利瑪竇墓的左右兩側又葬了清代的兩位最重要的傳教士湯若望和南懷仁,成了三墓一園的一個單獨組合。明清兩代的外國傳教士中,這三位是最杰出的人物,他們不僅在傳教事業上獲得顯著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傳播西方的現代科學技術方面以及向世界介紹中華文明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都獲得過中國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曾經擔任過重要的宮廷官職。

    利瑪竇墓(中)、湯若望墓(左)和南懷仁墓(右)

    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年—1666年),字道未,德國人,神圣羅馬帝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神父、學者。在中國生活47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康熙朝封為“光祿大夫”,官至一品。湯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史和中國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視的人物。他以虔誠的信仰,淵博的知識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華40余年,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是繼利瑪竇來華之后最重要的耶穌會士之一。

    他繼承了利瑪竇通過科學傳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歷法修訂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貢獻,中國今天的農歷是湯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農歷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現代農歷”。他還著有《主制群徵》、《主教緣起》等宗教著述。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學東漸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滅的成績。

    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歲),字敦伯,又字勛卿,比利時籍清代天文學家、科學家,1658年來華,是清初最有影響的來華傳教士之一,為近代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學啟蒙老師,精通天文歷法、擅長鑄炮,是當時國家天文臺(欽天監)業務上的最高負責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懷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卒謚勤敏。 著有《康熙永年歷法》、《坤輿圖說》、《西方要記》等。

    南懷仁墓碑背面有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祭文:“爾南懷仁,秉心質樸,四野淹通。來華既協靈臺之掌,復儲武庫之需……可謂蒞來惟精,奉職費懈者矣。遽聞溘逝,深切悼傷。追念成勞,易名勤敏。”可見康熙皇帝對南懷仁的懷念之情。

    利瑪竇墓碑

    最初的利瑪竇墓,墓穴為長方形,坐北朝南。墓后建有西式拱頂六角亭,供奉十字架。墓前列有石供及明順天府尹王應麟撰書的石碑1通。經過百年的滄桑屢經損毀、修繕,現今的利瑪竇墓正中是一尊大理石墓碑,用方磚砌護。 上刻“耶穌會士利公之墓”八個大字,右側的小字是:“利先生瑪竇,號西泰,大西洋意大利亞國人。自幼入會真修。明萬歷壬午年,航海首入中華衍教,萬歷庚子年來都,萬歷庚戍年卒,在世五十九年,在會四十二年。”左側是內容大體相同的拉丁文。墓碑周圍環繞著有著宗教意味的玫瑰花,墓碑頂部卻是一條中國龍纏繞著西方的十字架。石碑后面是灰身黑頂圓拱式的長方形磚砌墳墓,墓高1.5米、長2.4米、寬1.3米。

    緊挨著利瑪竇墓的東側就是明清時期其他西洋傳教士墓園,如今共保留有63名傳教士的墓碑。他們來自葡萄牙、意大利、德國、法國、比利時等歐洲各國。

    外國傳教士墓地外景

    傳教士墓園前蹲著的不是獅子等中國的鎮墓之獸,而是一只羊。根據基督教的理念,教徒都是迷途的羔羊,神職人員就是牧羊人,因此又被稱為“牧師”,他們的工作就是把迷途的羔羊引上正途。

    國保碑

    墓園內景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大事記

    明代

    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利瑪竇去世,明神宗降旨將阜成門外柵欄官地賜予利瑪竇作為墓地,墓園始建,被稱為柵欄墓地。

    清代

    康熙五年(1666年)湯若望去世,葬于利瑪竇墓側。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懷仁去世,葬于此地。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郎世寧去世,安葬于墓園內。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墓地被毀,傳教士的墓穴被掘開,墓碑被破壞。

    光緒二十六年(1903年)清政府根據《辛丑條約》重修墓地,并新建致命圣教堂,俗稱馬尾溝教堂,并將在義和團運動中散落的77尊教士墓碑鑲嵌在教堂墻體中。

    民國

    1937年,馬尾溝教堂和墓地均被日軍占領,教士被遣散。

    新中國成立后

    1949年后,馬尾溝教堂的外國教士離開中國,教堂和墓地由中國教會人士管理。

    1958年教會將馬尾溝教堂和墓地無償贈與北京市委。

    1966年-1976年,利瑪竇墓與附近諸傳教士墓被夷平,教堂被毀,利瑪竇等人的墓碑被埋入地下。

    1978年,應意大利政府的要求,北京市重新修繕了利瑪竇等人的墓地,將墓碑挖掘出土,樹立并修繕了利瑪竇墓碑。

    1984年,北京市委黨校收集了散落院內各處的傳教士墓碑,集中豎立于利瑪竇等人小墓園的東側,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柵欄墓地。

    1993年,墓園石門移動至現在位置。

    2006年,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免费视频一一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一区|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9色国产深夜内射| 国产成年码AV片在线观看|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 99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女精品视频网站免费蜜芽| 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最新O|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麻豆国产AV剧情偷闻女邻居内裤 | 亚洲精品日韩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欧美性群另类交|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精品在线|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国产超碰无码最新上传|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6080午夜三级中文在线观看|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牲交A欧美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综合一区|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 欧美孕妇变态孕交粗暴| 偷拍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国产玩具酱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国产白嫩护士被弄高潮| 人妻中出无码中字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