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也說民國時期的洛寧籍軍人

     大美洛寧 2022-09-12 發布于河南

    近代以來,洛寧一直是個兵員大縣,軍事人才層出不窮,將級軍官代有人出。究其源流,有其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原因。宏觀方面是社會大背景影響,進入民國以后,軍閥割據,土地兼并現象仍十分嚴重,我縣河底城村張家曾掛過“雙千頃牌”,乃洛寧、新安、澠池、宜陽、嵩縣五縣的首戶,民初尚有土地五百余頃,包括竹園地二十余頃。農村土地大半集中于地主手中,如西山上戈“喬、馬、商、劉”四大家族,洛河南的坡頭雷,寨子韋及城東首戶,素有“京客”之稱的王協王之春等戶,如日中天。中下產之家艱難度日。微觀方面是我縣交通閉塞,物產困乏,文化落后,種種原因,迫使一部分窮困饑民,因生活所迫,拉桿起事,鋌而走險,占山為王,打家劫舍。
    民國年間,河南有一句俗語:“洛寧有兩大特產,一是竹子,二是刀客。”由此可見洛寧土匪的眾多。刀客為維持生計,四處劫掠,綁票勒贖,二十余年幾無寧日,洛寧群眾苦痛難以盡述。
    辛亥革命后社會總體還是前進和進步的。帝制獨裁背道而馳,民主共和逐步深入人心,洛寧刀客走上正路也是從此歸化為始的,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參加當時的進步革命活動。興華丁同升(丁老八)辛亥革命爆發后率部下參加了張鈁等人組織的陜豫東征軍,手下的桿首們也都當上了各級軍官。當時盛傳“要當官,必拉桿”。丁老八開創了我縣就撫從軍的先例。

    鎮嵩軍劉振華又敞開著收編擴軍之門,熬莊梅發魁接過丁同升衣缽參加鎮嵩軍,開創了有史以來洛寧人參軍的鼎盛局面。梅發魁帶出的親朋故舊僅王范鎮就有幾十人之多,名者數人:副官長阮鳳儀、參謀長李培材、參議劉樹勛、李錫元、韋英三;團長李瑞亭(又名李九)、營副趙延義(寨溝人)等。僅梅發魁1925年一次在洛寧征兵30個營,為我縣歷史上征兵人數最多的一次,也為有志之士從軍發展指引了一條道路。
    梅發魁作為洛寧籍舊時代軍人,創造了幾個洛寧第一:軍銜最高“陸軍中將”;職務最高“第八方面軍第五軍軍長”;創下洛寧歷史上征兵最多一次“征兵三千”;第一個在洛寧設立公館“國民軍第八方面軍第五軍辦事處”,又稱“梅公館”。
    參軍當兵成了洛寧人謀生的一種重要途徑。洛寧人自古民風彪悍,血性方鋼,有舍生忘死,殺身成仁之風。不說綠林強人李其芳、李元周抗擊日寇,為國捐軀,血染疆場,其中弟兄雙烈,國民黨陸軍第六十五師一九五旅三八九團二營營長王范人劉建勛(?年-1937年)其弟劉建宜,抗日戰爭爆發后亦屢立戰功,忻口之役,與兄同時英勇犧牲。弟兄檔案現存南京國家第二歷史檔案館。
    夏維禮,原名全禮、號張初。生于光緒三十年(公元1905年1月),趙村鄉東王村下地人。1924年冬,離開家鄉投奔軍隊,歷任排、連、團長,后晉升為師長。“九一八”事變后,任晉察國民黨抗日戰區游擊大隊司令。
    忻口戰役是抗戰時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歷時最久、敵我雙方傷亡均極為慘重的一次激烈戰斗。抗日戰爭開始后,由鎮嵩軍改編的第15軍北上抗日,劉茂恩率部參加該戰的十五軍所轄兩個師,六十五師(劉茂恩兼師長)及武庭麟的六十四師,這個部隊的前身是民元時代的鎮嵩軍,骨干多系洛寧、嵩縣一帶人素性強悍,富有作戰經驗。這是歷史對近代洛寧軍人的公允之評(見《河南文史資料》第16輯82頁)。該部先后參加過太原會戰、中條山會戰、豫中會戰等,并曾在雁門關與八路軍并肩作戰。譜寫了一曲豫西子弟兵浴血保家衛國的壯歌!
    抗戰時期,僅黃埔軍校就有一百余名洛寧籍學員。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1937年8月日軍侵略南京。其后,黃埔十一期學員由南京出發,經九江、武漢、四川、銅梁,至1938年11月到成都。十六個月間學校四易其地,學生長途跋涉,櫛風沐雨,艱苦備嘗,均能安之若素。遷校期間,因前方作戰部隊缺乏,十一、十二及十三期先后提前畢業,且在沿途各地招收十四、十五兩期學生。黃埔軍校在抗日戰爭中成了培養抗日官兵的大本營。各期畢業生都一律開赴抗日前線參戰。我縣從黃埔十一期學員王范李克勤、河底賀實,原黃埔軍校廣西桂林分校學員回族學員王范張自芳,七分校黃埔十五期學員王協王建功等100余名洛寧籍黃埔同學參加了正面抗戰。

