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黃石礦山國家公園,我們接著驅車前往銅綠山古礦遺址,這是黃石出游第二站,離黃石大冶市中心較遠,接近景區(qū)的路也不怎么好走。由于該遺址歷史悠久,還是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游覽。 市內公交已經(jīng)延伸到了這里,游覽非常方便,景區(qū)前有一個銅綠山礦物展示廳,從展示廳這邊登上幾十級階梯,就到了古礦景區(qū)大門了。 此時正是中午,游人很少,我們展示健康綠碼后,刷臉入園,正前方是一座小山,擋住了我們的視線,山前的銅草花,從未聽說過,雖未開放,然而綠茵茵的一片。從右側而入,首先來到冶煉館,這個館的設計建造非常奇特,看上去就是一尊冶煉爐:高大的土黃色的圓筒下,一個長拱形入口,里邊是一棟兩層高的建筑,顯得空曠寬敞,主要以實景場所的方式再現(xiàn)古代冶煉銅礦的生動情形。冶煉館外,散布著幾處小型煤冶煉礦石的古遺址。 我們沿著環(huán)型的道路,繼續(xù)向前,來到了銅綠山古銅壙遺址展示館。綠色背景下的黃銅色“銅綠山古礦遺址”字體在太陽光下熠熠生輝。登上臺階,進入小廳,掃通行碼后,再往前進入古銅礦遺址區(qū)。這里是一個巨大的古礦遺址,整個遺址成長方形,寬約20米,長約30米,深約2米,里面大大小小的坑洞星羅棋布。 據(jù)考證,銅綠山蘊藏有豐富的銅鐵礦床,古礦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巖與火成巖的接觸帶上。這里氧化富集帶中礦石的含銅品位可達5%~8%,主要有孔雀石、赤銅礦、自然銅等。古代工匠為掘取銅礦石,開鑿豎井、平巷與盲井等,并用木質框架支護,采用了提升、通風、排水等技術。采掘工具有斧、鑿、鋤、鉆等,春秋礦井中只出土青銅工具,戰(zhàn)國礦井中多為鐵工具。此外還有木鍬、竹筐、藤簍、繩索、木鉤、木槽、桶、勺等器具。
因黃石是一個礦山之城,所以它有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礦山景區(qū)及礦山遺址景區(qū),與大自然景觀相比,更具特色,值得一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