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眾所周知,紅軍有三大主力軍,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 土地革命時期,紅四方面軍在開辟革命根據地,堅持武裝斗爭,既創造了輝煌的業績,也經歷過曲折艱辛的歷程,涌現出很多能征善戰的名將。 尤其是中央紅軍反“圍剿”失利后,紅四方面軍實力位居紅軍三大主力之首,為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發揮不可取代的作用。 ![]() 紅四方面軍軍旗 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總共有11個軍,21位軍長。 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01、紅1軍紅1軍是鄂豫皖蘇區最精銳的主力部隊之一,前身是黃麻起義部隊。 1930年春,紅31師、32師、33師勝利會師,合編為紅1軍。 由許繼慎任軍長,曹大駿任政委,徐向前任副軍長,熊受喧任政治部主任。 下轄紅1師(師長徐向前兼任,政委戴克敏)、紅2師(師長漆德偉,政委王培吾)、紅3師(師長周維炯,政委姜鏡堂)。 ![]() 紅四方面紅1軍軍長、36位軍事家之一,許繼慎 ,如果不犧牲很有可能成為元帥 軍長許繼慎,1931年11月被張國燾冤殺,年僅30歲,后入選36位軍事家。 02、紅4軍紅4軍,是鄂豫皖蘇區最精銳的主力部隊之一。 1931年1月,紅1軍與紅15軍在商城會師,兩軍合編為紅4軍。 由曠繼勛任軍長,余篤山任政委,徐向前任參謀長,曹大駿任政治部主任。 (徐向前元帥雖然只擔任參謀長,卻是紅4軍軍事靈魂人物,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轄紅10師(師長蔡申熙,政委陳奇)、紅11師(師長許繼慎,政委龐永俊),紅12師(師長、政委由許繼慎、龐永俊改任)。 ![]() 紅4軍首任軍長曠繼勛,如不犧牲,也是大將以上軍銜 首任軍長曠繼勛,1933年6月被張國燾冤殺,年僅38歲。 曠繼勛犧牲后,王宏坤接任紅4軍軍長,政委周純全。 ![]() 紅4軍軍長王宏坤,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病逝,享年84歲 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后,紅4軍軍部進行調整: 由許世友任軍長,王建安任政委,張宗遜任參謀長,劉志堅任政治部主任。 下轄紅10師(師長王友鉤、政委葉道志)、紅11師(師長周世元、政委陳錫聯)、紅12師(師長張賢約、政委胡奇才)。 ![]() 紅4軍軍長許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5年病逝,享年79歲 1936年10月22日,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這標志著長征的勝利。 紅4軍軍部再次調整,由陳再道任軍長,王宏坤任政委,耿飚任參謀長。 ![]() 紅4軍軍長陳再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病逝,享年84歲 03、紅9軍紅9軍是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之一,1933年7月,紅12師和地方游擊部隊在四川南江合編為紅9軍。 由何畏任軍長,詹才芳任政委,許世友任副軍長,王學禮任參謀長,王新亭任政治部主任。 初轄紅25師(師長許世友兼任、政委陳海松)、紅27師(師長王學禮、政委陳修神)。 軍長何畏1938年脫離部隊,不知所蹤(一說1960年病逝)。 ![]() 紅9軍軍長孫玉清 后由孫玉清接任軍長。 1936年10月,紅軍組成西路軍,西路軍有三大主力4紅5軍、紅9軍、紅30軍,其中紅9軍實力最為強勁。 11月,古浪之戰,紅9軍因指揮失誤,損失慘重,傷亡近1/3,軍長孫玉清被撤職。 不久,紅9軍在突圍中,孫玉清因叛徒告密,不幸被俘,1937年5月,孫玉清壯烈犧牲,年僅32歲。 孫玉清撤職后,由原紅一方面軍的李聚奎接任軍長。 ![]() 紅9軍軍長李聚奎,195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有將圣之譽。1995年李聚奎病逝,享年91歲 李聚奎上任軍長后不久,西路軍副總指揮王樹聲兼任紅9軍軍長。 ![]() 王樹聲,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王樹聲病逝,享年69歲 04、紅11軍紅11軍是紅四方面軍發家主力部隊之一,1928年7月,黃麻起義部隊改編為紅11軍,初轄紅31師。 由吳光浩任軍長兼師長,戴克敏任黨代表(即政委),曹學楷任參謀長,陳定侯任政治部主任。 后又9相繼擴編了紅32師(師長周維炯,黨代表徐其虛),紅33師(師長徐百川,政治部主任姜鏡堂)。 1930年,紅11軍被改編為紅1軍。 ![]() 紅11軍軍長吳光浩1929年5月,不幸犧牲,年僅23歲 05、紅15軍1930年10月,紅一方面軍攻打長沙失利,紅8軍部隊與鄂東南、贛東北部分游擊隊改編為紅15軍,轉戰鄂東南。 紅15軍由蔡申熙任軍長,陳奇任政委,周吉可任政治部主任,只轄兩個團。 1931年1月,紅15軍與紅1軍在商城會師后合編為紅4軍。 ![]() 紅15軍軍長蔡申熙1932年10月壯烈犧牲,年僅26歲,后入選36位軍事家 06、紅25軍紅25軍是紅四方面軍最傳奇的部隊,沒有之一,也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部隊。 紅25軍走出過1位開國大將(徐海東)、2位開國上將(劉震、韓先楚)、6位開國中將、88位開國少將,共97位開國將軍。 1931年10月25日,紅4軍部分部隊與地方游擊隊合編在安徽六安合編為紅25軍,初轄紅73師。 由曠繼勛任軍長,王平章任政治委員,后蔡申熙接任軍長。 1932年10月,鄂豫皖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紅四方面軍各部損失慘重,紅25軍軍長蔡申熙犧牲,紅四方面軍主力被迫撤離。 紅25軍一部分兵力被打散編入紅四方面軍各部轉戰川陜,另外一部分兵力在徐海東的率領下留守根據地,紅25軍番號實際暫時被撤銷。 1932年11月30日,鄂豫皖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的各部紅軍、傷員與紅7軍等部7000余人重組為紅25軍。 由吳煥先任軍長,王平章任政委。 ![]() 紅25軍軍長吳煥先1935年8月壯烈犧牲,年僅28歲,他對開國上將韓先楚影響極大,韓先楚非常敬佩他 紅25軍重組不久,在鄂豫皖根據地生根發芽,越打越強。 這引起了蔣介石極大的恐慌。 1934年2月,蔣介石任命張學良為“鄂豫皖三省剿匪副總司令”,調集重兵對留守鄂豫皖根據地的紅軍各部,發起更為殘酷的“圍剿”,企圖將肅清根據地內所有紅軍部隊。 4月,鄂豫皖省委集中兵力,將紅28軍并入紅25軍。 由徐海東任軍長,吳煥先任政委。 ![]() 紅25軍軍長徐海東,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0年病逝,享年70歲 紅25軍在徐海東的率領,頑強拼搏,浴血奮戰,打退了張學良一次又一次進攻,但處境也愈發艱難。 9月,周恩來代表軍委中央派紅22師師長程子華奔赴鄂豫皖根據地,擔任紅25軍參謀長,傳達中央指示,指導紅25軍進行戰略轉移。 程子華抵達鄂豫皖根據地后,軍長徐海東大公無私、高風亮節,主動提出讓程子華擔任軍長。 紅25軍隨即重組,由程子華任軍長、徐海東任副軍長,吳煥先任政委。 ![]() 紅25軍軍長程子華后來曾擔任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司令員,以他的資歷和戰功可授予大將軍銜,因為轉入地方工作,未授銜,他是解放軍唯一沒有被授銜的兵團司令員,如果參加授銜,必定是大將軍銜,由此有無銜大將之譽,1991年程子華病逝,享年91歲 程子華擔任紅25軍軍長不久,紅25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為旗號,沖破敵人封鎖,撤離鄂豫皖根據地,開始進行長征。 1935年9月7日,部隊抵達合水后,程子華改任鄂豫陜代理省委書記兼紅25軍政委,徐海東改任軍長。 9月16日,紅25軍與劉志丹率領的紅26軍、紅27軍在延川會師。 