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一開篇,賈家就被直接官宣: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 為什么會蕭疏呢? 大部分人想都不想,會直接回答:賈家后代不上進唄,官位越來越低,不就衰落了。 真是這樣嗎?我們不否認,高官能帶來厚祿,但賈家是貴族階級,即便脫離官職,也可以做望族。歷史上比比皆是,清朝同樣比比皆是。 清朝很多高等爵位家族,傳幾代后,后人會逐漸與政治脫鉤,這是歷史的必然,并非賈府獨有現象, 歷史事實告訴我們,這不妨礙他們繼續做知名望族,也不妨礙他們都傳承到了民國才終止榮譽。 由于貴族已被消滅,現代人不懂【爵】的用處。為了糾正誤區,卓語之前寫了多篇科普文(文后鏈接1、2、3)。簡單總結就是: 1、國公等級甚高,尤其以開國之功獲得,其牛掰程度不遜色于清初的八大王。 2、即便爵位降等繼承,降到一定程度就保底了。而且降的只是政治待遇,爵產不減少。 3、爵產相當龐大,只要經營有道,富足的生活永遠有保障。 ![]() 01 賈府的病癥我科普了那么多,只為說明一個事實:以賈家那么高的起點,只傳了四、五代就完蛋,完全是個意外! 滅亡不合理,衰敗也不合常理。 以清初的和碩莊親王為例,從始祖到末代,該家族共計十代,分了八次家產,共有三十四人領到祖業。 赫赫國公府,國家給他們的資產不亞于莊親王。怎么剛傳到第三代(以當家人論),還沒分過家(資產絲毫未縮水),就入不敷出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實際上整部紅樓夢就在揭示這個妖、反思這個妖。 冷子興于開篇時就登場了。他一邊介紹著賈家,一邊拋出一番感慨:
這就是作者的心聲。他借助冷子興之口,開宗明義就點出核心問題: 賈家的衰敗,不是政治病,而是經濟病。 既然是經濟病,那我們就有必要給賈家算算賬了。 先來算算收入吧。爵位可以帶來大量的田產、地產和房產,同時每年還有爵俸。 ![]() 02 驚掉人下巴的田產寧榮兩府擁有大量田莊。要處罰下人,有一種方式叫做“打發到莊子上去”。賈家那么龐大的家族架構,靠什么支撐的呢?就是田產! 在封建時代,土地才是一切的核心。就連皇帝,也不過是個超級大地主。 除皇帝之外,天下最大的地主莫過高爵貴族。 仍然以莊親王為例,他的莊園星羅棋布,遍及三省,分布四十余州縣,村屯一百三十余處。共計五十五萬余畝(五千多公頃),非常驚人!而光緒年間統計的全國人均占地,才只有二畝二分。 賈家占有多少土地,書上沒寫。但五十三回烏進孝交租,卻描寫了田產財政。 烏進孝管理的黑山莊,只是其中一個莊園,而寧府共有八九個這樣的莊園。 賈珍說黑山莊本來應該交5000兩銀子。也就是說,如果年成好的話,寧府能收租銀四、五萬兩。加上各種實物(實物一般等值于田租),大約十萬兩白銀。 ![]() 10萬兩白銀是什么概念?大約相當于現在人民幣2500萬元。驚呆了吧? 莫急啊,書中還提到周瑞管春秋兩季的租子,就是一年收兩次。烏進孝這次交的是秋季租。因此全年收入是20萬兩銀子,折合人民幣5000萬元。 榮國府呢?他的田產應比寧府更多!因為烏進孝說了,他兄弟管著榮府的莊子,比黑山莊大了好幾倍。 榮國府在爵位繼承中,有過恩襲,寧國府卻沒有。這證明榮國公功勞更高,更受寵,其受封田產更多,順理成章。 我們以1.5倍來計算好了。那么榮國府應該收入30萬白銀。折合人民幣7500萬。 以上是不是全部田租呢?不! 烏進孝描述進京的過程,是天寒地凍,證明這些莊子地處東北三省。這非常符合歷史情況,清朝初期打天下的貴族,都有關外的封地。但他們定居關內后,會繼續占有土地。 