    鎮嵩軍經過多次改編,后被編入第2集團軍第11路軍的第64、第65、第66、第67師。從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開始,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投降,八年期間,劉茂恩率領所部十五軍抗擊日軍,出生入死,由晉北、晉中、晉南到豫西、豫西南,轉戰數千里,及洛寧籍黃埔同學等抗戰軍人輾轉南北,遠赴緬、印參加多次對日作戰,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貢獻,在抗戰史冊上是應有洛寧籍軍人篇幅的。
    從民國肇始及抗戰勝利,洛寧走出了四位將級軍官(未統計去臺人員)。中將一人,前鎮嵩軍陸軍第三十五師六十九旅旅長,國民革命軍第八方面軍第五軍軍長陸軍中將梅發魁;少將級軍官三人,同盟會會員王化南將軍、抗戰英雄段國杰將軍、趙致卿將軍。
    另有資料說,長水寧老七(寧志明)歿后,雖然墓前樹碑上書“陸軍少將旅長寧志明陣亡碑”,疑為寧去世后梅發魁所謚追封。西長水劉維禮(字遵三),1923年投奔山東韓復渠部下,升任團長,后因剿匪有功,擢升為少將副旅長。一家之言,實未見正史所載也,僅為參考。

    王化南(1885年-1959年),幼名喜泉,字文軒。洛寧縣故縣河東村人,1906年經唐河縣李新梅和南陽王葉三介紹加入了同盟會。1911年冬,帶丁同升投奔陜西秦隴復漢軍,被任命為招討使。1914年任國民革命軍駐西安的第七路軍第四團團長(上校銜)。1918年第七路軍編入靖國軍建制,晉升為陸軍少將旅長。1930年任二十路軍七十六師二二八旅旅長,后任該師副師長。1937年率部參加淞滬戰役。后在二十路軍司令部副官處任副官長,協助張鈁處理外交、后勤諸事宜。1941年-1943年,在西安“河南同鄉會”任副會長。其在會長張鈁領導下,為同鄉會做了不少工作,籌集到的資金、物品幫助許多在陜西的河南難民渡過了難關。

    段國杰(1910年-2000年)字軼材,河南洛寧縣景陽鎮亢洼村人。
    歷任參謀、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1929年冬天,段國杰在洛陽加入了國民黨西北軍獨立第二旅,開始了軍人生涯。獨立二旅幾經改編成為國民黨二軍76師。這支部隊在抗戰初期,曾參加淞滬保衛戰外圍的福山口戰役。后來參加了廣東韶關戰役和廣西的昆侖山戰役。由于作戰勇敢,屢建戰功,他由一名文書成長為一名軍事指揮官。
    1943年,76師被編入遠征軍序列,擔任滇緬邊境怒江東岸鎮康一帶防守。在全民抗戰的關鍵時刻,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日寇切斷了滇緬公路,盟軍大量援華作戰物資滯留印度。為打通中印公路,1944年5月,遠征軍開始新的反攻。由11、20集團軍派出加強團,強渡怒江,占領西岸日軍據點,掩護主力渡江。段時任第二軍76師228團團長,奉命率一個加強團為渡江先頭部隊。

    1944年5月14日,敵軍由芒市增援向大尖山反撲,自晨入暮,連攻三次均被我軍擊退。入夜,日軍第四次進攻,占領了與大尖山相連的一個山頭,戰況激烈。我軍集中全團30余門迫擊炮、火焰噴射器,將敵人山頭打成一片火海,殘敵潰逃。228團堅守大尖山27天,完成了掩護主力渡江的任務。6月9日我二軍主力渡過,10日,228團向平戛進攻,將敵擊潰。段親手打死日軍中佐滕九勝三。因怒江反擊戰的杰出戰績而獲得當時國民政府頒發的二級云麾勛章,晉升為少將軍銜。
    1947年任第13綏靖區第4處處長,1948年任第15軍243師少將師長,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郫縣參加起義。后任解放軍第50軍167師副師長、中南軍區高級步校裝甲系教官,湖北省內河航運管理局副局長、湖北省交通廳副廳長、省政府參事等職。先后當選為。湖北民革黨員,湖北省人大和政協常委。2000年2月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漢口臺北路寓所去世,享年90歲。

