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腸鏡檢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種通過將一根帶有電子攝影機的軟管經肛門插入結直腸中,對結直腸的病變進行觀察及診斷的檢查方式。如果發現息肉等病變,還可以通過腸鏡的管子伸入鉗夾器等治療設備進行鉗取等治療。 ![]() 在消化道腫瘤高發的今天,腸鏡是篩查腸癌最直接的方法。做一次腸鏡,可以發現腸道的一些早期病變,并及時治療,防止這些病變進一步發展成為胃癌。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愿意做腸鏡,這是為什么呢? 一、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做腸鏡?![]() 關于不愿意做腸鏡的原因,不同的人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在這里我們就一一分析這些原因,并幫助大家消除這些顧慮。 首先,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癥狀,因此不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但實際上我們國家是是消化系統腫瘤非常高發的國家,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9月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癥報告》顯示,結直腸癌僅次于肺癌,是我國發病率第二高的腫瘤。 而且,結直腸癌在早期時很有可能沒有任何的癥狀,當出現腹痛、消瘦等比較明顯的癥狀時,腫瘤很有可能已經到了中晚期,治療效果不佳,存活率較差。 ![]() 其次,有的人認為做一次腸鏡的價格可能較貴。 據了解,目前一般的公立醫院醫院的普通腸鏡價格約在300~500元之間,而無痛腸鏡大概800~1000元左右。對于腸道沒有大問題的人群來說,可能每幾年才需要做一次腸鏡篩查,因此這樣的價格也并非無法接受。 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結直腸的一些早期的病變,能夠在腸鏡下進行早期的切除治療,避免病變發展成腸癌,所獲得的益處是無法用金錢來估量的。 ![]() 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聽說在做腸鏡之前要喝瀉藥拉肚子,怕瀉藥味道不好,或者是拉肚子的過程難受而害怕做腸鏡。 來自深圳的齊女士前不久剛剛做了腸鏡。根據她的描述,現在很多做腸鏡前進行腸道準備時喝的瀉藥會做成一些比較好喝的口味,喝起來不是苦的,例如她喝的這種瀉藥就帶有一點菠蘿味,口感不錯。另外,雖然喝了瀉藥會拉肚子,但是比起吃壞東西上吐下瀉還肚子疼的情況來說,其實并沒有那么難受。 ![]() 最后,還有一些人看到腸鏡的管子較粗,而且有一定的長度,害怕腸鏡的管子伸到自己的結直腸中進行檢查會十分的疼痛不適。 對于這部分懼怕疼痛的人群,推薦去做無痛腸鏡。 無痛腸鏡檢查會事先注射麻醉劑,打完之后再做腸鏡檢查,就像是睡了一覺一樣,不會有任何的感覺。 ![]() 當然,是否能夠進行麻醉狀態下的無痛腸鏡檢查,需要在進行檢查前由專業的麻醉科醫生詳細評估。在檢查時也會有麻醉科醫生全程監控受檢者的情況。 總之,腸鏡檢查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難受。而且,腸鏡檢查是預防腸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希望大家不要懼怕腸鏡檢查,積極主動地進行這項檢查。 二、哪些人最需要做腸鏡?![]() 現在由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吃得越來越好,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長,而且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因此,做腸鏡并沒有一些限制,不是非要有癥狀或者是年齡大了才能做。每個人都可以做腸鏡,進行腸癌的篩查。 但是根據中國及國外的結直腸癌篩查專家共識,以下人群是最需要做腸鏡的: 首先是年齡45歲以上的人群。根據調查顯示,結直腸癌雖然有發病低齡化的趨勢,但是多數患者還是在45歲以上。因此,建議45歲以上的人群一定要重視腸鏡檢查。 其次是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比如有長期吸煙、飲酒習慣的人,或者是喜愛吃肉類等高脂食物、不愛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的人。 ![]() 另外是患有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等疾病的患者。 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都屬于炎癥性腸病,是病因不明確的腸道炎癥性病變。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患者通常會有長期反復腹痛、腹瀉等癥狀。如果患有這兩種疾病,或有上述癥狀,也需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 血吸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由于血吸蟲需要在水中寄生于釘螺生存,再感染人體,因此血吸蟲病的患者通常是農民或漁民。