書上說賈家在金陵的府邸,還占了整整一條街呢。按照常理,既然有府邸,就有相應的田產供給。 也就是說,金陵老家一定也有寧榮兩府的田莊。 無論是獲封,還是自己購買,老家一定會儲備頗多,這是歷史的慣例。那邊的土地量,比烏進孝這邊的,只多不少。 這樣算下來,是不是更、更、更加驚人了! ![]() 03 其他收入1、房產 寧榮兩府都是敕造,也就是奉旨建設,由國家出錢。兩府的占地,全是國有劃撥土地,連建設費都是國家拿的。 寧榮兩府隨便省出來點地,就建了個300畝的大觀園。老家金陵的府邸,也占著整整一條街。 可見,賈家有大量的空置房屋,從沒妥善利用過。 鐵檻寺、水月庵都是賈家家廟,是寧榮二公當日修造。他們各有田地房舍,同時還有香火收入。這些原本都應該創造價值的。 ![]() 2、俸祿和賞賜 爵位俸祿按照等級高低,向下依次遞減。公爵的俸祿最多,每年700兩。 每到逢年過節,貴族會得到皇家賞賜。寧府過年得賞銀1000兩,推算全年賞銀應在2000兩以上。榮國府所得,只多不少。 這些收入對于賈家而言,當然不值得一提。但是若對平民而言,也是一筆天文數字!要知道劉姥姥全家一年生活費才20兩銀子啊。 ![]() 04 烏進孝其名好了,我們來替榮國府匯總計算一下: 既然關外的爵田能收入30萬兩,那么老家的田產、兩城的房產、官俸、爵俸、賞賜全部合在一起,也不應該低于30萬兩。 要聲明的是:以上計算都屬于理想收入,也就是本應產生的收益。 至于實際收益,就要大打折扣了! 要解析這個問題,要從烏進孝的名字說起。烏進孝,諧音無進孝,意思是沒東西可孝敬。 呵呵,是不是很意外啊!大家看烏進孝來交租,都以為他是被剝削者,很可憐。其實他是莊頭,并非勞動者,而是二道販子。 他盤剝了佃農,再對著真正的土地主人哭窮,打饑荒。
賈珍算定的,是按照市場行情價。但真正交上來的,打了對折。銀子從5000變成2500,相應的實物肯定也少一半。 九個莊子里,兩個報了旱澇,黑山莊減產一半,剩下的莊子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此算下來,寧國府的總收入,能完成預算60%就差不多了。 家大業大,無人親力親為,只好包租給莊頭。而莊頭都是地頭蛇,有的是辦法給你打擂臺。高高在上的貴族,沒功夫跑莊子上核實,也沒功夫扯皮。一懶二懶下去,就習以為常了。 這里深刻揭示了貴族收入的第一大流失源頭:莊頭。 ![]() 05 我為魚肉的榮國府莊頭盤剝造成流失,寧榮兩府都受其害。但榮國府的情況,肯定比寧國府更復雜。 因為,寧國府只住了一家人,不存在競爭問題,自己無須貪污自己的錢。而榮國府呢,比一鍋粥還稠! 為什么這么說呢?資深紅迷都明白:1、賈赦賈政長幼失序,繼承制和管理權錯位;2、賈母想把龐大的私產留給小兒子賈政;3、王夫人不認可賈政的法定繼承人賈蘭,一心扶持次子寶玉作繼承人。4、王夫人跟王子騰串通一氣,想把榮國府變成王家附屬 這些因素混合作用,造成榮府資產的完全不確定性! 完全不確定,就是沒有任何一點是確定的。有人占著理(法律),有人占著權。誰都搞不清最終結局。 既然不確定,當權者就會抓緊時間多多攬權、多多斂財。那就是王夫人和王熙鳳。 ![]() 榮國府每年60萬兩的收入(預算),是誰在掌管呢?理論上是賈政,但實際上卻落入王夫人之手。 書上說得很清楚,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在負責收租。 多少人看這句話毫無知覺!可你知道嗎?這是家族的命脈啊,竟然掌握在別人手里! 賈家那么多爺們,那么多資深老奴,那么多與這個家血脈相連的人,都不能插手,偏偏一個王家來的奴才,卡著賈府的脖子。 可笑不可笑?