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是孝莊和皇太極的兒子,24歲去世,生了14個娃。他這么能生,得感謝叔皇父多爾袞,也得感謝母親孝莊。 ![]() 努爾哈赤是一代杰出梟雄,皇太極、多爾袞都是他的兒子,這兩人都和孝莊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而順治是孝莊的兒子。 孝莊,本名“布木布泰”,是個非常傳奇的女人。 她歷經4位帝王,串聯起了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還和重兵在握的多爾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她是科爾沁上美麗、有福氣的小公主,而“孝莊”,是她死后,孫子康熙皇帝給她的謚號。 ![]() 孝莊與努爾哈赤,簡簡單單的公公與兒媳。在很多影視劇中,努爾哈赤非常喜歡孝莊,經常把她接到身邊小住。 不過,在歷史上,兩人并沒有曖昧關系,只是簡簡單單的公公和兒媳。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時間線上來推論: 努爾哈赤,本來是明朝建州的左位指揮使,不甘寂寞四處征戰,統一了建州各部,自立為汗,建了“后金”政權。 孝莊與努爾哈赤的交集,應該在1625 年3月。 ![]() 這一年,13歲的孝莊被親哥哥送到盛京,專門給皇太極當側福晉,與親姑姑哲哲共事一夫。 雖說,孝莊名份上是個妾氏,但到底是科爾沁草原的小公主,努爾哈赤多少還是會出席婚宴的。 而就在幾個月后,努爾哈赤就繼續出門征戰了,中途患上了毒疽,迅速離世。 按照這個速度,孝莊和公公努爾哈赤,應該是沒有多少來往的。 ![]() 孝莊與皇太極,無可奈何的夫妻孝莊嫁給皇太極之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嫁給了皇太極,生下了好幾個女兒。孝莊嫁給皇太極的12年后,她的親姐姐海蘭珠又嫁給了皇太極。 這姑侄三人,接連被科爾沁送到皇太極身邊,目的只有一個:努力生兒子,鞏固科爾沁和皇太極的關系。
皇太極活著的時候,姑侄三人中最慘的,就是孝莊。
唯獨孝莊,在嫁給皇太極之后,情感備受冷落,地位一降再降。 ![]() 天聰初年,皇太極剛當上汗位,孝莊是西宮福晉,后宮中排名第二。 天聰六年,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嫁給了皇太極,被封為東宮福晉,孝莊的西宮福晉自然就排到了第三。 天聰八年,皇太極娶了察哈爾林丹汗的遺孀,孝莊的地位又降一級 天聰八年,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來到了盛京,此后寵冠后宮,孝莊的地位再次下降…… 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重新冊封五大福晉,孝莊排名第五,比她后來的三位,都排名在她的前面。 我想,如果不是孝莊的家世背景擺在那里,她極有可能跌出前五,連五宮之一都占不到。 ![]() 在皇太極的后宮里,孝莊的不受寵是擺在明面上的。 她生活的資本和勇氣,基本全靠娘家撐著。 幸運的是,孝莊生下了九皇子,有了福臨之后,她等于有了后盾。而這個后盾,將會開啟她后半生的輝煌。 崇德八年,皇太極在盛京猝死,生前沒有立儲。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勢力最強,對皇位虎視眈眈。 最終,兩虎相爭僵持不下,推舉了六歲的福臨當皇帝。
![]() 在多爾袞和豪格眼中,福臨就是個6歲的娃娃,他的母親孝莊就是個不受寵的妃子,拿捏起來應該相當容易。他們將明面上的斗爭,隱藏到了暗處。 只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多爾袞也好,豪格也罷,他們都小看了孝莊。 ![]() 孝莊與順治,一對冤種母子順治幼年繼位,勢力不足,按照道理來說,在這種朝局困境下,他們孤兒寡母應當非常容易培養感情。 但偏偏,這對母子關系非常不好。 ![]() 一來,孝莊和順治,都是強勢的人。皇太極活著時,孝莊很少展露鋒芒。 一方面是因為皇太極并不喜歡過于太聰明的女人,他喜歡的是溫柔、會撒嬌的海蘭珠;另一方面,是孝莊沒有發揮的空間。 她看得非常清楚,無意爭寵,只想好好在后宮待著,做好科爾沁與皇太極之間的橋梁。 但是如今的形勢大不一樣了,她必須殫精竭慮為兒子思考,前朝后宮的所有事情,都必須在掌控之中。稍有不剩,她們母子可能連渣都不剩。 可是,孝莊沒有想到的是,順治雖然不到10歲,卻也是一個非常強勢、有主意的人。在尚武精神的熏陶下,福臨自小就有好勝的性格和天然的優越感,不允許自己的權威受到任何挑戰。 乳母想要陪他坐輦,他會毫不猶豫地拒絕:“此非汝所宜乘。” 這樣有主意的順治,根本受不了孝莊的強勢,母子倆難免有爭端。 ![]() 二來,孝莊控制順治的婚姻,而順治剛好又是個情種。為了能夠鞏固與科爾沁的關系,孝莊把順治的后宮安排得明明白白。 最開始,孝莊強行讓自己親哥哥吳克善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當皇后。順治不喜歡,強烈要求廢后,幾年后這位博爾濟吉特氏成了靜妃。 看這架勢,孝莊又趕緊從科爾沁另找了一個博爾濟錦氏,來給順治當妃子。 可是,接二連三送來的蒙古美女,都不是順治想要的,順治喜歡的是漢文化、通文墨、懂詩書的董鄂妃。 ![]() 董鄂妃入宮后,基本是專寵,順治甚至還鬧著要立她為皇后。 自然,這一要求被孝莊狠狠拒絕。母子倆的關系,繼續惡化。后來董鄂妃早早去世,順治只能追封董鄂妃為皇后。
