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1 兩種分類模式 金融工具是一個典型的不說人話的章節。 對于大部分科目來說,需要的無非就是確認、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再加個處置。 但對于金融工具來說,就非常不同了。 在確認之前得先分類,而教材上關于分類的描述如同天書,保證你讀50遍都看不懂它想表達什么。 有老鐵說了,金融工具不就是分為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嗎? 那我請問,為什么教材還要講衍生工具?衍生工具和金融工具又有什么關系呢? 首先我們要肯定的是,教材編寫人肯定沒得失心瘋,閑的沒事干寫衍生工具逗我們玩。 那究竟是何原因呢? 其實是兩種分類方式。 1.金融工具既可以根據對象的不同,分為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 2.又可以根據標的物的不同,分為基礎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0 02 分類①
本質上這是同一個東西的一體兩面。 金融資產是一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是另一面。 而我們賬上究竟要確定哪一面,核心是要看我們這家公司是投資方還是被投資方,而不是看這個工具本身的屬性。 像其他準則,比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之類的,核心是看這樣東西本身的屬性,究竟是可辨認還是不可辨認,從而分類到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 金融工具并不相同,某樣工具本身的屬性并不是判斷的核心要素。 不是說同樣某個東西,對同一家公司來說,可能被劃分為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 而是說同樣某個東西,對于投資方來說是金融資產,對被投資方來說就是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 因為金融說白了,就是資金的游戲。 在這個游戲中,有人有資金需求,有人有多余的錢,這個游戲的核心就是為某些人多余的錢尋找投資的去處,或者為某些人的好項目尋求資金來源。 只要是投資方,也就是有多余的錢的一方,也就是出錢的一方,確認的永遠是金融資產; 只要是被投資方,也就是有資金需求的一方,也就是用錢的一方,確認的永遠是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 比如債券,對于投資方來說就是金融資產,對于被投資方來說就是金融負債; 又比如股票,對于投資方來說還是金融資產,對于被投資方來說就是權益工具。 0 03 分類②
所謂基礎金融工具,就是最基本最常見的股票、債券、現金、應收賬款之類。 所謂衍生金融工具,就是由另一種金融工具(包括衍生工具和非衍生工具)衍生而來的工具,本質上是對某件事情博弈,核心是為了加大杠桿和降低風險。 比如股票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就屬于衍生金融工具。 關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詳細解讀,敬請期待下一篇,這里大家先有個大致印象即可。 0 04 兩種分類之間的關系 這兩種分類方式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而是并列關系,且可以交叉。 比如分類②中的基礎金融工具可以根據分類①(也就是對象的不同),分為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 又比如分類①中的金融資產又可以根據分類②(也就是標的物的不同),分為基礎金融資產和衍生金融資產。 0 05 小結 最后來個小結: |
|
來自: 徐甘木financ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