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是王熙鳳的娘家姑姑。你別被宮斗宅斗戲洗了腦,以為越是親人越斗得兇。其實這娘兒倆,是真正的“打斷骨頭連著筋”,想斬斷關系也斷不了的。 除了血緣之外,她們還是利益共同體。王夫人“佛爺似的,事情上不留心”,連自己屋里的偷盜事件也屢見不鮮。“慈不掌兵”,“當家人,惡水缸”。她需要一個手段嚴厲的下屬,來替她支撐。 王熙鳳呢,年紀輕輕,還沒有子嗣,就大權在握,難免根基不穩,也需要王夫人這樣強大的靠山。她們兩人,誰也離不開誰。 不過呢,王熙鳳是一心替王夫人打算,連妻妾嫡庶之間的小心眼,她也參與其間。賈環燙了寶玉那次還記得嗎?要不是王熙鳳挑唆一句“老三還是這樣慌腳雞似的,我說你上不得高臺盤,趙姨娘時常也該教導教導他”,王夫人還想不起來罵趙姨娘呢。當然罵一頓也沒什么大不了,可如果連罵都不罵,寶玉這虧豈不是更是白吃了? 總有人認為王熙鳳和賈母更親近,和王夫人倒是不同陣營。其實這更是誤會。就像那次盤點寶玉的丫鬟,王夫人意識到“你寶兄弟也并沒有一兩的丫頭,襲人還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鳳姐就指出:“若不裁他的,須得環兄弟屋里也添上一個,才公道均勻了”——就是鳳姐,也不能公開承認嫡庶有別,在表面上必須維持寶玉賈環待遇上的相等。 但是,鳳姐又馬上補充:“還是老太太的話,別人如何惱得氣得呢?”把寶玉的超規格待遇,推到賈母頭上去,王夫人和鳳姐姑侄就沒有責任了。你瞧瞧,這到底誰是自己人? 鳳姐是“赤膽忠心”對待王夫人,因為維持了王夫人,自己才有靠山;王夫人也是真心替鳳姐打算,對鳳姐的善妒“名聲不雅,深為憂慮”。可是真正遇到大事的時候,王夫人卻常常無意之中,出賣隊友。 只舉一例:“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一回,邢夫人找茬罵了鳳姐,尤氏也落井下石:“連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這時王夫人是這樣說的:“你太太說的是。就是珍哥兒媳婦也不是外人,也不用這些虛禮。老太太的千秋要緊,放了他們為是”。 其實這真不是什么大事。鳳姐說的,“不過是個禮”,林之孝家的說的,“原來是這事,也值一個屁!開恩呢,就不理論;心窄些兒,也不過打幾下子就完了”。邢夫人抓的,就是賈母生日不動刑罰這個原則,可是鳳姐并沒有打兩個婆子,而是“等過了這幾日,捆了送到那府里憑大嫂子開發,或是打幾下子,或是他開恩饒了他們”,也注意到了避開“老太太的好日子”的問題。 邢夫人是借題發揮,王夫人就應該維持鳳姐。當然不能、也不需要跟邢夫人翻臉,只要轉個彎子,比如“現在就叫這兩個婆子來,給珍哥媳婦陪不是”,然后當場開釋;或者叮囑尤氏“原是為你起,得罪了你,看在老太太好日子的份兒上,你吩咐一聲,放了他們就是”,都給了尤氏面子,也利于鳳姐以后開展工作。 而王夫人呢,當眾“回頭便命人去放了那兩個婆子”——鳳姐派人捆起來,王夫人吩咐放開,這叫鳳姐顏面何存?以后還如何令行禁止? 王夫人當然不是有意陷害鳳姐,她只是看不懂、看不到。 《歡樂頌》里有句話:“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攤上王夫人這樣的豬隊友,真叫鳳姐沒辦法“論短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