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哥在單位體檢時,發現頸動脈斑塊,來醫院咨詢醫生斑塊是怎么形成的?斑塊能夠消失嗎?出現了頸動脈斑塊應該怎么辦? 隨著頸動脈彩超項目的開展,頸動脈斑塊的檢查率也增高了,頸動脈斑塊,在醫學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簡單說是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根源,如果不加控制,嚴重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導致心肌缺血,腦缺血等, 當不穩定斑塊破裂以后,會形成血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死等嚴重的后果。 一、什么是動脈粥樣硬化? 血管本身是光滑的,有少量的脂肪物質,會進入到血管壁內, 但是脂肪本身進入不到血管壁中,需要通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載體,將脂肪組物質運送到血管壁下。 正常情況下,不會有過多的脂肪進入到血管壁中, 但是,在一些誘發因素下,例如經常熬夜、酗酒、吸煙、暴飲暴食、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 這時候就會使大量的脂肪進入到血管壁下,沉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體內炎癥反應,導致脂肪變性, 這時候看起來就像粥一樣的物質,沉積在血管壁中,動脈粥樣硬化就這樣呈形成了。 可見斑塊的形成,并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且脂肪也不會主動的進入到血管壁下, 所以,沉積在血管壁內的脂肪變性以后,也不會輕易的消失。 二、發現了斑塊應該怎么辦? 通過上面斑塊形成的過程來看,要使斑塊消失,基本上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止斑塊進展, 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主要方法有三個: 1、防止誘發因素,防止血管內皮進一步損傷; 2、要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足夠的低,這樣減少運載工具,防止脂肪進一步到血管壁下沉積, 3、要控制炎癥反應,防止斑塊破裂。 對于誘發因素,主要是兩方面: 一方面是不可改變的因素, 比如遺傳因素、年齡、性別、地域、環境等。 第2種是可以改變的因素, 比如暴飲暴食、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抽煙酗酒、肥胖、熬夜、精神壓力大、久坐不動、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對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如果沒有任何危險因素,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可以控制在3.4以下, 如果已經出現了心腦血管疾病,需要控制在1.8以下。 對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長期控制在2.1以下,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有可能被終止,原本形成的動脈硬化斑塊有可能縮小,這就要求長期堅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 對于不穩定斑塊或者已經有腦梗塞、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甚至需要聯合抗血小板藥物一起使用,來防止血栓進一步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