忽然想起一句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賈家的舊奴都沒人能干嗎?顯然不是。王夫人是怎樣費盡心機,把這項大權攬入自己麾下的,曹公只字未寫,你自己品吧。 很多人對賈府治理結構存在誤解。其實女性管家,原本是從屬地位。家長是男性,真正意義的管理者也都是男性。只因為男女隔離制,使男性管理內幃很不方便,才設立內管家。 內管家本來是配合男性管家的。但由于賈政、賈璉懼內,內管家成了大拿,家長反而成了從屬。 六十萬兩白銀,1億五千萬人民幣啊!這里有多少油水可撈、多少貓膩可做,你們能想象的到嗎? ![]() 烏進孝交租時說:
看看,大瓜來了哈!兩處莊子相隔只有一百里,氣候條件差異不會很大,收益卻大相徑庭。 以土地數量和收益進行比較,榮國府的收益率,比寧府低了兩至三倍。那么,假如說寧府完成了預算的60%,榮國府只能完成預算的20%或30%。 悲劇了吧!說好的60萬兩呢,只剩下12萬兩了。 十幾萬對榮國府而言,的確不夠用啊。(具體的支出情況,另文詳解) 看到這里,或許你才明白:原來曹公寫烏進孝交租,既不是為寫他,也不是為寫寧府,真正目的是為寫榮國府的財政。 這九曲十八彎的寫法,也是沒誰了。 ![]() 06 愁哭庫房烏進孝的話,恰恰暴露出莊頭行業的內幕。彈性也太大了!想怎么報就怎么報,全憑各人良心。 可問題是,榮府為什么那么好騙呢?不會有人以為是,王夫人大慈大悲吧? 周瑞因為爭買土地,和王狗兒共過事。請注意,作者用的詞是【爭買】,不是正常的買。跟爭搶差不多少哦。 他能跟莊稼人串通,爭買土地,說明他對田產財政很敏感,也很善于從中謀利,是個黑道白道都混得開的人。但作收租人時,怎么那么好騙呢? 不用再分析下去了吧。相信每年交租時,莊頭和王夫人都樂開了花,唯有榮國府的庫房愁哭了。 ![]() 賈府的奢靡,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很多人認為,賈府敗在花錢太多,尤其是賈母太會享受。 不錯,如果儉省點,肯定有好處。可是各位想過嗎,開源和節流,開源才是本質吧! 沒有足夠高的收入,會有那么大的派頭嗎?既然賈府長期形成了吃穿用度的高標準,肯定有原因、有底氣。 能扎這么大架子,肯定有那么多材料。如果每年收入60萬兩,任憑她們怎么花,也花不完。但實際情況是,大量的銀錢中飽私囊,收入年年縮水。到了后期,連好點的糧食都供應不上了。 各位讀者,你可知道,糧食不夠吃這情節有多好笑嗎?! 放在普通人家,當然不可笑,但賈家有那么多爵田,糧食不是買的,是交租交上來的。況且爵俸和官俸里,還含有大量的祿米。這樣的人家沒米吃,呵呵~ 真正是抱著聚寶盆,活活餓死!諷刺到了極致!! 家有兩畝地,尚且餓不著。賈家龐大的田產竟然是擺設?到底錢都去哪兒了,物都去哪兒了,你們想吧。 ![]() 07小結榮國府為什么越來越窮,為什么入不敷出,為什么從百年望族逐漸走向千瘡百孔? 正確答案是:全因為王夫人的蛀蟲管理。 大家看賈府生活奢靡,那是浮于表象的東西,是結果,不是原因。原因只與管家人有關。 收支兩條線,本文寫了這么多,僅僅解析了收入這條線。其實在支出那條線上,王夫人玩的貓膩更多。以后會再解析。 冷子興當初感嘆賈府衰落,先說了人口太多、消耗太大、不知儉省,但臨到最后,他才說出重點【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沒幾個人看得懂,曹公真正痛心的是:家有千口無人主持,無人規劃管理。以至于大權旁落,奸佞得便,最終被腐蝕一空。 ![]() 說明一下:因為連發相似的話題,會影響推薦度。所以晴雯的身世會稍后解讀,請諒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