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文史常識一

     zhaoguangqing 2022-09-09 發布于北京

    1. 廟號。

    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等。一般認為,廟號起源于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保h朝以后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于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后世多習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劉邦外,繼嗣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謚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恒為太宗(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劉秀上廟號)、劉奭高宗孝元皇帝(劉衎上廟號)、劉驁為統宗孝成皇帝;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劉莊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泛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后,由于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并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高祖(太祖) 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比如劉邦,比如李淵、比如楊堅等,特別是劉邦,稱呼為漢高祖,但是,廟號又作太祖,為什么呢?其實,只要看過《漢書詳解》一書就知道內里了,書中介紹說:“蓋邦配天地,是為高祖,而尊號加之于上,雖昭穆之太祖廟,此亦高祖之廟也?!睋Q言之,就是劉邦既是漢高祖,也是漢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義。宋太祖趙匡胤。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隋高祖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
    世祖  一般作為斷代史開創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啟下的人物的特定廟號,也有作為開基者的,例如三國的曹丕和西晉的司馬炎、蒙元的忽必烈等都是世祖的廟號。大抵上因為他們都不是王朝的建立者。劉秀是漢世祖,此后,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等基本都是這樣的由來。隋煬帝楊廣。
    太宗  這是僅次于太祖的所謂昭穆制度最為重要的環節。歷史上謚號太宗的從漢太宗算起,總計大小十余幾,如唐太宗、宋太宗、明太宗朱棣(初為太宗,后改為成祖)、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等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開創者。其中像李世民完全可以稱得上千古一帝了。而明太宗朱棣之于明王朝也是一個最大的分水嶺,從他開始算起,明朝開始著力經營北方,政治中心北移,形成了后來幾百年的政治格局。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漢太宗文帝劉恒。遼太宗耶律德光。
    世宗 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說就是統緒自此開始,自此開世的意思,漢武帝劉徹死后就是廟號世宗,而漢家的統緒也是從漢武帝開始發生新的轉移,我們都知道漢景帝本來是準備傳位給長子劉榮的,只是因為長公主的離間,才使得一個普通的膠東王得以繼承大位。唐朝因為要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既沒有世祖,也沒有世宗,宋朝延襲了唐朝,所以,也沒有世宗。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
    高宗  歷史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謚法為高宗的一般都是王朝中衰的制造者,要么就是陰險毒辣的代名詞,比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趙構、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帝,窩囊廢唐高宗是個例外,漢朝的高宗漢元帝昏聵不堪。
    仁宗  正統王朝中有四個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總體說來都是他們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復了科舉制度,這在蒙元只有世祖時期才有過的事情。
    神宗和德宗  這兩個廟號也不是什么好家伙,雖則當時上廟號的時候一定是深思熟慮的,但是,從歷史巧合來看,也是麻煩多多,宋神宗趙頊的王安石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了黨爭,明神宗萬歷的所作所為大家更是清楚了。所以,滿清也不選神宗作為廟號。德宗其實也不是什么好的廟號,唐德宗李適、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帝都是一生遭遇離亂,當然,這些和廟號本身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重要的還是王朝和皇帝本身的作為。

    2. 謚號。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或謚號。“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钡弁醯闹u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由朝廷賜予。
    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謚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謚。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謚法應當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現在得到廣泛認同。秦始皇認為謚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之后又恢復了謚號。
    所謂謚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么能力的,質帝、沖帝、少帝(后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謚號)、廢帝(后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謚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謚號)、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了。
    謚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謚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謚號在死后由別人評定并授予。君主的謚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謚號帶有評判性,相當于蓋棺定論。
    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謚,嗣皇帝定謚。西周東周的天子,各國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謚資格;漢朝規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謚資格;唐朝規定職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謚資格;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一般由禮部(禮官)主持,在皇帝同意的情況下賜謚。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謚號,則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謚,與朝廷頒賜的不同。
    逸周書·謚法解第五十四節錄: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于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謚。遂敘謚法。謚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靖民則法曰皇。靖安。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仁義所往曰王。民往歸之。立志及眾曰公。志無私也。執應八方曰侯。所執行八方應之。照臨四方曰明。以明照之。譖訴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禮曰文?;荻卸Y。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綏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諫爭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諫。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欲,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能思辯眾曰元。別之,使各有次。行義說民曰元。民說其義。始建國都曰元。非善之長,何以始之。主義行德曰元。以義為主,行德政。剛德克就曰肅。成其敬使為終。執心決斷曰肅。言嚴果。除殘去虐曰湯。殺戮無辜曰厲。壅遏不通曰幽。弱損不凌。蚤孤鋪位曰幽。鋪位即位而卒。動祭亂常曰幽。易神之班。好內遠禮曰煬。朋淫于家,不奉禮。去禮遠眾曰煬。不率禮,不親長。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3.年號。

