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北方人都喜歡吃面食,比如包子和饅頭都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早餐。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做法,面粉不做包子和饅頭,而是另有他用。這個特色新做法不僅比包子和饅頭做起來簡單,比油條還好吃,還能讓大家換個口味,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家常面包】 準備食材:雞蛋、面粉、酵母、花生、紅棗、葡萄干、黃油 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準備六個雞蛋,雞蛋的數量和加入面粉的數量成比例,這個可以根據家里的人口多少來決定。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入4克酵母粉,適量的白砂糖,喜歡吃甜食的人可以多加一點白糖,同時還能適當提高發酵效率。 2.用筷子攪拌均勻,再加入500克面粉,邊加邊攪拌,再加入少許黃油。黃油一般呈現固體狀,需要提前放到溫水中融化。這里也可以放色拉油代替。攪拌成絮狀,然后再下手揉成面團。如果覺得面絮有點干,可以加入適量的雞蛋液進行調節。繼續將面團揉得光滑一些,揉成偏軟的光滑面團即可。 3.案板上抹一些油,將面團放在案板上繼續揉,這時候可能會有點粘手,不用擔心,繼續按照下面的技巧做就沒有問題了。面團揉到不沾手的時候,就可以將其在案板上摔打,繼續讓其產生筋性。如此操作大概十分鐘,用手拉扯面團成膜狀,就能產生九成的筋性了。 4.接下來將面團放在碗中,蓋上一層保鮮膜進行發酵,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覺得時間太長,可以將盛放面團的盤子放在溫水浴中加速發酵。趁著這個時間準備下餡料。適量的葡萄干和紅棗,加入適量面粉,用少許的水打濕,不斷用水搓洗。然后加入水進行搓洗,最后換成清水將表面的面粉清洗干凈。然后去除紅棗核,再將紅棗和葡萄干切細一些,裝入盤中備用。 5.鍋中放入一把花生米,小火慢慢干炒,將花生米表皮炒脆,顏色稍微變黑即可,等花生米稍微涼一些后去掉其表皮,放進保鮮袋中,搟碎后倒入紅棗中,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 6.這時候面團醒發好了,體積變大了好幾倍,里面都是蜂窩狀。將面團放在案板上揉一下,排出里面的空氣。然后將面團揉成長條狀,做成均勻的面劑。取一個團成圓形,按壓一下,搟成牛舌狀,放入餡料,卷起來后用手按壓,再次搟薄,力度稍微小一點,避免破皮露餡。再一次卷起來,卷好后整理一下,這樣一個生胚就做好了,依次將其他面劑都做好。 7.全部做好后,取出電飯鍋內膽,均勻地刷一些食用油,加入一勺蜂蜜,用刷子刷均勻。將生胚一個個放進鍋里,鋪滿鍋底,每個緊挨在一起。然后放入鍋中,蓋上蓋二次醒發十分鐘。 8.準備一個雞蛋,僅用雞蛋黃就行了,將蛋黃攪散。這時候生胚醒發好了,將蛋黃刷在表面,再撒上一些白芝麻點綴一下,放入鍋中,蓋上蓋子,正常按下煮飯鍵,然后將面包包熟就行了。這樣面包就做好了,外酥里軟,餡料十足,甚至比外面用烤箱烤得還好吃。 【愛心小貼士】 1.加入面粉的時候不要一次性加入,而是要少量多次加入,還要一邊攪拌,防止結塊。 2.注意使用黃油或者色拉油這種無異味的油,菜籽油和大豆油有一定的味道,這里不建議使用。 3.揉面時要用類似于洗衣服的手法來進行揉搓,讓其產生筋性。 烤箱不一定每家都有,電飯煲人人都有,用電飯煲做出來的面包表皮酥脆,里面的口感特別軟,還可以拉絲。空氣炸鍋和電餅鐺都可以代替,想吃面包又不想出門買的朋友,喜歡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如果喜歡的話,不妨收藏點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