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醬紫蛙 科普醬紫蛙 收錄于合集#科普醬紫蛙 575 個 #中醫 71 個 #常見病中醫調治問答 27 個 咨詢 我近段時間總感覺頸部僵硬、頸肩部疼痛,頸后伸及向左、右側活動時疼痛加重,今天到醫院就診,經檢查被診斷為頸椎病。我知道中醫治療頸椎病方法多、效果好,聽說有些驗方治療頸椎病效果不錯。我想了解一下:治療頸椎病常用的驗方有哪些? 解 答 用于治療頸椎病的驗方有很多,如果恰當應用的話,效果確實不錯。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驗方都有其適用范圍,選用驗方一定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指導,切不可自作主張、生搬硬套地選用,以免引發不良事件。 下面給您介紹幾則治療頸椎病常用的驗方,您可咨詢一下專業醫生,看是否可以選用。 01 定眩湯 ● 藥物組成:天麻、半夏、茯苓、僵蠶、葛根、夜交藤各9克,鉤藤、秦艽、磁石各18克,全蝎3克,菊花12克,甘草6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用800毫升水先將磁石煎30分鐘,再將除鉤藤和全蝎之外的其他藥物放入煎30分鐘,最后將鉤藤放入煎10分鐘,濾出藥液約150毫升,再加入約800毫升水煎30分鐘濾出藥液150毫升,之后把兩次藥液混勻后,分早晚2次服,全蝎焙干后碾末分次沖服,7日為1個療程。 ● 功能主治:平肝息風通絡,燥濕化痰定眩。主治椎動脈型頸椎病。 02 頸痛湯 ● 藥物組成:葛根、木瓜、白芍、生甘草、羌活各20克,桂枝、赤芍、威靈仙、川芎各15克,獨活10克。氣虛者加生黃芪15~30克,當歸12克,雞血藤15克;疼痛明顯者加桃仁、紅花各15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2次,將藥汁兌勻后分3次溫服,30日為1個療程。 ● 功能主治:散瘀祛邪,通絡止痛。主治神經根型頸椎病。 03 頸暈停湯 ● 藥物組成:天麻、川芎、丹參、赤芍各20克,鉤藤15克,葛根30克,當歸、桃仁各10克,紅花6克,枳實12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溫服,30日為1個療程。 ● 功能主治:化瘀通絡,平肝止眩,解肌止痙。主治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 04 丹葛舒頸湯 ● 藥物組成:丹參、葛根、桂枝、白芍各12克,生姜3片,大棗4枚。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取煎煮頭3次的湯藥,混勻后均分為3份,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忌酸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10日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1~2個療程。 ●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主治頸型頸椎病(風寒阻絡型)。 05 柴胡桂枝湯 ● 藥物組成:柴胡、生姜、大棗各15克,半夏、黃芩各12克,黨參20克,甘草6克,桂枝、白芍各10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7日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注意避風寒和休息。 ● 功能主治:宣暢經絡,理氣和血,通經止痛。主治神經根型頸椎病。 06 芎葛天麻飲 ● 藥物組成:川芎、葛根各20克,天麻、白術、杜仲、地龍各12克,黃芪30克,姜黃、澤瀉、白僵蠶、當歸各10克,何首烏15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4周為1個療程。 ● 功能主治:益氣滌痰,化瘀通絡。主治椎動脈型頸椎病。 07 仙鹿芪葛湯 ● 藥物組成:淫羊藿18克,鹿角片、桃仁、白芍各15克,炙黃芪、葛根各30克,紅花9克,川芎10克,蜈蚣2條,桑枝12克,甘草6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10日為1個療程。 ● 功能主治:溫陽益氣,解肌緩急,化瘀通絡,解痙止痛。主治頸椎病。 08 溫養通痹湯 ● 藥物組成:黃芪100克,當歸15克,白芍30克,桂枝、川芎、防風、烏梢蛇、生姜各10克,雞血藤20克,甘草6克。頸痛者加葛根15克;臂痛者加羌活6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10日為1個療程,服藥1~4個療程。同時囑患者注意起居保暖。 ● 功能主治:溫養經脈,疏散風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主治神經根型頸椎病。 09 葛根祛風補腎湯 ● 藥物組成:葛根、川芎、威靈仙各20克,白芍15克,全蝎3克,天麻10克。惡心嘔吐者加半夏、竹茹各10克;耳鳴者加石菖蒲12克,磁石20克;上肢麻木者加地龍10克,蜈蚣1條,桂枝12克。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 ●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養血活血,補益肝腎,通痹止痛。主治頸椎病。 10 益氣養血通絡湯 ● 藥物組成:黃芪50克,當歸、赤芍、川芎各12克,丹參15克,薏苡仁、地龍、桂枝各10克,紅花9克,葛根30克。疼痛劇烈者加制乳香、制沒藥各8克,延胡索10克;眩暈跌仆者加鉤藤、天麻各12克;頸項僵硬強直明顯者加全蝎5克,蜈蚣2條。 ●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4周為1個療程。 ● 功能主治:益氣活血,通絡化痰。主治混合型頸椎病。 編輯|于娟 趙若汐 審校|張芳芳 李亞旗 魏景梅 編著 |
|
來自: 春nqlxmiudfcw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