    指用于紀年的名號。發端于中國,后來日本在7世紀后期、越南在10世紀都因為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年號;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以及高麗和蒙古國建國初年受到中國影響,都曾使用過年號。目前仍使用皇帝年號的是日本。
    年號的字數一般為兩字。有少數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中國的紀年,在漢武帝之前,只有年數,史家以王號紀年,比如周赧王二年、魯隱公元年等。從漢文帝開始實行改元。有的時候就把漢文帝前元和后元稱為中國最早的年號。但是這只是紀年方面的改進,不具備年號的真正意義。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以前帝王沒有年號,此是始創,并為后來帝王所沿用。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會改元紀年,并同時改變年號。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一個皇帝年號也有多個。到了明清兩朝,基本上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因此也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例如康熙帝。有兩個例外,一是明英宗有兩個年號:分別是正統和天順,是因為他前后兩次登基(南宮復辟);另一個是清太宗皇太極,他于明天啟六年(1626年)在沈陽繼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聰;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改國號大清,正式稱帝,所以改元崇德。
    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廢除年號紀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國紀年。雖然在袁世凱稱帝時使用過“洪憲”的年號,而愛新覺羅溥儀在擔任滿洲國執政和皇帝時分別使用過大同和康德的年號,但是通常不為中國正統史書所承認,而認為中國皇帝的最后一個年號為清末的“宣統”(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著名年號:開皇(581年二月—600年十二月):隋朝政權隋文帝楊堅的年號,歷時19年余。大業:605年—617年。“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一共23余年,李世民的英明執政也叫貞觀之治。開元:713年—741年;天寶:742年—756年。建?。?60年—963年。慶歷(1041年十一月-1048年)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北宋使用該年號共計8年。熙寧:(元年:1068年 - 末年:1077年)是北宋時宋神宗趙頊的一個年號,共計10年。以王安石在此期間變法而聞名,稱“熙寧變法”。靖康:1126年—1127年。建炎:1128年—1130年;紹興:1131年—1162年。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號。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子,也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至元從1264年到1294年,共歷經30年,另外元惠宗在位時有六年也是使用這個年號的,所以元朝使用至元這個年號一共36年。洪武:1368年—1398年。建文:1399年—1402年。永樂:1403年—1424年。萬歷(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萬歷這個年號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天命(元年:1616年—末年:1626年)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即汗位,建立大金(史稱后金)政權后所使用的年號。順治:1644年—1661年??滴酰?662年—1722年。雍正:1723年—1735年。乾?。?736年—1795年。道光:1821年—1850年。咸豐:1851年—1861年。同治:1862年—1874年。光緒:1875年—1908年。宣統:1909年—1911年、1917年7月1日至7月12日。


    4.尊號。

    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稱號?;实鄣姆Q號有三種:尊號、謚號、廟號。根據司馬光《司馬文正集》二十六《請不受尊號札子》記載,從唐代起,皇帝有尊號。唐以前,天子尊稱皇帝,嗣位皇帝尊稱前帝為太上皇,前皇后為皇太后、太皇太后,無其他稱號。


