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電視劇《天道》播出引起轟動。 如今16年過去依然熱度不減,被奉為神劇。 《天道》用如刀之筆雕刻出精彩絕倫的階層眾生相。 低層膽小猶豫、貪求安逸、缺少魄力難以成功; 中層敢于拓界、視野清晰,關鍵時敢負責有擔當容易突圍。 高層清醒、冷靜、睿智,他們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判斷力、忍耐力,高度控盤成為王者。 為什么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因為人的認知不同,決定生命的層級和高度不一樣。 認知低的人,自筑思維牢籠,很難成功。 《天道》這部被觀眾譽為改變人生的神劇告訴我們,建立好這三個底層思維,主宰自己、拓寬邊界、精進成長,突破上位,逆襲人生。 不等不靠,主宰自己 《天道》里芮小丹迷上音響,在淘音響的過程中,結識了馮世杰。 馮世杰是王廟村的人。 王廟村有多窮? 改革進行了十幾年,王廟村的村民卻“一成不變”,只知埋頭種地,溫飽尚成問題。 有的家庭甚至交不起一年4塊錢的電費。 心思活泛的人出去城里打工,可稍微吃點苦受點委屈,就立刻灰心喪氣回村。 政府建好木工坊、翻砂廠,村民們一開始還打起精神進廠做工,可才沒幾天就嫌棄收入太少,心灰意懶罷工不干,放任工廠閑置、荒廢。 不打工就得靠天吃飯,但難免碰上年冬收成不好,村民們就忍饑挨餓,勒緊褲帶,咬牙熬過去。 實在熬不下去,他們也不是想辦法長本事,謀出路,而是跑到村里的教堂,乞求上帝保佑發財致富。 寄希望老天、上帝改變命運,在“等靠要”中熬了十幾年,生活也沒有實質性改變。 《認知覺醒》里說到:“人類的天性是在欲望上急于求成,在行動上避難趨易。” 王廟村的人寧愿守住“窮”,也要呆在舒適區里不嘗試改變。 出外打工怕風險、怕受累,怕承擔責任; 想讀書又嫌動腦子辛苦,考大學太難,最后還是覺得種地靠譜。 丁元英說過: “傳統觀念的死結就在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靠皇恩…… 總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別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著。” 他們跪著、趴著,不學習不嘗試,一心寄希望于救世主。 耽于安逸,短視,他們活成了最窮的人。 芮小丹要求男友丁元英幫助王廟村的人脫貧。 丁元英第一次到王廟村召開股東大會,村民問他: “咱們農村條件不好,啥都比不過城里,憑什么能夠掙錢?” 丁元英斬釘截鐵地回答: “憑的是王廟村,不怕吃苦受累!” 丁元英知道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扒掉村民骨子里頑固不化的依靠思想。 因為一個精神上跪著的人,永遠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做事成事,挺直脊梁做人。 在丁元英的帶領下,村民們辛苦勞動,憑出色手藝做出一流品質的音響,撐起了格律詩公司。 他們終于用行動證明自己。 丁元英說過:“我救不了他們,我能做的只是給他們一個生存觀念,唯一能救他們的是他們自己。” 人活著,安于現狀,貪求安逸,無異于混吃等死。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在舒適區邊緣努力,付出勞動,收獲效果,提升信心。 思想是因,行動是果,只有不等不靠,扒除依賴根性,才能自立自強,主宰人生。 拓界升維,告別平庸 《天道》講述村民自救,也展現了殘酷競爭中拓界成長的事。 葉曉明、馮世杰,劉冰,他們三個都是音響發燒友。 他們喜歡琢磨鼓搗音響,自認為欣賞能力和水平代表小城的天花板。 但看到丁元英,他們才知道天外有天。 他手握幾十萬的音響,對世界頂級大師如數家珍,評論犀利精準品位卓絕,深藏實力卻為人低調。 丁元英建立公司幫助王廟村脫貧致富,三個小店主仿佛看到了暴富的機會,想方設法擠上車,入股當上小股東。 但他們并不想實實在在地做事漲本領,而是存在僥幸心理,以為加入公司就是坐享成功,搭上財富快車。 