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醫保局今天(19日)發布,調整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明年起職工門診待遇不設封頂線,2022年度職工大病起付線降至30404元 ,12月1日起個人賬戶可家庭共濟等。 近日,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的要求,經市政府同意,市醫保局印發《關于調整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的通知》(京醫保發〔2022〕28號),進一步完善職工醫保制度,提高個人賬戶資金使用效率,減輕職工醫療費用負擔。 明年起職工門診待遇不設封頂線 門(急)診2萬元以上按60%支付
目前,本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員一個年度內發生的符合本市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規定的門(急)診費用,最高支付限額為2萬元,超出2萬元部分由個人負擔。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設置職工醫保門診最高支付限額,2萬元以下報銷比例不變;2萬元以上在職職工報銷60%,退休人員報銷80%(含退休人員統一補充醫療保險),上不封頂。預計每年將惠及參保人員17萬人,為參保人員減負約10億元。 提高大病保障水平 2022年度職工大病起付線降至30404元
為進一步減輕職工大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自2022年度起,職工大病保障起付標準由39525元降至30404元。參保人員在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后,一個年度內門診和住院累計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起付標準以上的部分,由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二次報銷”。起付標準以上5萬元以內部分(即30404元至80404元)報銷60%,5萬元(即80404元)以上部分報銷70%,上不封頂。預計每年將惠及參保人員3.5萬人,為參保人員減負1.2億元。 自2022年9月1日起,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在職職工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繳費比例不變;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由統籌基金按定額劃入,仍執行現行標準,70歲(不含)以下按照100元/月劃入,70歲以上按照110元/月劃入。 9月1日起個人賬戶定向使用 9月1日前個人賬戶資金今后仍可自由支取 按照國家關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的要求,個人賬戶資金應專款專用。2022年9月1日起,個人賬戶資金實行記賬管理,參保人員不可自由支取,實現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參保職工本人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醫藥費用。9月1日前已劃入醫保專用存折中的個人賬戶資金,參保人員今后仍可隨時取現使用。 自2022年12月1日起,允許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配偶、父母、子女共濟使用家庭成員個人賬戶資金,支付本人和共濟對象發生的符合個人賬戶使用范圍規定的相關費用,并可使用個人賬戶為本人和共濟對象參加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繳費、購買本市補充醫療保險(現階段特指北京普惠健康保)。答: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完善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待遇,提高參保人員的獲得感:一是提高門診待遇保障水平。目前,我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員一個年度內發生的符合本市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規定的門(急)診費用,最高支付限額為2萬元。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設置職工醫保門診最高支付限額,2萬元以下報銷比例不變;2萬元以上在職職工報銷60%,退休人員報銷80%(含退休人員統一補充醫療保險),上不封頂,大大減輕參保人員的醫療費用負擔。二是降低城鎮職工大病保障起付標準。我市于2020年建立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機制,參保人員在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后,一個年度內門診和住院累計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起付標準以上的部分,由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二次報銷”。自2022年度起,城鎮職工大病保障起付標準由原來的39525元下調至30404元,進一步減輕參保人員的高額醫療負擔。三是實現個人賬戶家庭成員共濟使用。自2022年12月1日起,備案成功的家庭成員可共濟使用參保人員的個人賬戶資金。參保人員個人賬戶可用于支付本人和共濟對象發生的符合個人賬戶使用范圍規定的相關醫療費用,并可使用個人賬戶為本人和共濟對象參加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繳費、購買本市補充醫療保險(現階段特指北京普惠健康保)。自2022年10月15日起,參保人員可通過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或各區經辦機構窗口,為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配偶、父母、子女辦理個人賬戶共濟備案。最后還要提醒廣大參保人員,個人賬戶資金是醫療保障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按照國家和本市個人賬戶使用范圍規定使用,如出現“將本人的醫療保障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利用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處理,造成重大損失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問題二:參保人員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時,還需要輸入密碼嗎?答:參保人員持醫保電子憑證就醫時,已通過手機綁定、人臉識別等環節進行實人認證,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時無需輸入密碼。為防止社保卡丟失后個人賬戶被盜用,參保人員持社保卡就醫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時需要輸入密碼。同時,為滿足參保人員不同需求,參保人員也可自行設置限額免密支付。為了方便參保人員就醫結算,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門急診掛號和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無需輸入個人賬戶支付密碼。北京銀行將會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告知參保人員初始密碼,密碼可以通過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網址:https://fw.ybj.beijing.gov.cn/hallEnter)、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或各區經辦機構窗口進行修改,還可設置限額免密支付。參保人員在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進行實名認證時如出現“參保人手機號碼不存在,請聯系參保單位或社保所補充參保人手機號”的提示,是因為在辦理參保登記時未采集參保人員手機號碼或采集的手機號碼錯誤,導致無法通過實名認證。參保職工可通過參保單位,退休人員可通過社保所向醫保(社保)經辦機構申報完成手機號碼的補充或修改,參保單位也可通過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辦理。在完成手機號碼維護后,參保人員可在第二天重新登錄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進行實名認證。問題三:參保人員如何查詢個人賬戶資金情況? 答:2022年9月起,每月1日至5日,醫保經辦機構根據醫保費征收情況,完成在職職工、退休人員個人賬戶資金的劃入工作。此后,參保人員可在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我要查”菜單、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或各區經辦機構窗口查詢個人賬戶資金劃入、結息、使用等情況。 如果在每月5日前未能查到個人賬戶資金劃入情況,請參保人員耐心等待,5日以后再進行查詢。 對于2022年9月1日前已分配的個人賬戶資金,參保人員仍可自由支取,并繼續通過北京銀行或委托代發銀行查詢。 







記者:霍玥 監制:劉螢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