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實踐 閱讀本文,你將收獲以下內容: ※ 了解項目化學習的三個關鍵點 ※ 如何基于五個環節,進行項目化學習的系統設計? ※ 如何立足項目思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項目化學習的三個關鍵點 教師在設計及實施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只有明確以下三個關鍵點,才能更好地推進項目化學習。 指向真實世界 項目化學習是基于學習方式的改變,改變的是學習的順序,沒有改變學習的內容。與傳統教學,先教學后考試相反,項目化學習先讓學生進行挑戰,再進行教學。現實生活中也始終都是挑戰先出現,沒有人能夠準確預知事情的發展。 學生學習知識不僅僅是面對課堂,應對考試,而應該面向真實世界。真實世界的問題是復雜的、綜合的、多變的,項目化學習能夠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這種對問題的持續探索就是學習的本質。讓學生在對問題持續探索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應用遷移,培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以核心概念為統領 如何能使一個個項目相互關聯,最終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相關,就需要以核心概念為統領。只有先明確項目目標,才能更好將活動設計指向學生可遷移的認知和能力,而項目目標的明確需要通過大概念。 大概念不僅具有統領性,使項目化學習目標導向更加聚焦,而且具有引導性,任務或活動的核心問題往往圍繞核心概念的理解展開。 因此在項目化實施過程中,我們以核心概念為“抓手”,利用其結構性、靈活性去整合學科知識、學科方法和學科價值,將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科思維與方法的掌握、學科意義與價值的獲得融合在一個有機的、統一的過程之中,從而促進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思維,確立價值觀。 以思維型教學基本原理為支撐 動機激發,在情境中產生驅動性問題; 解決認知沖突,回顧舊知獲得新知; 進行自主建構,探索形成解釋或模型; 實現自我監控,成果公開與修訂迭代; 進行遷移運用,總結回顧分析新情境中的應用。 學習工具為支架,推進項目化學習的系統設計 我們依據項目化學習四步模型,遵循夏雪梅博士的項目設計六要素:驅動性問題、核心知識、高階思維、學習事件、公開成果、學習評價,探索了項目設計的五個環節。 首先立足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確定核心知識,制定教學目標。接著進行情境創設,提出驅動性問題,對驅動性問題進行拆解。根據拆解后的子問題進行學習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融入對高階思維的培養。而學習評價貫穿項目實施的整個環節。 在每個環節中我們設計了相應的工具,幫助教師進行項目設計。 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是項目設計的起點,項目化的學習的內容本身來源于教材,項目化學習是對多個課時或是多個單元知識的整合設計,因此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和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和知識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篩選和整合。 在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設計時,對內容分析的要求更高,教師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尋找學科的聯系點進行綜合。針對教材內容、單元內容的梳理,我們設計了知識結構圖工具。以科學汽車冷卻液項目為例,結構圖最底層是知識,頂層是知識的應用,體現了學科價值,指向對核心概念的理解。知識結構圖將知識結構化,有助于提煉出本質問題,幫助理解核心概念。知識結構圖不僅適合項目化學習,也適合傳統課堂的單元整體教學。 社會學科采用優先次序圖來分析單元內容,優先次序圖與知識結構圖有同樣的作用。優先次序圖最外圍是需要知道層面的知識,中間層是需要理解的內容,兩者呈現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關系。最內的核心環指向大概念,屬于更高層次的理解。 目標制定 情境創設 情境是一切認知或學習活動的基礎,學習是學習者基于特定的情境對知識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學應該置于一定的情景之中,這樣學習者才能夠理解他們學習的原因。通過情境創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 問題拆解 驅動性問題是一個項目的“心臟”,它是在項目的整個階段或某個階段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學生始終思考的問題。它兼具知識性與真實性,是溝通學生學習興趣與真實世界的知識之間的橋梁,它賦予項目實際的意義。好的驅動性問題,是具有一定挑戰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進入全面深入的學習。 項目評價 教師的自我反思性評價,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項目設計的評價,有助于教師優化項目設計,及時對項目進行完善和修改。因此我們設計了項目化學習評價量表,讓教師進行自我檢查,小組互查。 以項目思維做管理,賦能教師成長 項目化學習不僅僅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對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起到了強力的助推作用。 在實施項目化學習時,我們用項目思維做管理,建構了系統的教研機制:以“如何支持教師有效實施項目化學習?”為驅動性問題,將驅動性問題拆解為大量的子問題;在對子問題的不斷解決中,讓教師了解項目化學習的理論、設計及實施,指導教師運用項目化學習工具,整體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基于此我們開展了下列活動: 共學輸入,豐富知識 經歷體驗,感悟成長 讓教師像學生一樣經歷項目化學習,才能更好地設計項目,實施項目。我們通過組織破碎的方塊等破冰活動,組織教師進行跨學科的團建,經歷在真實問題驅動下的小組合作并分享成果的過程。通過點贊墻進行結構性的反饋,項目化團隊成員體驗融洽的學習氛圍,通力合作,思想碰撞,體驗項目化學習的樂趣,感受項目化學習帶來的成長。 專家指導,助力提升 此外,我們還成立了自己的項目化學習導師團。導師成為項目化學習的先行者,對項目團隊的年輕教師們的項目及時跟進、診斷、評價、及時反饋與指導,帶動整個思享匯團隊共同成長。 自我反思,促進持續發展 我們要像評價學生的“”那樣,評價教師的“教”,因此我們設計了項目化學習實施評價量表,讓教師在自我反思中,不斷總結和積累教學知識和經驗,提高教師解決課堂問題和決策的能力。幫助教師建立良好的反思習慣,實現教師專業能力持續發展。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于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團賈鳳嬌、張曉艷老師的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