創業不可能一帆風順,暴風雨終于來了,格律詩面臨一場關系生死存亡的大官司。 格律詩低價傾銷和商業巨頭樂圣公司打價格戰,結果收到起訴,索賠600萬。 三個小股東慌了神,他們覺得惹不起輸不起,立刻想到求和道歉賠款。 結果他們被狠狠羞辱打臉。 沒有清醒判斷,也沒有法律知識,更不懂得向高人請教,陷入恐懼的他們十萬火急,只想趕緊遠離。 他們選擇退股,擺脫這個燙手的山芋。 身處這場亂局,若論負擔和損失,董事長歐陽雪遠比他們三個更多更重。 但她從始至終不急不慌不抱怨,處事沉穩。 當她看到三個小股東神情沮喪,只平靜地問:“你們什么意見?” 她只是一個飯店老板,也少經大風大浪,但聽到他們決定后,卻堅定說:“求和可以,但道歉我不同意。” 歐陽雪清醒地知道,求和是助長對方氣焰,她說:“如果一定要道歉,只能按商業摩擦的不愉快道歉,性質是私下調解、協商。” 簡單直接,更快更準看清本質。 自以為聰明的葉曉明沒見過大場面,面對真刀真槍談判立即認慫,他措詞不當漏洞百出,被對手百般羞辱,顏面盡失,敗得一塌糊涂。 面對困局,歐陽雪更有擔當,她說:“如果你們敗訴了,現在的談判對你們就有價值。” 一言中的,頭腦清醒鏗鏘有力,立刻挽回了氣勢。 我們欣喜地看見,歐陽雪不再是普通的飯店小老板,已成長為自帶氣場,有見地有擔當不畏風浪的女強人。 她敏銳抓住本質,不懷疑不畏懼,堅持內心的選擇。 更是思維清晰,面對危機,能扛事,能成事,顯示了氣度和魄力。 市場有如戰場,處處考驗人的心智和能力。 格局低的人,固步自封、目光短淺,深陷懷疑和內耗,耗盡自己; 懂得擴寬邊界、突破升維的人,自然站高一層,脫穎而出。 精進蛻變,逆襲人生 其實,令三個小股東恐懼到崩潰的危機,卻是丁元英巧妙設計的一次商業大轉機。 格律詩找到肖亞文來代理打官司,她曾是丁元英的助理。 肖亞文迅速看完材料,了解全局,有了自己的判斷,她立刻著手調查開始行動。 她還做出一個驚人決定:入股,并正式受理這場官司。 剛接到任務時,肖亞文也不是很有信心。 她擔心自己沒經驗,怕做不好。 但是,她沒有被假想的困難嚇倒,也沒有設置障礙束手束腳。深懂市場運作的她,立刻知道公司能打贏官司,還將迎來爆發式成長。 肖亞文果斷、迅速,出手驚艷,一派能人風范,與他人截然不同。 相比于別人的短視、保守,肖亞文有思想、有決斷,對局勢認知充分、判斷準確,敢挑重擔不懼壓力。 她還以義為先,考慮公司困難,主動免掉了20萬的律師代理費。 最終,她代理剛起步的格律詩公司面對強大對手,無畏無懼,咬緊不放,打贏了官司,贏來了勝利。 肖亞文也在挑戰中華麗蛻變,從打工者榮升為格律詩公司董事長。 為什么三個小股東拼命逃離,肖亞文卻大反其道抓住機會入局? 因為她深懂市場規律,有見識、有能力,更是善于學習精進自己。 她曾在丁元英身邊工作,懂得向高人學習處事和思維能力,不斷磨練眼力和腦力。 接到格律詩的案子,她思維清晰落點準確,迅速與高人丁元英的思路保持同頻。 她明白了丁元英設計的奇謀妙局,懂得打官司是他布局的一部分,而且必將通過官司完成公司的翻盤重生。 肖亞文抓住機會果斷下手,落子無悔,更無懼成敗得失。 她穩狠準精進逆襲,得益于她懂得靠近優秀的人,默默學習做棋手。 丁元英是商界鬼才。 他創辦個人私募基金,憑能力翻云覆雨,不到一年在中國股市賺了兩個億。 他享得極致繁華,也能守住清貧落寞。 獨自一人在小城,蹲小攤吃泡面,就算窮到賣唱片,依然過得有滋有味。 他也能平地起風云,一夜之間建立起格律詩公司。 看似手段平平,卻算計長遠,把最厲害的對手逼入死局,讓格律詩絕地逢生。 無論是肖亞文、丁元英,他們都是深度學習,敢于實踐,善于復盤,成長蛻變的人。 《認知覺醒》有句話:“只有洞悉底層的內在規律,我們才能真正開啟自我改變的源動力。” 洞悉規律的人,懂得調用資源,順勢而為;破解一個又一個難題,不斷增強實力。 著眼長遠,精進自己,在人生路上破關躍升,獲得命運設置的一個又一個嘉獎。 節節勝利,一路逆襲,贏得人生。 《天道》帶給人們震動和思考。 困住一個人的,不是階層,而是思維和覺悟。 扒掉“等靠要”的思想,告別“無知”擺脫平庸,提升心智,拓展升級。 在精進中遇見更好的自己,贏得人生最后的勝利。 作者 | 云淡風輕。時光如酒,落筆微醺。 主播 | 亞楠,電臺主播。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