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睡覺前總是要刷微博、聊微信,看會兒電子書,不到夜里12點睡不著。但自從進入秋季以后,還未到睡覺時間便已經頻頻出現打哈欠、犯困的狀態,躺下不到5分鐘就進入夢鄉。清晨醒后仍會感到疲乏,還想繼續睡。每天最好在晚上10點前入睡,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才能保證第二天工作和學習的良好狀態。午休也應保證30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有效緩解身體困乏狀態。當然,也不可睡眠時間過長,這樣也會造成身體困乏無力。 “睡得香”是睡眠質量的標準之一。睡眠健康的標準不是睡的越多越好,而是睡眠要有好的睡眠質量。一個短睡眠的人,比如習慣了“晚睡早起”的人來說,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但白天沒有什么不適,說明他的睡眠是健康的。而一個長睡眠型的人,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但白晝會出現明顯的不適,也不能說其睡眠健康。不過長時間某種不良的睡眠習慣都會造成節律紊亂,進而出現各種睡眠障礙,需要我們格外注意。 正常睡眠是由深睡眠和淺睡眠構成,兩者交替出現,只有深睡眠才是有效睡眠,對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起到重要作用,但它在每晝夜的總睡眠時間里,僅占15%左右。人在夜間0點—4點之間容易獲得深睡眠,正常成年人,一般在入睡60分鐘后才會進入第一次深睡眠。因此,我們建議,沒有睡眠障礙的成年人在晚上十點半前開始進行睡前準備工作,如洗漱、放松、上床,保證11點前入睡,1個小時后順利進入深睡眠,以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 民間有一個說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凍瀉肚。”隨著夜間的涼意一天比一天明顯,撤掉涼席,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特別是病人、老人、體弱者,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秋夜涼風習習,開窗而睡,風吹在頭面部,很容易引起偏頭痛、頭暈腦漲等。另外,地面上的灰塵、細菌等,還會被吹進氣管,引起咽炎、氣管炎等。在夜涼風大的時候,盡量不要窗戶大開睡覺,適當關小一點通風即可。此外,睡前可以先將雙手搓熱,再揉搓腰部,有助于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羹、藕粉或桂圓肉水,因為人睡覺后,心臟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臟中,心臟最辛苦,所以適當地補益心陰將有助于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