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國共雙方的一場生死大決戰,最終比國民黨少20w兵力的共產黨軍隊以傷亡13.6w的代價殲敵55.5萬人,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從根本上擊潰了國民黨政府。 其中淮海戰役中有一場戰斗是劉伯承打得最困難的,那就是被劉伯承稱為“瘦狗拉硬屎”的殲滅黃維兵團的戰斗。 ![]() 對于這場戰斗,鄧小平也曾表示“傾家蕩產”也要打,形象地展現了這場戰斗的殘酷。這場戰斗因為傷亡人數太多,軍事學家甚至稱這為“雙堆集絞肉機”。那么面對雙方如此懸殊的差距,素有“常勝將軍”之稱的劉伯承卻在此急電請求支援。 陳士渠接到支援信號后帶著兵力奔赴雙堆集戰場,按理說救兵到了勝利也就不遠了。但是陳士渠在戰場的舉動卻讓素有“儒將”之稱的劉伯承再次急電粟裕,并說再不支援中野要拼光了,陳士渠到底做了什么呢? ![]() 劉伯承 劉伯承出生在重慶市開州,1926年劉伯承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劉伯承是著名的川軍將領,在打豐都戰役的時候,劉伯承的右眼被槍彈擊中,所以劉伯承也是獨眼將軍。 劉伯承先是到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中山大學歸來后進入了中央蘇區,劉伯承一直是我軍紅軍學校的校長和紅軍的參謀長。 劉伯承有高超的軍事理論、戰略指揮經驗和豐富的參謀經驗。在解放戰爭中已經取得定陶戰役、魯西南戰役、南下大別山等一系列的輝煌戰績,劉伯承有句名言“接受任務,定下決心,要有包天膽略。” ![]() 劉伯承在淮海戰役時任中原野戰軍司令員,他在部署和指揮戰斗時說要像描畫繡朵的姑娘那樣認真細心,這是劉伯承百戰百勝的訣竅,也是他指揮風格的生動寫照。 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以后,把所有的重炮都藏了起來,在雙堆集戰役中缺少了重武器,所以劉伯承在淮海戰役上遇到了難以解決的瓶頸。 ![]() 雙堆集戰役 淮海戰役打響后,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的指揮下很快就將孤懸在外的黃百韜兵團包圍在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為了解黃百韜兵團之圍,蔣介石派駐扎在河南的黃維兵團前往救援。 黃維兵團從河南猛撲到徐州,一路上一馬平川,一時之間黃維兵團猶如老虎入圍,沖破藩籬之勢。黃維兵團突然加入戰場,劉伯承又該如何面對呢? ![]() 黃維兵團加入淮海戰役,為了擋住這股生力軍,劉伯承率領中原野戰軍連夜急進,追擊黃維。在劉伯承率領的大部隊還未趕到前,徐州地方部隊改編為主力部隊,擔任起騷擾黃維兵團主力的重任。 面對黃維兵團,劉伯承的戰術就是組織所有能夠參戰的部隊,想盡一切辦法阻擊。前面擋,中間騷擾,后面追。 當時黃維兵團第十二兵團是國民黨最強大的主力兵團,因黃偉兵團不熟悉地形,陷阱了爛泥塘里,就這樣劉伯承主力在安徽與河南交界處追上了黃維兵團第十二兵團。 ![]() 中野主力追上黃維兵團后,在滄河一線阻擊黃維兵團。由于滄河一帶的河面上只有南坪集一座較為扎實的石橋可以通過坦克等重型裝備,所以阻擊戰的重點就放在了南坪集。黃維的四個軍在空軍的掩護下,成縱隊擺開龐大的陣勢,向南坪集攻擊。 黃維兵團連番攻擊,不停地發起沖鋒,中野4縱將士頑強抵抗打得很辛苦,于是中野四縱指揮官陳賡命令阻擊部隊放棄南坪集,在北岸澮河設好口袋陣,引黃維兵團入套實施包圍。然而黃維兵團卻并未繼續向北岸進攻,反而向雙堆集團方向前進。 ![]() 劉伯承命令中野原戰軍各路部隊,趁黃維動搖之際,展開猛烈的向心攻擊,我軍中野部隊就這樣把國民黨第十二兵團在雙堆集圍困了20多天。 盡管國民黨第十二兵團處在被我軍包圍的劣勢之中,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和作戰經驗老道的第十二兵團讓中野部隊的殲滅計劃的進程變得緩慢。 當時國民黨第十二兵團把指揮部設在雙堆集的咽喉要塞,國民黨十二兵團的指揮部靠近醫院、炮兵陣地,和機場,只要中野部隊拿下國民黨十二兵團的指揮部,那淮海戰役可以直接宣布我軍勝利了。 ![]() 為了加快拿下國民黨第十二軍團的指揮部,我軍拿出了當時最精干的部隊,十八軍118師54團。但是國民黨第十二軍依靠先進的裝備和大量的碉堡讓中野部隊死傷慘重,其中3縱死亡人數最多。 看著眼前這塊極其難啃的骨頭,劉伯承心里十分著急,于是他立馬致電請求支援。在接到劉伯承的請求后,擁有極高的軍事指揮才能的陳士渠帶領華野三縱、七縱、十三縱和特種兵縱隊里的炮兵部隊前往雙堆集進行支援。 劉伯承看著這么多精干兵力部隊加入支援,心里不由得卸下了一口氣。但是帶領精干兵力部隊的陳士渠到達雙堆集團后并沒有立刻展開戰斗。 這讓剛放松下來的劉伯承不得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陳士渠原地不動的戰斗策略在現在急得火燒眉毛的劉伯承眼里他以為陳士渠是不想加入這場戰役,于是他急忙致電粟裕問其陳士渠是想等這場戰爭結束后再參加嗎? ![]() 陳士渠向劉伯承解釋說中野的士兵們作戰這么久,兵力太過疲憊,現在讓中野士兵讓出主攻路線,由華野部隊補上,然后全體一鼓作氣打碎這塊硬骨頭。 在陳士渠的指揮下中野六縱、華野三縱、七縱、十三縱向第十二兵團發起進攻,拿下了雙堆集戰役的勝利。 ![]() 小結: 雙堆集戰役的勝利決定了淮海戰役的勝利,而淮海戰役得勝歸功于粟裕將軍將淮海戰役從全局戰略中獨立出來的想法。淮海戰役中粟裕大將軍掌握全局,現場指揮。 而粟裕大將軍更是憑借自己老到的作戰經驗,加上勇于冒險的精神在我國武器裝備處于劣勢的情況下還敢打出這么大規模的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