如果患有血吸蟲病,也需要高度重視腸鏡篩查,警惕結直腸癌變。 第四種情況是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的人群。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研究發現,存在某些基因突變的人,腸癌的發病率較高。而這些基因圖片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腸癌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聯。如果直系親屬中已經有人患過腸癌,那么也需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最后一種情況是近期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等癥狀的人群。 便血是指大便表面帶有鮮血,或者是解暗紅色大便。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觀察大便的形態、顏色等有沒有這些異常的情況。若有異常,需要及時進行腸鏡檢查。 ![]() 排便習慣改變可以表現為以往一直以來大便都很規律,但一段時間內經常出現好幾天解不出大便、或者是每天解很多次稀便等情況。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是指在沒有進行人為的節食、增加運動量等的情況下,體重在幾個月內一直下降,兩三個月下降十來斤,甚至更多。 這些癥狀被稱為消化道報警癥狀,出現了這些癥狀,就是消化道在提示你應該及時就診了。 ![]() 以上人群需要特別關注自己的腸道健康,盡快進行腸鏡檢查。但是沒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也需要積極地進行檢查。而且,腸鏡檢查并不需要非常頻繁地做,如果做了一次發現腸道沒有問題的話,可以間隔5年左右再次做檢查。 三、做一次腸鏡可以管多久?已有30多年消化系統疾病診治工作經驗的李兆申院士指出:腸癌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它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的疾病;絕大多數的結直腸癌都是由腸道的息肉發展而來的,而從腸息肉發展成為惡性腫瘤通常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 因此,如果進行了腸鏡檢查,確認腸道沒有息肉等病變,那么5到10年內得腸癌的幾率都非常小。即使腸鏡檢查發現了腸息肉等問題,也可以經內鏡下切除,并定期進行腸鏡復查,這樣也能避免息肉進展成晚期腫瘤等可能。做一次腸鏡檢查可以保5年的平安。 所以,他推薦還沒有去做過腸鏡的人,尤其是45歲以上還沒有做過腸鏡的人,一定要去做一次腸鏡檢查,了解自己是否有腸道方面的問題,避免“發現即晚期”的悲劇發生。 做一次腸鏡檢查可以避免5年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內發生腸癌。那么,做腸鏡檢查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決定要做腸鏡,就要了解這些注意事項。 四、腸鏡檢查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項?首先是做腸鏡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在做檢查前的一周,盡量不要吃火龍果、獼猴桃、番茄、軟籽石榴、秋葵等帶有籽的食物。 ![]() 在做腸鏡之前一天晚上,要開始禁食,并按時按量服用瀉藥,將腸道內大便完全排干凈。當排除的大便變成黃色或者幾乎透明的水樣便時,表明大便排得比較干凈。 服用瀉藥后可能會出現較輕微的腹痛、腹脹的感覺,此時可以輕輕揉按腹部,幫助縮短排泄時間,緩解不適。但是如果在服藥過程中出現劇烈腹痛,或明顯的胸悶、心慌等癥狀,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 如果服用瀉藥后大便沒有達到較為清亮的程度,建議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增加瀉藥的劑量,或者采用灌腸等措施,以免影響檢查的效果。 ![]() 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空腹造成的低血糖,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是否臨時調整降糖藥物的使用。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達比加群等抗凝、抗血小板藥物的人群,或長期服用活血化淤的中藥的人群,在找醫生開腸鏡檢查時一定要告知醫生用藥情況,根據醫生的醫囑決定是否提前停藥。 ![]() 其次是檢查當天的注意事項: 檢查當天需要禁食、禁水。 如果選擇做無痛腸鏡檢查,檢查時需要有一名家屬陪伴。 最后是做完檢查之后的注意事項: 腸鏡檢查后24小時內盡量吃清淡的、較為柔軟的食物,不吃太硬的、太辛辣的食物或者是生冷食物,避免對腸道過度的刺激。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 如果做的是無痛腸鏡,那么檢查結束后24小時之內不能開車,也不能從事高空作業等有一定風險性的活動。 腸鏡檢查是對于結直腸癌的篩查方式中最準確、最有效的檢查方式。雖然這項檢查可能會帶來一些不適,但其實它的不適感沒有大家印象當中那么恐怖。而且相比檢查帶來的諸多好處而言,輕微的不適是值得的。千萬不要因為恐懼而耽誤了檢查。
|
|