    5.避諱。

    古代君王或尊親為了顯示威嚴,規定人們說話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寫其名,而以別的字相代替。
    起源于西周。《左傳·桓公六年》說:“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禮記·檀弓下》也說:“卒哭而諱,生事畢而鬼事始也?!薄豆騻鳌らh公元年》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
    國諱 指舉國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須遵循的避諱。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稱君諱、公諱。后來擴大,諱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號、帝后謚號、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秦始皇正月出生,取名“趙政(趙正)”,《史記索隱》在《秦楚之際月表》“端月”下注稱因避始皇諱,改“正月”為“端月”。又,一九七五年底,在湖北云夢縣睡虎地考古發掘戰國末至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簡,有一批叫做《語書》的竹簡,其中幾處遇到“正”字,都作“端”字,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端”應為“正”。顯然是為了避始皇諱而改的。但在《史記·李斯列傳》“將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并不諱“正”。
      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為“荊”。
      呂后名雉,當時文書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雞”二字代替。
      漢文帝名叫劉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為“常山”,齊國權臣陳恒于是也就成了“田?!?。
      漢武帝叫劉徹,漢初有個知名辯士叫蒯徹,史書上就改稱蒯徹為“蒯通”。
      漢宣帝名劉詢,故荀子在漢代成為“孫卿”。
      漢光帝名叫劉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稱改為“茂才”。
      漢明帝叫劉莊,當時竟把《莊子》一書改稱為《嚴子》。
      宋仁宗名趙禎,蒸包子蒸饅頭的“蒸”字就得改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構,為避“構”字而牽及“夠”等字達五十多個!
      宋欽宗名趙桓,故齊桓公宋代成為齊威公。
      王嬙字昭君,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
      晉簡文帝鄭后小字阿春,用作書名的春秋改為“陽秋”。晉人孫盛所撰史書因名《晉陽秋》。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觀世音略稱為“觀音”,民部改稱為“戶部”。
      女真族唐時服屬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諱,嘗改稱為“女直”。
      唐代宗名豫,薯蕷曾經改名為“薯藥”;宋英宗名曙,薯藥又改名為“山藥”。
      清代入關代明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福臨,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曾下詔布恩,特許臣民可不避諱福字,假惺惺說:“不可為聯一人,致使天下之人無福?!蹦丝谘锤?,有清一代竟大興駭人聽聞的文字獄,其中多有涉及避諱的奇談怪論。
      康熙年間,因明大學士朱國禎生前在經清人莊廷鑨冒名出版的《明書》中曾直書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名,輾轉株連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訂、校閱、寫序、署名、刻字、印刷、賣書、藏書、官員等達數百人,處死刑者七十余人。
      雍正年間,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詩經》中的“維民所止”作為試題,經人告發說題中“維止”二字是暗示將“雍正”砍頭示眾,病死獄中慘遭戮尸梟首,兒子處斬,兄侄流放。
    乾隆年間,內閣學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說,以“乾三爻不象龍”為試題,題中有“乾龍”二字,龍與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斷頭臺。舉人王錫侯刪改欽定的《康熙字典》,重編作《字貫》,觸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名,判處斬刑,封疆大吏也因失察革職治罪。
    家諱,是家族內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須在言行、作文章時避開以此為名的事物。它其實是國諱的一種延伸,同國諱一樣是封建等級、倫理觀念的體現。又稱私諱。
    如淮南王劉安父名長,他主持編寫的《淮南子·齊俗訓》中引《老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時,改為“高下相傾,短修相形”。
    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號稱“詩鬼”的李賀了,就因為他父親名叫晉肅,“進”與“晉”音同而犯家諱,便不能參加進士考試,縱然他才華橫溢,也終無用武之地,終生不得志,27歲便郁郁寡歡而死。韓愈因此憤而作《諱辯》,質問道:“父親叫晉肅,兒子就不能考進士;那如果父親叫仁,兒子豈不是不能作人了嗎?”但他的這篇文章,卻遭到了士大夫們的攻擊詆毀。
    《唐律》中規定:凡是官職名稱或府號犯了父祖的諱,不得“冒榮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長安縣任職;父祖名中有“?!钡模坏萌翁K轮械墓俾?。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職,一經查出后削去官職,并判一年的刑罰,無怪乎古時的人對諱咿恐避之不及呢。但比起國諱,家諱中寄寓著對長輩們的親敬、崇仰與懷念之情,帶有更多的自發性。
    宋大觀四年,為避孔子諱,朝廷規定改瑕丘縣為瑕縣,龔丘縣為龔縣。甚至,連孔子的母親的名“征在”,在列入避諱之列。從宋代一直到清代,無不對這個“丘”字避而遠之。寫起來或缺一筆,或寫作“某”,或用朱筆圈之。讀起來或讀為“區”,或讀作“休”,不一而足。從宋代起,姓丘的就因為犯了孔子的諱而被迫多掛了一個耳朵,寫作“邱”,一直到五四運動以后,在“打倒孔家店”的呼聲中,一些姓“邱”的學者才憤憤不平地把這個掛了近千年的耳朵去掉,重新姓了“丘”。
    避諱的對象有四類:一是帝王,對當代帝王及本朝歷代皇帝之名進行避諱,屬于當時的“國諱”或“公諱”。如在劉秀時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詔門聯中不許有五福臨門四字,為的是避諱順治帝福臨之名。二是諱長官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甚至一些驕橫的官員嚴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諱。陸游編著的《老學庵筆記》記有一故事:一個叫田登的州官不準下屬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準寫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燈三天。寫布告的小吏不敢寫燈字,改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笑話。三是避圣賢,主要指避至圣先師孔子和亞圣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長輩,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與別人交往時應避對方的長輩之諱,否則極為失禮。
    古人常需避諱,他們在小心謹慎之中總結了種種避諱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改字法、缺筆法和空字法。次要有兩種避名稱字和改變稱呼。
    避名稱字即遇人名犯諱,則避用其名而只以字稱。南朝劉宋,王懿字仲德,王睿字符德,兄弟名犯晉宣、元二帝諱,因此以字相稱;房玄齡等撰《晉書》,避唐高祖諱,避名稱字,所以公孫淵就稱公孫文懿,劉淵就稱劉元海,褚淵就稱褚彥回。
    為了盡量克服避諱帶來的弊端,減少諱字,封建帝王采取了兩種約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采用單名(單名所諱之字比之復名要少一半)。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采用“難知而易諱”的原則,多取單名,盡量用冷僻字,如唐僖宗名“儇”(Xuan),明穆宗名“載垕”(hou),武則天自造名字“曌”(zhao)。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啪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伊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无码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无码电影|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AV老司机色爱区综合|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av|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性一交一乱一伦| 久久经精品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481页|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caoporn成人免费公开|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午夜福利|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五月天天天综合精品无码|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av| 成AV人电影在线观看|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96在线看片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最大的熟女水蜜桃AV网站|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国内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