會師后,三軍合編為紅15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程子華任政委。 ![]() 紅25軍長征路線圖 程子華、徐海東率領紅25軍創造了一個奇跡。 紅25軍是唯一一支長征結束時兵力多于出發時的部隊(長征勝利后多了800余人),而且紅25軍還在長征途中開辟了新根據地(鄂豫陜根據地)并始終堅守到底。 這樣的壯舉在所有紅軍部隊當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07、紅27軍1932年10月2日,紅27師79團與皖西北地方游擊部隊合編為紅27軍。 由劉士奇任軍長,郭述申任政委,吳寶財任副軍長,江求順任政治部主任。 下轄紅79師(師長徐海東),紅81師(師長劉士奇兼任)。 11月24日,紅27軍番號撤銷,部隊編入紅25軍和紅28軍。 ![]() 紅27軍軍長劉士奇,1933年被張國燾冤殺,年僅31歲 08、紅28軍1933年1月,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后,原紅25軍221團與特務營及地方游擊部隊合編為紅28軍。 由廖榮坤任軍長,王平章任政委。 ![]() 紅28軍軍長廖榮坤,1933年被冤殺,年僅30歲 1933年10月,紅28軍與重返皖西的紅25軍74師會師,紅28軍軍部重組。 由徐海東任軍長,郭述申任政委。 不久,紅28軍編入紅25軍。 1935年2月,紅25軍留守部隊與鄂東北獨立團重組紅28軍,當時未設立軍長,由高敬亭任政委。 ![]() 紅25軍政委高敬亭 抗戰爆發后,高敬亭率紅28軍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 09、紅30軍1933年7月,紅11師與地方游擊部隊在川陜地區合編為紅30軍。 由余天云任軍長,李先念任政委,下轄紅88師(師長熊厚發,政委鄭維山),紅89師(師長徐世奎、政委杜義德),紅90師(師長鄒洪盛、政委程世才)。 ![]() 紅30軍軍長余天云1936年4月犧牲,年僅25歲 余天云犧牲后,程世才接任軍長。 ![]() 紅30軍軍長程世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0年病逝,享年78歲 10、紅31軍1933年7月,紅73師與地方游擊部隊在四川合編為紅31軍,由王樹聲任軍長,張廣才任政委,黃超任政治部主任。 10月,儀南戰役和宣達戰役結束后,孫玉清改任紅31軍軍長,詹才芳任政委。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后,余天云改任紅31軍長。 1936年5月,康道爐戰役后,副總指揮王樹聲兼任軍長。 7月,蕭克改任紅31軍軍長。 ![]() 紅31軍軍長蕭克,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2008年,蕭克病逝,享年101歲 11、紅33軍1933年11月,宣漢戰役結束后,王維舟率領的川東游擊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 川東游擊隊改編為紅33軍,由王維舟任軍長,楊克明任政委,羅南輝任副軍長。 下轄紅97師(師長蔣群麟)、紅98師(師長冉南軒)、紅99師(師長王波)。 ![]() 紅33軍軍長王維舟未授銜,1970年病逝,享年83歲 1935年7月,羅南輝改任紅33軍軍長,張廣才任政委。 ![]() 紅33軍軍長羅南輝,槍法出眾,百發百中,單兵作戰能力極強,有紅軍兵王之譽,1936年10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1936年1月,紅33軍編入紅5軍,紅3軍番號隨即被撤銷。 結語以上就是紅四方面11個軍軍長名單,除去重復擔任其余番號軍長之外,總共有21位軍長,有10位壯烈犧牲! ![]() 紅軍烈士,豐碑永存 只有8位軍長參加了開國大授銜,分別是: 大將:徐海東,王樹聲; 上將:王宏坤、許世友、陳再道、李聚奎、蕭克(一般認為,李聚奎出自紅一方面軍、蕭克紅二方面軍); 中將:程世才。 紅四方面軍為革命勝利所做出的貢獻和犧牲,由此可見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