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沈醫生。脾好,命就好,脾虛,命就虛,今天分享一個張仲景的健脾保命方,溫中補虛,健脾益氣。快來點贊收藏吧! ![]() 為什么會有“脾好命就好,脾虛命就虛”這種說法呢?因為在中醫里,我們說“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出生后的所有營養和能量,都靠我們的脾胃對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的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了,食物里的營養和精微物質就可以作用到我們全身,我們的身體就不會虛弱。 這也是《黃帝內經》里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的原因。 ![]() 張仲景在東漢末年行醫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有這些表現:肚子疼,發冷,如果有溫暖的東西揉一揉按一按,會好一點,渾身沒勁,不想吃東西,不想動,有時候還會心慌,臉上沒什么血色,便秘和拉肚子交替等等。 ![]() 當時戰亂多,百姓的生活環境很差,醫療條件也不好,一般病人到了這種程度,還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的話,就會不久于人世了。 所以張仲景創造了一個健脾保命的方子,這個方子就叫做小建中湯,“建中”,就是強健人體中州的意思,人體的中州,就是我們的脾胃,通過溫中補虛,調和陰陽,來救治病人。 ![]() 雖然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很多人暴飲暴食,胡吃海塞,冰鎮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都在折磨我們的脾胃,導致我們的脾胃虛弱,所以這個方子現在臨床上用的非常多,也可以補護脾胃的,而且也被做成了中成藥,叫做小建中顆粒。 小建中湯的用藥組成分別是:芍藥,桂枝,甘草,大棗,生姜,飴糖。下面沈醫生就為大家講解方子中每味藥的作用。 ![]() 我們先來說芍藥這味藥,芍藥可以補血斂陰,柔肝止痛。脾胃虛弱就會影響到我們全身的氣血生化,造成我們陰血虧虛,所以我們需要補血斂陰,防止陰血的過度耗散。 中醫說“肝主筋”,像肚子冷疼,像是抽筋的感覺,我們也可以通過柔肝舒筋的方法來止痛。 然后是桂枝,桂枝可以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緩解脾胃虛寒導致的消化功能下降,肚子疼,同時和白芍配合在還可以調和陰陽。 ![]() 然后又使用到了甘草和大棗,兩味藥都可以補中益氣,補脾健胃,大棗還可以氣血同補。 最后就是方子里最獨特的一味藥了,叫做飴糖,飴糖的藥性是甘溫的,中醫說“甘味能緩”,也就是說飴糖可以甘緩止疼,同時飴糖也可以補中益氣,把脾胃給強健起來,方子里用了大量的飴糖,還可以和芍藥一起,養陰補血。 ![]() 小建中湯整個方子,重用了補中益氣的藥物,通過補脾養胃,來達到補養全身的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建中湯適用的是脾胃虛寒的證型,如果是脾胃濕熱,陰虛內熱或者感冒的情況下,就不建議適用了,具體還是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治療。你學會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