母子倆的這個結,更是打不開了。 ![]() 三來,孝莊與多爾袞之間,被傳得不清不楚,順治作為皇太極的兒子,根本不能忍。從年齡上來看,孝莊和多爾袞只差一歲。孝莊成為太后時是30歲,多爾袞31歲,正是男女火旺的年紀。 因為政務,兩人又經常在一起商討、爭議,討價還價時是獨處。外界有些傳言,自然也是在所難免的。 而順治,貴為一朝天子,是皇太極的兒子。在他的觀念里,母親孝莊絕對不可以和別的男人不清不楚,否則就是對皇太極的褻瀆,是對皇帝的褻瀆。 但很多事情,是孝莊和多爾袞的交易,她愿意為兒子付出,卻不想要兒子知道。在前面的基礎上,兩人的誤會只會越來越重。 ![]() 多爾袞和孝莊的關系:剪不斷,理還亂,是政敵,是情侶,但不可能是“夫妻”其實,到現在為止,孝莊和多爾袞之間的事情,尤其是“太后下嫁”,依舊是清朝三大謎案之一。 但是我認為,孝莊和多爾袞,可以是政治盟友,也曾是政敵,但絕對不可能當過“夫妻”。就算是有曖昧,最多也就是“緋聞對象”。 ![]() 孝莊入盛京之前,應當從未見過多爾袞。入后宮之后,她就是皇太極的老婆。以孝莊的智慧和受冷落程度,她應該很清楚,如果她與小叔子多爾袞不清不楚,毀掉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有家族。 這種事情,孝莊不會做。 皇太極死后,孝莊和多爾袞,曾是很明顯的政治盟友。 多爾袞扶持順治,目的是想要攝政,比起豪格,孝莊孤兒寡母,自然更好控制。而孝莊,就是想要利用多爾袞的這種心態,逐個擊破。他們兩人,各有算計。 ![]() 初期,多爾袞以清朝祖制為由,限制順治和孝莊的見面次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孝莊一個月只能見順治一兩次。其余的時候,都靠著蘇麻喇姑給兩人偷偷傳遞消息。 后來,孝莊和順治借著多爾袞的手,扳倒了豪格。豪格在幽禁過程中被多爾袞害死,孝莊和順治還落了個仁慈的名聲。
在明面上,孝莊和順治讓多爾袞出盡風頭,讓他當攝政王,權傾朝野,免掉他的跪拜禮。甚至,孝莊還讓順治叫他“皇父”…… 可實際上,當時大清的江山,有一大半都是多爾袞打下來的,清軍能夠順利滅掉李自成,穩住朝廷,也都離不開多爾袞。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多爾袞,就是在明晃晃地“為他人做嫁衣”。而這些“嫁衣”的背后,很多時候都是孝莊和多爾袞博弈、商討的結果。 ![]() 因此,有他們曖昧不清的傳言,也并不稀奇,而且這種男女曖昧,還有可能是真實。畢竟感情向來是最不受控制的東西,以多爾袞的腦子,也許猜出了、看出了孝莊的利用,但這種利用一沒有實質傷到他的利益,二還帶有情感因素,選擇忽視也未嘗不可。 不過,關于“太后下嫁”的傳言,我認為它一定是謠言。太后下嫁,最早來自張煌言的《建夷宮詞》,這張煌言是明朝遺民,本就對滿清有偏見。而他給出的依據,還是民間走訪、道聽途說。 這樣的宮闈秘事,宮廷正史 、野史不提及,你一個民間小老百姓倒是能聽說? ![]() 當然,還有人拿孝莊不愿意和皇太極合葬也作為支持“太后下嫁”的理由。但我認為,這就更加可笑了。就憑皇太極生前對孝莊的態度和恩寵,是個女人都一定不想繼續合葬,這和嫁不嫁多爾袞無關。 作為妻子,孝莊絕對對得起皇太極,作為母親,她也想把最好全部都給順治,恨不能為他遮擋一切風雨,強迫他娶妻,斗多爾袞,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聲…… 但年輕的順治,似乎并不領情,他認為孝莊不支持自己,把這些都當做了母親的政治欲望和控制欲。 ![]()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一路上,父母總希望幫我們避掉更多的坑。可是,很多時候,正是父母的深謀遠慮,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他們太渴望被理解和支持了。 孝莊,終究是沒有等到母子和解那一天。1661年,24歲的順治去世了。他生了14個孩子,因為朝政有母親出力,軍事有皇叔多爾袞出力,他可以全身心投入愛情之中,并在悲傷中追隨董鄂妃而去。 這一次,孝莊牽起孫子玄燁的手,繼續走向龍椅。 好在,孫子康熙給了祖母理解和尊重,也讓孝莊得以安享晚年。 在你心中,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是一種怎樣的感情?歡迎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