    趙致卿,字錫九(1910年-2000年11月),洛寧縣底張鄉南安溝村人,軍人出身。曾任國民革命軍123軍345師少將副師長兼團長。1949年率部千余人起義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167師500團團長。
    趙致卿少讀私塾,后考入洛陽中學,因家貧中途失學。1926年冬,加入中國國民黨,同年參加縣黨部舉辦的“中山主義講習班”。1928年后任縣學生聯合會委員、宣傳部副主任、第四區副區長等職。
    1930年,任中華國民革命軍陸軍獨立第一旅少尉書記、中尉副官、代理連長等職。1933年,任第七十六師特務團輜重兵營中尉副營長。1934年,赴“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浦學校)洛陽分校”第三期軍官班訓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趙參加了著名的“上海戰役”、“鞠湖保衛戰”、“南潯鐵路戰役”、“奧北戰役”、“桂南及鄂西戰役”。
    1942年編入遠征軍,參加了滇西、怒江諸戰役,先后任連長、營長、團長。抗戰勝利后,趙致卿被任命為第十三綏靖司令部上校處長、監察官兼綏靖區軍政干訓班教育長。1949年,調任第14兵團第123軍345師任副師長兼團長。當年12月,趙致卿率千余名官兵在成都起義。1950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50軍第167師第500團團長。1953年12月,轉業到湖北榮軍學校任教。1956年加入民革;1958年1月,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研究員,1984年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享受廳級干部待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往事如煙如風,民國時期豫西洛寧健兒投軍從容,捍衛共和,抗擊日寇,保家衛國,血染風采,青史流芳。新中國成立,新舊兩代洛寧籍軍人為捍衛國防,建設新中國,嘔心瀝血,苦練本領,軍功卓著,輝耀華夏。
    俱往矣,了不起的民國時期的洛寧軍人!
    王嘉飛作品集錦
    責任
    年味
    大總管
    風雨故交
    清明祭語
    洛寧撈湯
    上墳舊事
    茶香王范
    榮國大夫
    禹門河情話
    憶洛寧吃桌
    也說軍長梅發魁
    洛寧冷面浸酷暑
    洛寧酸滾水泡饃
    請到洛寧來喝湯
    那年——1938
    教澤光輝映河洛
    洛寧人的說話藝術
    我讀《洛寧史話》
    將星閃爍映國杰
    請您到洛寧來喝湯
    堅決聽黨話、跟黨走
    洛寧王范街地名簡考
    共和國英烈李翔梧家事
    永寧王范普通寺塔林謾憶
    朋友——你可曾想起了他們
    史海鉤沉——洛寧王范軼事
    王嘉飛——肝腸寸斷悼宗明
    母愛——一部永遠寫不盡的書
    不盡的思念——憶楊守智先生
    百年商業重鎮——紅色王范印象
    不能忘卻的記憶——王范街印象
    老街往事之一——桑樹底下吃肉香
    河南洛寧籍黃埔軍校同學簡考(一)
    河南洛寧籍黃埔軍校同學簡考(二)
    話說洛寧第一家照相鑲牙館之源流
    史話洛寧第一日本留學生——王范李庭彩
    尋找黃埔軍校7分校洛寧籍抗戰老兵及后人
    講好洛寧故事之飲食文化篇——洛寧雜菜湯
    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之子李鄭生教授回鄉義診
    講好洛寧故事之飲食文化篇——涼粉牛肉丸子湯
    講好洛寧故事之——飲食文化篇 話說洛寧韓家粉坊
    不該被遺忘的中國軍人——史料記錄的洛寧王范抗戰英烈
    洛寧沙梨王大哥李希賢——話說金珠果的前世今生
    碧草丹心映春輝——寫在楊北黨先生作品結集《腳印》付梓前的話語
    植根河洛,梨園苦耕結碩果 光照竹鄉,平易近人啟后昆——記族兄王照吉先生

    作者簡介:王嘉飛,王范人,祖籍城郊王協村。黃埔抗戰老兵后裔,河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員。洛寧縣衛健委職工,愛好文學書法,曾有作品在《新洛寧》、《縣域經濟》、《書城》、《牡丹》等雜志上發表。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一交一乱一伦|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高潮喷水|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严洲|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蜜TV|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日本熟妇XXXX潮喷视频| 女人被黑人躁得好爽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一区|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日日鲁鲁鲁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四五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午夜av福利|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小嫩批日出水无码视频免费|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免费无遮挡吃奶视频|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77777|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 深夜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 亚洲国产良家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欧美伦费免费全部午夜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